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黃驊市常郭鎮(zhèn)柳林莊小學 河北 黃驊 061100)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產(chǎn)與生活。早在1989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提出“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的科學論斷。作為小學的必修課程——信息技術一直以來就十分受到學生的喜愛。為了更好的順應教改的潮流,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筆者認為應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引領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微課是在智慧課堂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微學生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直觀印象,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運用微課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學生可以提前觀看學習的內(nèi)容,將自己不明白的重點和難點圈出來,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無法理解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再是僅僅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習成為了一個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再進行解答或者采取點撥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進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微課教學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視頻,制作完成精美的學習課件,然后直接在課堂上播放事先錄制好的教學內(nèi)容,帶領學生們一起分析和討論,節(jié)省了板書或者抄寫等不必要的實踐,這種模式下,有更多的實踐讓學生們進行獨立思考,或者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只是內(nèi)容,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微課視頻學習完成之后,教師仍然可以再將知識測驗的內(nèi)容發(fā)到學生的手機上,當成一種課下作業(yè),學生要在規(guī)定時間讓學生完成這些習題,從而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微課學習不僅豐富了教學的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紙上,學生可以在課下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工具的優(yōu)勢,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思考,然后再將這些知識內(nèi)容進行總結分析,發(fā)揮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為此,教師一定要認真完成微課教學課件的制作,鼓勵學生提前進行學習和認識,做好學習準備工作,帶著問題走進教室,教師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際應用極強的課程,這門課程不僅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更需要實際的操作實踐。下面用一個教學案例——《電腦畫畫》來對信息技術結合翻轉課堂的應用。在學習《電腦畫畫》的章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上課后,教師不需要使用教科書對章節(jié)的知識進行講解,直接將學生帶到機房進行上機的實操。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持,并且給出畫畫的主題。在給出主題之后,教師讓學生們自行交流與討論,之后再進行自己的一個繪畫創(chuàng)作。由于沒有老師的要求,學生們就會自己研究軟件的使
用以及畫圖工具的組合,每位學生都能夠有自己的獨特的想法,大家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自然也就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事物,同時能學習到對于計算機畫圖的基本操作,并形成自己的一種操作習慣。
盡管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的有機結合能夠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加自覺,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但是將二者結合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雖然翻轉課堂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是并不代表教師就能夠輕松閑適,教師更加應該擔起責任,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并積極引導與鼓勵那些羞于表達學生大膽融入與發(fā)言。第二,教師在選擇課程的學習主題時也需要經(jīng)過一定的深思熟慮,以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相關主題的一個可完成性,保證學生能夠在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真正的通過討論交流學會應用知識。第三,由前兩點注意事項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不時將教師的只能弱化,而是要強化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引導與組織的作用??偠灾?,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傳授知識的主體仍然是教師,只不過課堂發(fā)言的主體將從教師向學生轉移。讓學生更有主動性與積極性,也考驗教師的一個組織能力與應變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這就需要教師提前準備好課堂素材,以防止太多偏離教學目標的情景沖淡教學重點,教師要力求找到知識的最佳滲透點,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隨課堂節(jié)奏自己動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適應課堂教學內(nèi)容,并且能夠深入到教學內(nèi)容當中去,與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完成教學內(nèi)容。
例如:在學習制作flash這一節(jié)課時,筆者并沒有用說教的方式去講這一節(jié)課,而是采用設置情境的方式:師:同學們,元旦快到了,請同學們給每位老師制作flash賀卡,然后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給老師,誰制作的最好,予以獎勵。大家紛紛查閱資料,有些同學甚至犧牲了中午休息時間,互相合作。其中班長,一組采用一款免費的MG動畫視頻制作軟件,把班級合影與文娛活動制作成視頻,利用蒙太奇手法展現(xiàn)多彩的校園文化,每一位收到郵件的老師都大加贊賞。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要體現(xiàn)科學性和高效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信息技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