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蓮
【摘要】? 試卷講評課是日常教學的一種常用課型,對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和學習成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道德與法治試卷講評課中運用參與式教學,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
【關(guān)鍵詞】? 道德與法治 試卷講評課 參與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091-01
試卷講評課是日常教學中一種主要及常用的課型,是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教學措施之一,其實效性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習的質(zhì)量和成績的優(yōu)劣。
試卷講評課我們一貫的做法就是試卷經(jīng)教師批改、評分后分發(fā)給學生,之后教師對照試卷內(nèi)容及評分標準逐一進行拉網(wǎng)式的講評。作為教師一節(jié)課下來口干舌燥,覺得比講新授課還累。而學生呢?只關(guān)心卷子上的總分,至于出錯原因、失分原因,他們覺得反正已經(jīng)考完了,缺乏聽講的動力,也不去積極糾錯,與新授課相比往往不在狀態(tài)。本次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學科考試結(jié)束后,我當天晚上就有自習,考慮到考試還沒有結(jié)束講新課效果也不是太好,我就想:學生不是最關(guān)心自己考多少分嗎?那我就趁熱打鐵利用這節(jié)課進行試卷講評,一來滿足學生的好奇,教會他們估分;二來利用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引導學生規(guī)范答題。于是,借著這次遲來的期末考試機會,我讓學生參與了本次試卷講評。
一、客觀題——在統(tǒng)計中了解自己,在自糾中鞏固知識
經(jīng)過多次考試,學生都知道在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考試中“得選擇題者得天下”,所以,他們非常關(guān)心自己選擇題的正確率。于是,在課堂上我就先公布了12個選擇題和5個填空題的正確答案,讓學生對自己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得分情況了然于胸。這時,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著試卷核對自己的答案,算自己的得分。得滿分的同學這時候就表現(xiàn)的洋洋自得,有錯誤的同學內(nèi)心就非常忐忑,他們很想知道自己做錯的這個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向他周圍的同學和與他水平差不多的同學了解得分情況,做統(tǒng)計。進而他下一步就會統(tǒng)計失分原因:是粗心導致的?是真的不會?還是其他原因。這樣的統(tǒng)計看似花費了課堂上的一點時間,但是無論對于教者還是學者都明明白白知道了自己的真實情況。緊接著便會對自己的錯題進行自糾,內(nèi)容包括:知識性錯誤;自己疏忽造成的錯誤(如看錯題,沒審清楚題,涂卡錯誤);寫錯字等。因為這些都是學生可以操作的知識。這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訂正得很認真的,可以說是全力以赴的。我想,如果此時單靠老師的講解恐怕沒有這樣的效果。待到學生自糾后,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生這個時候比老師講得都要清楚。這樣一方面學生通過這樣的自糾、交流已經(jīng)達到了復習鞏固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相互學習的良好的習慣。
二、主觀題——在互動中提升能力,在反思中調(diào)整自己
道德與法治試卷的主觀試題對學生來說,確實是存在很大的挑戰(zhàn),學生由于不會審題或者缺乏答題技巧在主觀題上失分比較嚴重。一直以來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這次我將試題的標準答案印發(fā)給學生,包括詳細的評分標準,讓學生給自己的答案打分。事實上,當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試卷中主觀試題的評分時,對教師講評試卷的能力要求是更高的,教師必須做到思路、規(guī)律講得透徹,標準答案、分值分配解析得透徹、到位 。因為學生很想知道自己答案的得分情況,所以會竭盡全力聽講評。在聽講過程中,對試卷答案把握不清楚的學生就會主動向提出他的疑惑,這時教師及其他同學給予的適時點撥、幫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一道簡答題是這樣的:
很多漫畫中蘊含著豐富的道理。你從下圖的“木桶效應”中對“集體利益”獲得哪些啟示?請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這道題給定的參考答案是先要聯(lián)系課本“集體利益”解釋木桶效應,然后再回答我們的具體做法。有的學生就問:“老師,我只寫了維護集體利益的做法,您看給幾分?”我隨即問:“同學們覺得該得幾分,請說明原因。”一學生說:“如果做法寫得與標準答案準確無誤的話,可以得3分?!绷硪粚W生說:“從標準答案看,很明顯聯(lián)系課本知識解釋木桶效應所占篇幅大,所以沒有對木桶效應做解釋的答案,只能2分封頂?!闭n堂上出現(xiàn)了不同的聲音,我該表態(tài)了:“對于回答啟示類的試題,如果分值在3分以上,要注意做到‘是什么+怎么做相結(jié)合,在此題中考查的是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并且怎么做的答案源于課本,這可能也是出題人考查的本意,所以,應該是聯(lián)系課本運用‘集體利益的相關(guān)知識解釋木桶效應得2分,我們維護集體利益的具體做法得3分?!闭n堂上,通過這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對主觀試題進行評分,指導學生學會讀題、審題、理解題意,正確把握作答方向。學生對照自己的作答情況進行反思不僅會有茅塞頓開之頓悟,而且教會了學生“漁”的本領(lǐng),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領(lǐng)悟“萬變不離其宗”的內(nèi)涵。對今后如何作答相同、相近的試題、題型以及延展到對其他試題、題型的解答都會起到增強感性認識,促進理性思考的作用。接著,我就趁熱打鐵,把提前準備好的類似的題目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當堂解答,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遷移延伸。教師努力做到講要升華,評要點睛,讓學生一直參與其中,做課堂的主人。
學生才是試卷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通過建立這種參與式教學生態(tài),估分和講評試卷、遷移練習同步,學生參與率是100%,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中獲得了最好的學習效果,從而達到了學習的目的,我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
[ 參? 考? 文? 獻 ]
[1]苗代婧.試卷講評課中的參與式教學.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