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教師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也漸漸在引進情感式的教學方法,經(jīng)過多人的引用和一段時間的試驗,教師覺得心滿意足,此方法也慢慢融入了初中語文的生活,它會從文章深處出發(fā),體驗情感的魅力,從而傳染給學生,引起共鳴體驗。所以,情景教學正朝著語文教學方式的主流方向發(fā)展,也正是如此,本文對語文情景教學方式展開了深入分析,從受重視出發(fā)到其教學方式,無處不在散發(fā)著語文情景教學的光彩。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學;有效途徑
語文作為綜合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對于方方面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主要方式,提高了語文能力,在培養(yǎng)語文素質方面才有更可靠的支撐,才更有能力挖掘語文知識的內(nèi)在涵養(yǎng),進而整體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一、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作用與內(nèi)容
(一)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作用
第一、在初中的語文新課標總目錄中,已形成價值觀、知識技能和情感教學的三國局面,特別是情感教學,就已經(jīng)占據(jù)大半江山,并且在分目標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梢?,新課標對情感教學的重視度。第二、受社會各因素的影響,不管是在教育方面,還是社會需求方面,情感教學都不約而同的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F(xiàn)在,教育界大力倡導學生要做到情感與認知的和諧統(tǒng)一,希望學生重視身邊小事,新課標的實施,讓情感教學有了用武之地,它以情育人,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情知統(tǒng)一的綜合性人才。
(二)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內(nèi)容
所謂情感教學是當前我國在學生教育培養(yǎng)中被廣泛采用的教學活動形式,強調(diào)針對學生從道德素質、藝術素質等多層面進行教育。就具體的教學實施來看,語文教師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愛國情懷,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還要重視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與此同時,基于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中還必須要重視幫助學生落實自尊心的建立,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感恩的意識,進而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就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受年齡因素的影響,他們不僅活潑好動,且自身往往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但在情感控制方面卻顯得相對較為薄弱?;诖?,針對初中生的情感教學,教師也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情緒的控制,進而在此基礎上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現(xiàn)階段面臨的限制
情感教學當前開始越發(fā)受到我國學生教育的重視,在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已然勢在必行,但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的實施當前仍面臨一定的限制。
(一)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限制
就目前我國初中的語文教學來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仍在其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顯然更加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近年來,我國開始越發(fā)重視教學的改革,而教師也對其教學方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教學目標并沒有轉變,導致教學的質量效果并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也正因如此,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僅重視單項的知識內(nèi)容傳授,并不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影響了教學中情感的滲透,限制了情感教學的實施。
(二)死板課堂教學的限制
基于小學階段的學習,初中生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觀念意識和情感需求,這就要求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能基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充足的重視,以促使學生自身的情感觀念得到提升。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德育影響,初中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仍過于重視結果,而忽視教學的過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氛圍的過于死板和枯燥,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過程中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互動,給情感教學的實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三)單一評價機制的限制
評級機制的實施目的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就目前來看,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的實施現(xiàn)階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單一評價機制的限制。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語文教師對學生好壞的評價通常會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往往顯得過于單一,且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畢竟強調(diào)對結果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與應重視對過程的評價的,只有這樣在能凸顯評價的全面性,以確保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足的尊重,來將情感有效的融入到教學中。但以成績?yōu)槲ㄒ辉u價標準的評價機制,則明顯對教學的有效性造成了限制,而影響了情感教學的實施。
三、情感教學的具體方式
(一)用朗讀感受情感
朗讀的好處在于,能用聲音把細膩的感情給表達出來,讓感情更鮮明,讓人一聽就知其本文所要表達的情感有哪些。在新課標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批具有強烈情感的文章,要想深刻體驗這些文章的情感,需要學生對其進行大聲朗讀,把文章中的喜怒哀樂用聲音表達出來,給人直觀的情感體驗。但是,在朗讀時,一定要把握好文章情感,不能把感情錯亂表達,也不能用一種聲調(diào)表達,該低沉時就該低沉,該高亢時不能缺少起勢,要一鼓作氣的把高亢之前表達出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情感帶入的朗讀不能稱作為朗讀,所以,情感帶入是朗讀的首要前提。作為一名合格的朗讀者,在朗讀一篇文章時,朗讀者要充分了解和熟悉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找準文章所蘊含的情感,這樣在正式朗讀時,才不會在聽眾面前失了方寸。其次,朗讀者在全面了解本文情感后,要帶動自己的情感去融入文章的情感,做到一句、一詞、一字都帶有情感,進而把聽眾帶入本篇文章的情感世界中,做到真正的聲入人心,情感動人。好的朗讀者,是被豐富多彩的人生經(jīng)歷包裹著的,正是因為如此,他的情感才夠豐富,才有更深的情感底蘊,在拿到一篇文章后,才不會毫無頭緒,在朗讀文章時,更能把情感發(fā)揮的淋漓盡暢,打動人心。所以,在初中生還缺少更多的人生經(jīng)歷時,需要從其他地方補充情感,多閱讀經(jīng)典文章就是途徑之一,豐富了自身的情感體驗,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既提升了朗讀效果,也達到了情感體驗的升級。
(二)跟隨文章感受情感
情感會隨著文章的不同而轉變,即使在一篇文章中,也蘊含著多種情感,所以,學生的情緒需要跟著文章的情感走向而不斷變化。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注意,用情緒滲透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轉變。例如,有些文章散發(fā)著幸福、快樂的氛圍,在品讀時就應該帶著高興的情緒;碰上滿篇文中都充滿了對命運的不公時,應懷著憤怒的情緒去品析;面對思念文時,又該轉變成惆悵的情緒進行賞析。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多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情緒帶動不同的情感去感悟文章、理解文章。
(三)挖掘初中教材中的情感知識因素
顯性、隱性與悟性是目前新課標語文教材中最主要的三種情感知識因素。首先,顯性因素是指能直接從課文本身感受到的情感因素,不需要深入挖掘課文背景。例如,教材中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是此類文章。其次,隱性因素是指從課文表面看不出是何情感,但在背景知識和客觀事實的反應過程中可發(fā)現(xiàn)的情感因素,歷史教材中的《奴隸社會》就是這一情感因素的真實寫照。最后的悟性因素,顧名思義,是需要靠學生達到一定的悟性水平,在全面了解文章的基礎上,感悟得出的情感因素。例如,數(shù)學教材中的《統(tǒng)計與排列》一章。
總之,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和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都可以通過情感教學來完成,從此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今后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大力倡導并切身使用情感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情感,提升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紀國海.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8(10),31
[2]周東.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分析及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07),64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教育局,甘肅 隴南 74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