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麟,王保營,康星雅,張 巖,魏慶葆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肆虐于中華大地,給高校新學期開學帶來了重大考驗。在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倡議下,我校的線上教學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授課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被網上直播、錄播等教學方式替代。說課是教師對本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教學方法、教學設計、課程實施等方面進行闡述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1-2]。疫情背景下,授課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對課程設計要相應轉變,進行新的說課設計,從而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本文以我校包裝工程專業(yè)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為例,進行線上教學說課設計。
教學理念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本課程基于新工科建設、學?!澳凉ど獭币惑w化建設、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背景,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OBE教育理念、包裝工程專業(yè)特點,采取“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以教學效果為標準”的教學理念,反向設計本課程的線上教學工作。
本課程是根據(jù)包裝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要求,在大二下學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以高分子包裝材料為主要切入點,系統(tǒng)闡述高分子科學中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和結構性能,使學生對包裝材料中的高分子材料有系統(tǒng)的學習和了解。本課程的前導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后續(xù)課程有包裝材料學、軟包裝材料、功能包裝材料等課程,是化學基礎課和包裝專業(yè)課之間的橋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①工程知識:基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進一步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和結構性能,能夠分析和高分子材料相關的包裝工程問題;②問題分析:通過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在包裝中應用的討論,掌握正確的科學思維及研究方法,通過查閱高分子材料及包裝材料的相關知識,提高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③研究:通過參與學科前沿,濃厚學習興趣,啟迪學習智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具備科學研究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開始前要進行學情分析。目前學生處于大二下學期,學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公共基礎課,對剛接觸的專業(yè)課有比較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多,資源搜索能力提高,但也存在化學基礎仍相對薄弱、線上學習缺乏課堂監(jiān)督、學習主動性差、沒有紙質版教材等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教學效果為標準”的教學理念,加強課程考勤、提問和師生互動,提供電子版教材,并督促學生做好課程筆記。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也是教學內容組織的重要載體[3]。線上教學時選用的教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與學生學情、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相符合;②有電子版的教材。綜合考慮,選用魏無忌主編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基礎》作為教材進行授課[4]。同時選用一些參考資料輔助教學,主要包括經典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材、學術期刊和化學網站等。通過對參考資料的學習,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擴寬知識面,打開科學研究的大門。
線上教學期間,主要選用三個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第一是釘釘,主要用來課程直播,進行課上直接互動;第二個是學習通,用來建設教學資源,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如考勤、作業(yè)提交、話題討論等;第三個是QQ,主要用來和學生課下保持交流,進行答疑解惑。通過這三個平臺的綜合應用,能很好的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完成教學目標。
本課程教學內容分為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兩部分。高分子化學部分,教學內容按聚合方法分為縮合聚合、自由基聚合、離子聚合、配位聚合和自由基共聚合五部分內容,其中縮合聚合、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屬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高分子物理部分,教學內容按“聚合物結構→分子運動→性能”這條主線進行[5],包括高分子結構、高分子的分子運動、力學狀態(tài)及其轉變、高分子固體的力學性質、高分子溶液性質、高分子電、熱及光學性質等內容,其中高分子的結構、高分子的分子運動、力學狀態(tài)及其轉變屬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程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本課程將教學內容按難易程度進行級別化分,每個級別采用不同的線上教學形式。第一級別是難度大的內容,如縮合聚合、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配位聚合、高分子結構、高分子的分子運動、力學狀態(tài)等,采取的教學形式是教師在釘釘平臺上進行PPT講解直播、學生聽講記筆記;第二級別是難度中等的內容,如緒論、離子型聚合、高分子固體的力學性質,采取的教學形式是教師錄制視頻進行串講、學生在學習通上觀看后在釘釘群里進行分組討論;第三級別是較容易的內容,如聚合物的化學反應、高分子溶液性質、高分子電、熱及光學性質,采取的教學形式是學生在釘釘平臺上進行PPT講解直播,并將PPT提交到學習通。通過這種課程設計,能突出了課程的重點、難點,提高學生課程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實現(xiàn)線上教學向“50分鐘”要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四注重、四結合、四做到”的方法,即教學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學習、注重知識點梳理總結、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應用、注重課程思政,將問題導向法、案例教學法、形象教學法、以研促教法四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同時做到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和分層兼顧四點。
此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思考討論、啟發(fā)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完成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實施是實現(xiàn)預期教學結果的手段,以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為例進行說明。首先向學生明確此次課的難度級別和教學形式,讓學生了然于胸;其次是課程引入,通過視頻、案例、圖片等素材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思考,導入新課;再次是重難點的講解,講解過程中使用“四注重、四結合、四做到”的方法,提高師生在釘釘?shù)闹辈セ?、學習通里學習活動的互動,引導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在講解過程中穿插課堂互動和課程思政,課堂互動以學生在線回復、搖一搖、連麥提問等形式進行,課程思政緊密圍繞疫情防控背景,將高分子材料與醫(yī)療器械結合、高分子科學家與抗疫科研人物結合、包裝行業(yè)與醫(yī)療用品包裝結合,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科研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和職業(yè)自豪感;最后復習總結,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再次強調重難點,布置課后任務。通過以上課堂實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對學生考核評價時,為使考核結果更合理和公平,考核過程中遵循“考核辦法多元化、考核環(huán)節(jié)差異化”的原則。其中考核辦法采用“期中考查、考勤、作業(yè)、課堂測試、課堂表現(xiàn)、期末考試”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考核方法,使考核結果更客觀準確;考核環(huán)節(jié)采用三種打分形式,對期中考查、課堂測試、作業(yè)、考勤等必考環(huán)節(jié)正打分,對師生互動、討論區(qū)討論、自評互評作業(yè)等參考環(huán)節(jié)倒扣分,對直播視頻回放、學習通上課件學習等不考環(huán)節(jié)不打分。以上方法注重平時環(huán)節(jié)的考察,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能大力督促學生主動學習,保證教學質量。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改革成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教學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以教學效果為標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身在家而心在學,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打通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之間鴻溝;②經過線上教學設計,學生能親自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參與度不夠、積極性不足的問題,教學效果良好;③通過線上教學,師生們已掌握線上教學平臺和工具的使用,熟悉在線教學特點和資源建設方法,這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