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景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作為基本的教學宗旨,根據這門學科的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范使用網絡的方法,減少網絡負能量對學生的消極影響,為培養(yǎng)全面型的人才做好準備工作。文章就從更新教學觀念、開展心理輔導、培養(yǎng)上網習慣、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幾個方面論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網絡道德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網絡道德;培養(yǎng)策略
初中信息技術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之一。信息技術不但扮演了獲取、加工、交流信息的工具的角色,同時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拓展學習途徑,豐富學習資源,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而,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各項功能,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打造健康優(yōu)秀的信息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使用網絡技術的意識,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散發(fā)出不一樣的魅力。
一、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和潛能
隨著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就使得各個方面的生產和學習活動中都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發(fā)揮其內在價值的積極作用。而針對目前網絡社會中出現的一些有損道德的行為,只有加強對網絡安全的維護,才能從根本上阻止這些不良信息的傳播,促進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進一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網絡環(huán)境,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的全面發(fā)展。而從中學階段開始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yǎng),能從學生的思想、言行和行為人手,完成更深刻的教育引導,讓學生肩負起正確使用網絡的職責,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自覺參與到維護網絡健康和安全的各項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二)有利于促進社會法治教育的健全和完善
網絡具有全球性和隱匿性的特點,各種各樣的有害信息會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傳播,讓人猝不及防。而為了更好地維護網絡的健康和安全,讓網絡技術真正服務人們的日常生活,就要巧妙地借助道德教育和社會輿論的積極作用,帶領人們共同建造維護網絡安全的防線,規(guī)范人們的網絡使用習慣,并形成成文的規(guī)范,進一步拓展網絡道德教育的廣泛性。網絡道德教育能夠在具體的運用網絡的過程中幫助人們正確辨別對錯,自覺抵制更多網絡不良因素的影響,共同找到科學的網絡維護方法。通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能更好地讓網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社會法制體系完善的步伐,有效實現對網絡安全的維護,營造良好的網絡使用氛圍,保障網絡技術得以健康發(fā)展。
二、在信息技術中開展網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
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更深入地考慮到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元素,更好地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更多道德教育的內容,開辟全新的教學手段,搜集更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學習更多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yǎng)。為了提高學生對網絡犯罪、色情資料、虛假信息等網絡不良因素的辨別能力,教師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借助一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最為真實的典型案例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相關知識,高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完善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網絡認知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展開網絡交流討論會,讓學生暢談自己對網絡技術的見解,更好地表達自己對如何安全使用網絡的看法,讓學生之間可以找到情感共鳴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更多的網絡知識,展開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融入更多心理輔導分內容,讓教學實現雙向互動,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學生感受網絡技術帶來的美好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遵守社會規(guī)范,提高自身的技能。
(三)培養(yǎng)上網習慣,提高網絡健康意識
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堅持學習,讓學生有更高尚的心理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不斷在實踐中幫助學生沉淀出良好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例如,在上機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常規(guī)性的操作中養(yǎng)成自覺愛護機房設備,主動維護機房環(huán)境衛(wèi)生、安全使用網絡資源等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在各類實踐活動中提高對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懂得如何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整合有效的學習資源,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在網絡的輔助下更近距離地接觸社會,學習更多的技能,提高其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為其日后投身社會做好準備工作。而且,針對一部分學生在日常的關機過程中存在的惡意關機的行為,教師要及時責令其改正,否則容易造成電腦系統(tǒng)無法啟動,系統(tǒng)軟件受到損害。
(四)健全網絡規(guī)則,豐富網絡道德實踐
針對一些初中階段的學生愛上網、沉迷網絡的問題,要通過相關的規(guī)則來進行約束,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相對嚴格的社會氛圍中提高自身的法律修養(yǎng),自覺遵守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按照中學生守則行事。同時,由于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推動學生信息技能的提升,這也讓課余時間成了學生鍛煉的主要機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家里的電腦學習一些簡單基礎的操作,更好地讓學生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合理利用網絡技術完成更全面的學習。一些輔助性的教學視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電腦的基本功能,教師可能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健康有效的信息,并通過科學的分析、整合、吸收,更好地讓知識點內化于心。除此之外,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網或者主題網站有效推動校園網文化品質的提升,可以利用校園網站宣傳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向學生普及更多的網絡法律知識、網絡行為規(guī)范,組織學生完成相關的知識競賽和技能比賽,以此來讓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通過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完成繪畫創(chuàng)作、電子板報制作、網頁設計、標志設計等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把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展現在校園網站上,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樹立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效推動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以更加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的方法推動網絡道德的培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的來說,對于網絡技術的運用是大勢所趨,時代的發(fā)展也要求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為投身社會做好準備工作。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學生意識和行為培養(yǎng)的關鍵期。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網絡德育教學知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做出取舍。教師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網絡帶來的利與弊,并且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逐步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yǎng)。教師應引導學生共同致力于構建更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推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朝著更加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讓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更好地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社會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