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漫江
【摘要】? 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緊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既要重視英語知識的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同時還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自學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提高,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16-01
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精心設計教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切實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語言能力
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形成良好的語言,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能力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僅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氛圍和情境的影響下融入到英語課堂中,將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徹底激發(fā)出來。教師選擇的情境需要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同時還可以聯系社會話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教學“care for hair”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時提出一些問題,如“How often do you have your hair cut?What kind of hair do you like?”等。學生需要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理發(fā)前后的對比照,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說說是否喜歡這些變化。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話題情境,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該節(jié)課中學習到的英語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種網絡資源,可以從網絡上下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影視作品等,制作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課件。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帶領學生走入一個更加立體且形象的英語課堂,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在氛圍的影響下,學生的思維會始終處于較為活躍的狀態(tài),這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精心設計問題,培養(yǎng)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的是學生的思維具有批判性、邏輯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思維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了解和認知這個世界,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思維與語言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關聯,語言能力能反映出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也能將學生的語言能力充分體現出來。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能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借助問題不斷引導學生。
例如,在教學“Tomorrows world”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the future world will look like? How long do you think you can realize these ideas?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表格,學生需要認真填寫其中的內容,讓學生將自己對未來的構想寫下來。借助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增強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的是學生能理解中外文化,同時還能認同優(yōu)秀文化,是在全球文化的背景下,學生所具有的跨文化態(tài)度、認知以及行為取向。語言與文化之間是存在緊密關聯的,學生所具有的文化知識體系影響到學生的語言水平;學生所具有的語言水平影響到學生感悟文化的能力。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之后再帶領學生去體會和感知文化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其能尊重和了解各國文化,認識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采用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了解國外文化,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同時還能實現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進而實現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Understanding each other”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文化,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將這些文化中的內容借助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其他學生需要認真猜測這一文化對應的國家。
四、培養(yǎng)學習習慣,鍛煉自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找到更多學習英語的方法,進而實現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穩(wěn)步提升。英語學科涉及到非常多的詞匯和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只是為學生灌輸英語知識,未能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在脫離教師后,無法主動獲取英語知識,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和成長。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能力和層次的不同,為其介紹不同的學習方法,實現因材施教,同時還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和知道,進而實現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yǎng)的同步提高。例如,在教學“Language”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微課。學生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這些內容,掌握該節(jié)課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可以在英語課堂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做好鋪墊。
[ 參? 考? 文? 獻 ]
[1]萬書霞,韓波.英語核心素養(yǎng)內涵及培養(yǎng)途徑研究[J/OL].英語廣場,2020(01):111-113[2020-01-06].
[2]殷治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18-119.
[3]黃逸雯.淺談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2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