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輝
摘? 要:通過探討基于信息技術的雨課堂、藍墨云班課和翻轉課堂在口腔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模式能夠推進課程融合,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并與其他教學方法聯合運用,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促進“互聯網+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完成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合格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 口腔醫(yī)學? 雨課堂? 藍墨云班課?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9(a)-0222-03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 blue moyun class and flip clas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tomatology teaching,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ationa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creat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can promot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innov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teaching methods, construct efficient classrooms,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s and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 "Internet + education" and further reform of teaching, comple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s, and train qualified talent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omatology; Rain classroom; Blue moyun class; Flip class
信息技術是教學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化、藝術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又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實現教學科學的藝術化和教學藝術的科學化的完美融合。在口腔醫(yī)學教學中,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更多的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并與其他教學方法聯合運用,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這里分析基于信息技術的雨課堂、藍墨云班課和翻轉課堂及其在口腔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
1? 雨課堂
1.1 雨課堂簡介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推出的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領域的教學工具,其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教學融入到師生最熟悉的PPT和微信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師生互動的平臺,具有低成本、易用性強的特點,不僅可實現視頻、語音、課件等的課外推送(至手機),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實時溝通反饋,還可以便于教師充分利用過往課件資料開展教學。
目前國內多所高校的師生都在使用雨課堂開展“互聯網+黑板+移動終端”的教學活動,并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有效增加師生與學生間的教學互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教學過程中仍可能出現一些操作層面的問題。在實際應用時,要完善雨課堂應用保證教學雙重性,教師要升級知識儲備提升自身能力,要規(guī)范課程設置和雨課堂教學體系,拓寬教學深度和廣度,促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1.2 應用
在教學改革中,李雪等[1]組成的教學團隊實驗了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將信息技術貫穿到教學過程中,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模擬診所”等模擬教學活動,在口腔臨床醫(yī)學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提出的“雙通道教學”利用信息技術設立“同步”與“異步”兩條師生互動途徑,兩者密切結合取長補短,確保全部教學內容與形式具有可選擇性,按合適的方式展開。
口腔本科教育階段開展基于“雨課堂”和以問題為導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了教學理念,具有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師生互動性、評價體系多樣化、個性化教學的優(yōu)勢[2],以生動的案例或科學問題為引導,以靈活的線上互動為載體,更加全面講授基礎理論知識,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作的主體作用,有助于增強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
2? 藍墨云班課
2.1 藍墨云班課簡介
移動教學是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以無線移動通信設備發(fā)布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提供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由藍墨科技公司開發(fā)在互聯網云平臺環(huán)境下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開展課內外教學活動的APP教學軟件,包括管理班級、發(fā)布資訊、開展教學、跟蹤記錄與教學評價四大模塊,教學平臺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及時性、交互性和有數據基礎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云班課手機移動助手將教學視頻、教學資源發(fā)送到云平臺上,同時通知學生學習,學生在課前可以自行下載或在線觀看來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學習,以輔助實現師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教學評價等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根據學習資源來設計學習活動,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方面。課前教師將豐富、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傳至平臺上,學生可自行下載學習。學生做好了充分預習,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習痕跡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對所講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積極和老師進行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師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要有良好的互動。課后老師在平臺上發(fā)布作業(yè),設置討論區(qū)、評論區(qū),在線答疑區(qū)等,真正完成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學習評價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自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綜合起來,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藍墨云班課平臺能很好地將互聯網與教育教學結合在一起,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增強了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師生互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和了課堂學習氣氛,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意識,實現針對性個性化教學,既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2 應用
張程等[3]在急診急救課程教學時將2015級和2016級口腔專業(yè)本科生分別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給予傳統教學模式和藍墨云班課混合教學模式,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期末實踐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態(tài)度、課程內容以及接受程度等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藍墨云班課混合教學模式在口腔專業(yè)急診急救課程的教學效果滿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教學滿意度的評價較高。
3? 翻轉課堂
3.1 翻轉課堂簡介
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結合是一種新趨勢,翻轉課堂是兩者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即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教師提前將學習內容錄制成短視頻,學生在上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完成相關的測試并提出問題。上課時師生互動及個性化指導,最終教會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式。可見,翻轉課堂是教師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學生觀看視頻講解,自主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
在使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時,要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提前完成知識的教授,同時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協作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場所,能夠完成課堂練習作業(yè),解決重難點問題。翻轉課堂可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
翻轉課堂是增加師生互動和個性化學習時間的手段;是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的混合學習方式;是學習內容可以永久存檔、用于反復觀看的學習;是發(fā)揮所有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更是給所有學生個性化教育的學習。
在口腔醫(yī)學類課程教學中,應合理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完成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
3.2 應用
徐文秀等[4]將2016級口腔醫(yī)學專業(yè)1班和2班學生分別納入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傳統方法和仿頭模結合翻轉課堂進行口腔實驗教學,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實踐操作和理論測試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對新教學法認可率高于對照組,說明仿頭模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比傳統教學方法更能使醫(yī)學生掌握臨床技能,加速從理論到臨床實踐操作的快速轉變。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即時通訊服務的應用程序,能方便地在用戶之間傳遞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且可建立多個用戶之間的群聊和微信公眾平臺,可藉此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王琳等[5]將2016級三年制口腔醫(yī)學專業(yè)4、5班學生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口腔組織病理學》教學時分別采用以微信為平臺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以微信為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馬潔玉[6]以口腔修復學為研究課程,在教學中將具有可比性的2015級口腔1班與口腔2班學生分別采取翻轉課堂教學(觀察組)和傳統教學(對照組),在教學兩周后觀察組學生理論考核以及技能考核成績合格率高于對照組,且對教師授課效果評價的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顯著優(yōu)于傳統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具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范雅儒等[7]選擇28名2012級本科生為試驗組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結合OSCE培訓及考核,選擇25名同級本科生為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試驗組OSCE考核實踐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筆試理論成績來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口腔專業(yè)教學中通過翻轉課堂結合OSCE系統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顯示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
鄧輝等[8]選取并隨機將2014級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共86名學生分為兩組,試驗組采用PBL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對照組僅采用PBL教學,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課堂表現評分和隨堂測驗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PBL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能顯著提高牙周病學課程教學效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
張文斌等[9]選取口腔醫(yī)學院2016級3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3Dbody APP的口腔頜面部感染翻轉課堂并組織實施,全部學生都理解了口腔頜面間隙感染的內容,獲得良好以上成績,優(yōu)秀率達到56.41%;全體學生都完成了頜面部間隙切開引流的設計及操作,71.79%學生操作能力很好,說明基于3Dbody APP的翻轉課堂設計提高了口腔頜面外科的教學質量。
周燕等[10]選取60名口腔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15級本科生開展《口腔預防醫(yī)學》菌斑控制實驗課教學,實驗組為翻轉課堂組,對照組為傳統授課組,與傳統授課組相比實驗組認為課程知識點清晰更易懂,課堂時間安排更合理,實驗操作更易掌握,實驗時間更充裕;刷牙效果顯,刷牙后的實驗組Turesky改良菌斑指數平均數低于對照組,說明翻轉課堂的授課模式可以提高口腔預防醫(yī)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可以推廣應用于口腔預防醫(yī)學的實驗課程。
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認同度較高;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可以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高校教育管理部門和教師可以不同程度推行翻轉課堂[10]。
參考文獻
[1] 李雪,黃鼎陽,朱志超,等.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在口腔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9(1):59-62.
[2] 孫曉瑜,張雷,程楠.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口腔本科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安徽醫(yī)學,2020,41(4):481-483.
[3] 張程,張文婷,關晶晶,等.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口腔專業(yè)急診急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34):135-136,139.
[4] 徐文秀,袁輝,欒海蓉,等.仿頭模結合翻轉課堂在口腔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27):122-123.
[5] 王琳,郭艷玲.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在高職口腔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6):249-250.
[6] 馬潔玉.翻轉課堂在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12):119-120.
[7] 范雅儒,劉海霞,駱慧,等.翻轉課堂結合OSCE教學方法在口腔本科生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6,25(1):44-46,50.
[8] 鄧輝,李慧敏,王惠寧,等.PBL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在牙周病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0,36(9):1423-1425.
[9] 張文斌,房笑,曹霞,等.基于3DbodyAPP的口腔頜面外科翻轉課堂設計和實施[J/OL].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1-4[2020-06-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317.G4.20200506.1556.002.html.
[10] 周燕,陶冶,吳瑞雪,等.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在口腔預防醫(yī)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9,13(6):373-375.
[11] 曹霞,蔡鳴.口腔醫(yī)學教學中翻轉課堂設計與實施一例[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11):114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