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艷
【摘要】目的:探討痔瘡術后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痔瘡術后大出血患者,分析其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并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結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結論:痔瘡手術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術后護理不當、術后局部感染、自身原因以及手術操作不當,醫(yī)護人員應該提高其專業(yè)技能,避免患者發(fā)生不必要的并發(fā)癥。
【關鍵詞】痔瘡手術;痔瘡術后大出血;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782.0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21-01
痔瘡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肛腸科疾病,以20~40歲為高發(fā)年齡段,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其中60%左右為內痔[1]。臨床上將痔瘡分為I~IV度,I度和II度多采用內科保守治療,III度和IV度采用內科保守治療的效果不佳,多給予患者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且術后的并發(fā)癥較少,但是術后大出血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大,約為0.5~2.0%[2]。本研究以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痔瘡術后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探討痔瘡術后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為目的開展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痔瘡術后大出血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20~47歲,平均為(21.48±3.49)歲;出血原因:劇烈活動所致出血10例,感染出血11例,便秘出血14例,結扎線出血15例;出血量:100~300ml 20例,300~500ml 18例,500ml以上12例;出血時間:術后第1d出血19例,術后2~5d出血20例,術后6~14d出血11例。
1.2 原因分析
1.2.1 術后護理不當 術后護理不當是導致痔瘡術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醫(yī)務人員在進行直腸鏡檢查以及指診時應動作柔和,避免引發(fā)術后出血;患者術后過度運動、飲食不當和久坐久蹲會導致術后大出血,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
1.2.2 局部感染 術前和術后均會發(fā)生術后感染,如果術前肛門感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進行手術會加重感染,由于痔瘡手術多為開放性有菌手術,如果術后患者抵抗力顯著下降,細菌會加速生長繁殖,造成術后感染,進而引發(fā)術后大出血。
1.2.3 自身原因 主要原因為便秘、術后過早活動或進行劇烈運動以及機體凝血機制障礙,患者自身凝血機制發(fā)生障礙極易引起術后大出血的發(fā)生,除此以外,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小動脈血管的自動收縮閉合功能較差,手術前患者應該接受相關檢查以避免該類原因導致術后大出血的發(fā)生。
1.2.4 手術操作不當 由于手術視野暴露不清以及手術操作范圍小,手術難度會有所增加,導致出血點處理不徹底,或者手術中給予收縮血管藥物,均會由術后血管擴張導致出血;手術切口過深傷及血管;注射硬化劑治療內痔時,濃度劑量過大或者注射過深,痔核壞死脫落傷及血管會導致術后大出血發(fā)生。
1.3 護理對策
1.3.1 術前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熟悉醫(yī)院,可安排家屬陪同,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懷,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護理人員還應向患者講解痔瘡的相關知識以及手術大致流程,并且詢問患者既往病史,在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凝血機制障礙時應該暫緩手術,在患者調整到正常水平后再進行手術。
1.3.2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對避免術后大出血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應該注重術后護理,主要包括(1)日常生活護理。囑咐患者術后24h內應該臥床休息,3d后可下床進行輕微的活動,避免劇烈運動和久坐久蹲;保持大便通暢,一般一天為1~2次,飲食調節(jié)不佳時可給予藥物,排便時應避免用力過猛,避免損傷傷口;術后2周后可進行適當?shù)母亻T功能鍛煉。(2)飲食用藥護理。術后患者應該給予流食,可以逐漸增加食物的粘稠度,忌辛辣和飲酒,術后應該嚴格遵守醫(yī)囑用藥。(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并發(fā)癥,患者的心理負擔可能會加重,一旦出現(xiàn)大出血,患者及其家屬會出現(xiàn)恐懼的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安撫患者的緊張清洗,并及時報告醫(yī)生以給予對癥處理。(3)抗感染護理。術后應該遵照醫(yī)囑給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并應該避免給予影響血小板的藥物,并囑托患者注意肛周衛(wèi)生。(4)并發(fā)癥護理。術后應該嚴密監(jiān)測患者各項聲明體征的變化,術后當天應該臥床休息,在術后24h內易出現(xiàn)原發(fā)性出血,血液常反流存在指腸和乙狀結腸內,不易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應該巡護患者,檢查患者的傷口有無滲血滲液,在患者出現(xiàn)出血傾向時應立即報告給醫(yī)生進行處理。
2 結果
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
3 討論
痔瘡主要是由粘膜或者肛管皮膚下靜脈叢屈曲、擴張和淤血所誘發(fā),導致團塊脫出或者出血。以直腸粘膜和肛管皮膚連接處的齒狀線為界,以下者為外痔,以上者為內痔,上下均有者為混合痔,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便血,且便秘、刺激性食物和飲酒可加重便血癥狀?;颊咴诮邮苁中g治療后療效顯著,術后并發(fā)癥較少,其中術后出血是痔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3]。
在本次研究中,痔瘡手術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術后護理不當、術后局部感染、自身原因以及手術操作不當。術后護理以抗感染護理和并發(fā)癥護理為主,術后24h已發(fā)生原發(fā)性出血,護理人員應該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注意有無出血,在有異常情況發(fā)生時及時報告給醫(yī)生,以便及時給予對癥處理[4]。且患者對手術多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且術后大出血會加重患者的恐懼,此時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5]。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綜上所述,瘡手術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術后護理不當、術后局部感染、自身原因以及手術操作不當,醫(yī)護人員應該提高其專業(yè)技能,避免患者發(fā)生不必要的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 郭敏.中藥熏洗結合情志護理防治痔瘡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6):25-26.
[2] 林娜.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痔瘡手術后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201-202.
[3] 卓信斌,林欣,常貴建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8,37(9):85-86.
[4] 馮燕敏,周曉艷,宋曉鋒.TST術后結合康復新液換藥治療混合痔的療效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7):79-80.
[5] 王燕翔.肛周疾病結扎切除術后應用肛周給藥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7,25(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