次仁頓珠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構建高效課堂,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增強,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架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核心素養(yǎng);高效課堂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往往會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的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其主體地位,于是就會造成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沉悶、枯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影響到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構建高效課堂,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其數學素養(yǎng)。
一、開展游戲化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其就會積極地探索知識,有著很強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其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小數乘整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講解小數乘法的法則,幫助學生對該節(jié)課的知識有基本了解,使得小學生了解算理。然后,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在游戲中合理地運用所學知識,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其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1]。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打擂臺”的游戲。要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為4-6人,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比賽活動,在每個小組中選派出一位答題代表,然后開展競賽答題活動。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分數最多的小組既為勝利者。通過對該類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使得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效率較高,效果較為理想。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改明確指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充分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行合作學習。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確保每個小組成員的水平得到互補,可以進行互幫互助,增強小組成員的凝聚力,使其可以團結合作、共同努力。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圓錐與圓柱”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充分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基本原則[2],把全班同學劃分成若干小組,由不同的組員完成不同的任務,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教師要為每個小組發(fā)放一份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明確該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首先,要豎立放置一本書,以其中的一條邊作為軸進行旋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旋轉以后會獲得什么圖形?另外,再引導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的易拉罐是什么形狀?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等。另外,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其他與有著相同形狀的物體。接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與探究,繪制扇形,并且剪下來。順著扇形的一條邊卷曲,然后觀察卷曲后獲得什么圖形?;诮處煹目茖W指導下,學生開展合作探究,這樣一來可以使得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并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索能力。
三、組織開展多媒體教學
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并且被日益廣泛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與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觀察(物體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充分發(fā)揮板書的作用為學生展示本節(jié)課的內容,幫助學生認識到基于不同的位置與角度對物體進行觀察,可以觀察到不同的形狀,幫助學生初步地了解相關的知識,激發(fā)其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熱情。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所以,接下來,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基于不同的位置與角度對物體進行觀察所看到的不同形狀,從而更加直觀、具體地展示數學知識,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開展生活化教學
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處理現實問題,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目的[3]。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開展生活化教學,在此基礎上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更好地突破重難點,建立高效課堂。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分數的性質和意義”的相關知識時,該節(jié)課會涉及到許多的概念,并且概念都十分抽象,所以就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對此,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在此基礎上把握分數的應用價值。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以下生活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邀請班級中的8位同學參加其生日宴,另外,還會有4位家人參加,包括小明自己共計13人。接下來,小明切蛋糕,將蛋糕切成13份。請大家思考每個人可以得到蛋糕的多少呢?每塊蛋糕占原蛋糕的幾分之幾呢?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通過對現實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形成的過程,這樣一來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教學效果更佳。
總之,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可以攻克教學的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構建高效課堂,積極地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生活化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游戲化教學等,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建立高效課堂,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美玲.試論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教育科學(引文版),2020(7):259.
[2]陳金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29.
[3]劉佳麗.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0,(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