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輝
摘? 要:《立論》是魯迅先生借用一個故事來揭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欺瞞膽怯、明哲保身、圓滑世故等劣根性的一篇散文詩;禮貌原則與合作原則是語用學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原則,在任何一段對話中都存在著對這兩種原則的應(yīng)用;本文將會通過對《立論》中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比,從而展現(xiàn)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語言藝術(shù)當中的語用學規(guī)律,從而對中華傳統(tǒng)語言文化有個更深入的了解。
關(guān)鍵詞:《立論》;禮貌原則;合作原則;語言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2-0-0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語言的藝術(sh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中庸思想深深影響著世人,明哲保身、圓滑更是成為一種為人處世的重要的手段,在人與人的交流中,語言的藝術(shù)被運用的淋漓盡致;魯迅《立論》中的語言藝術(shù)就可以很好地運用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來進行一個深入的分析。本篇文章中,將運用語用學的相關(guān)理論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所延伸出來的語言藝術(shù)進行一次對比分析,從而了解在人際交流中的語言藝術(shù)。
魯迅在《立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在夢中夢到作文課上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老師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全家特別高興;滿月的之時,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結(jié)果突然出來一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說要死的是必然,說富貴的是許謊。但說謊話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語言現(xiàn)象。那么,如果我們把這個語言現(xiàn)象用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來分析的話,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引入語用學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原則了,一個是合作原則一個是禮貌原則。
1、合作原則中對二者語言對錯的分析
合作原則是美國語言哲學家Grice于1967年提出的。他認為,在人們交際過程中,對話雙方在有意無意地遵循著某一原則,以求有效地配合從而完成交際任務(wù),而這一原則就是合作原則。這一原則下有四條準則,這里只因用其中的兩條:一個是質(zhì)量準則,這條準則要求人們在進行對話時不要說那些你認為是錯誤的話。另外一條是關(guān)系準則,在這條準則下人們在進行對話時必須使對話具有相關(guān)性。那么,當我們用這兩條準則對故事中的不同話語進行分析時,顯而易見的是前兩個說孩子發(fā)財當官的是違反了這兩條規(guī)則的,發(fā)財和當官這中未來的事情未必是說話的人真的認為是正確的,而且很顯然在現(xiàn)實世界中,至少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是找不到什么依據(jù)的;因此在合作原則中前者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后者說孩子將來會死的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沒辦法逃避死亡,并且客觀的實際也可以作為一個依據(jù),因此后者完全符合了合作原則中的準則。
2、禮貌原則中對二者語言的分析
1983年,作為對合作原則的補充,英國著名學者Leech闡述了禮貌對語言交際的重要作用并首次提出了禮貌原則,認為禮貌原則與Grice的合作原則是交際所遵循的兩項原則。Leech把禮貌原則分為六條準則,其中我們要用到其中三條準則。得體和慷慨準則告訴我們要怎樣地對待他人和我們自己,因此在故事中的最后說孩子會死的人違反了得體和慷慨的準則;而前面兩個人符合了這兩條準則。因此,從禮貌原則這個角度來看,前者是正確的后者是錯誤的。
3、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的聯(lián)系中二者語言的分析
合作原則解釋了字面意思和實際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解釋了會話含義是怎樣產(chǎn)生和理解的,但卻沒有解釋人們?yōu)槭裁匆`反會話準則而含蓄地﹑間接地表達自己。在實際會話中,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一起規(guī)范著說話人。前者使人必須持合作態(tài)度,后者則是對后者的補救。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在會話中是一種相互推讓的關(guān)系,有時為了多考慮合作原則就得把禮貌犧牲掉,而有時要為了把禮貌放在優(yōu)先的位置,就不得不把合作原則放在后邊。因此,在這個故事中的兩種說法在合作原則下和在禮貌原則下各有其不同的效果。
4、結(jié)論
在Grice的合作原則問世以后,我國的學者對這種語用推導機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認為對“禮貌原則”的探討中應(yīng)該充分考慮“面子”;在討論“言語行為”過程中,言語行為不是說話人單方面的行為而是與聽話人有關(guān)的雙方共同的行為。那么,如果我們想要在這樣的情景中既要遵守合作原則又要遵守禮貌原則,換句話說,既要給主家留足面子,又要保持自己真正真的觀點時我們要怎么說呢?魯迅的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他說你可以這樣來回答:“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Hehe!He,hehehehe⑵!”就像是我們平時在聊天中遇到不想繼續(xù)聊天又想要保持禮貌的時候用的語言“呵呵”或者是符號語言“一個微笑”一樣。
參考文獻:
[1]魯迅《立論》 1925年《魯迅全集》.
[2]戴煒棟 何兆熊 《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 2013年5月.
[3]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
[4]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gman Inc, NewYork,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