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立華
[摘? ?要]作文能反映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表達技巧掌握程度及思想動向。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文章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寫作技巧的傳授、作文批改方式的轉變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語文作文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創(chuàng)作能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想象力等。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03-0006-02
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更注重學生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寫作作為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越來越多語文教師的重視。因此,對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借助課外實踐活動搜集素材和積累經驗
新課標強調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進行,不僅要積極拓展學生寫作的思維空間,還要鼓勵他們多參加實踐活動,不斷搜集寫作素材和積累創(chuàng)作經驗。初中生還不夠成熟,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積累的素材明顯不足,所以絕大多數(shù)初中生寫出的作文質量不高。這一現(xiàn)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農村初中。要想化解這一難題,就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踴躍參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并指導他們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對相關環(huán)節(jié)進行思考,將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等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的重要素材。例如,每年重陽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義務勞動,每年清明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到烈士墓前敬獻花圈……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積累生活所需的實踐經驗,而且能積累寫作需要的素材,還能受到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從而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素養(yǎng)。如果這樣的活動能經常參與,那么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再為缺少相關素材而煩惱了。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過去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從給出命題、寫作指導到作文批改和講評,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完美呈現(xiàn),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則常常被忽略。這樣,學生在寫作時通常只是根據(jù)教師所給的思路進行補充,創(chuàng)作的自主性嚴重不足。這種現(xiàn)象如果長時間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那么學生終將對寫作失去興趣,甚至會對寫作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不能枉顧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要讓學生嘗試自主命題,而且要讓他們借助不同的手法去處理文章結構。教師要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從每個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出發(fā),轉變他們的寫作態(tài)度。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他們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作文題,并且不規(guī)定寫作體裁,讓他們各顯神通。這樣一來,原本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的學生,也會愿意嘗試提筆寫一寫。一旦學生通過自主努力完成了一篇作文,且不論作文完成的質量如何,教師都應及時表揚和鼓勵,從而讓學生參與作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三、注重想象力的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思維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那么不僅體現(xiàn)出了他們寫作能力的平庸,而且表現(xiàn)出了他們的懶惰。所謂“作文”,就是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而創(chuàng)作的本質是創(chuàng)新。如果學生在寫作時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平庸、語言高度重復,所選的主題十分陳舊的話,不僅會對他們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利,而且會讓他們失去體驗寫作真正魅力的機會。其實,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思維定式。因此,教師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遷移聯(lián)想。例如,在講完《愚公移山》之后,提煉出“愚公不愚”的觀點,進而讓學生遷移聯(lián)想,得到諸多類似的寫作主題或寫作素材。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微小說。微小說通常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會讓人在大笑之后有所思有所得。教師讓學生寫作微小說,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構思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形成新的寫作思路或角度,從而順利結束寫作。
四、傳授技巧,巧妙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首先,積累并應用好詞佳句。好詞佳句是作文中的亮點。兩篇相同題目的作文,如果一篇用詞平庸,另一篇用詞恰當、有深度,那么它們給讀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提醒學生重視好詞佳句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摘抄好詞佳句的習慣。當然,也并非用上好詞佳句的作文就是好作文,因為選詞用句還需緊緊圍繞題意。例如,在描寫鄉(xiāng)村生活時,學生應盡可能地使用一些樸素無華的詞語,所選用的素材也應該和鄉(xiāng)村的樸素相契合。其次,巧妙設計作文結構。作文中只有好詞佳句仍不夠,還需有巧妙的整體結構。如果整篇作文結構的邏輯性不強,或層次不分明,那么容易給人模糊不清、“流水賬”的感覺。因此,要根據(jù)素材特點確定作文結構。例如,在寫記敘文時,要根據(jù)素材選擇記敘的方式,如插敘、倒敘或順敘等。總而言之,傳授各種寫作技巧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而且可以提高學生整體寫作的水平。
五、突破傳統(tǒng)枷鎖,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批改方式
批改作文的傳統(tǒng)方式是教師將每個人寫的作文收上來逐本批改,盡管這種方式可以給每個學生準確的寫作評價,但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有些教師為了提高作文批改效率,往往粗略看一遍作文就憑借第一印象打“印象分”。甚至有些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僅僅結合字數(shù)是否符合要求、書寫是否清晰等方面粗略打分。這樣的作文批改方式不僅降低了批改的質量和效果,而且達不到批改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首先要發(fā)揮學生之間相互合作與交流的作用,讓學生嘗試批改他人的作文。這樣不僅讓學生見識了其他人寫作的方法與思路,而且讓他們積累了批改和評價經驗。然后,教師要將優(yōu)秀的作文展示出來,這種做法不僅讓優(yōu)秀生獲得了滿足感、榮譽感,也給后進生提供了觀摩學習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在批改和評價某一學生的作文時應充分利用這一學生自身的評價和其他學生的評價。這樣一來,批改和評價才會更加真實,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更有利。
綜上所述,對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重視學生主體性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授寫作技巧、創(chuàng)新批改方式五個方面對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進行探究,旨在給教師的作文教學提供重要思路。教師要明確,教學方法應與時俱進,只有處于不斷學習和進步當中,才能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 高君英.讓孩子們的心里都響起詩的琴弦:兼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5(58):59+10.
[2]? 朱小蘭.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4):97.
[3]? 張倩.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初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3(5):34-36.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