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家鳳
【摘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提高鄉(xiāng)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當下鄉(xiāng)村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對此,本文提出一些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留守兒童;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由于巨大的生存需求和就業(yè)壓力,很多農村勞動力將自己的孩子留在農村,去城市打拼。留守兒童作為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特有現象,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正常施行是一個重大挑戰(zhàn)。當前農村的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與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一短板可以通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適當彌補。
留守兒童本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狀態(tài),不僅要將知識傳授好,還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好自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這便離不開扎實的專業(yè)素質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課前要做好應對課堂活動的各項準備,適度展開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在知識積累、學習習慣以及方法上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和啟發(fā)。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要不斷總結教學活動中的經驗、方法和教學技巧,使語文教學更具發(fā)散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切實有效地保證農村小學生語文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二、給學生傳授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始終是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除了要引導學生理解所學文章意思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這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進步和發(fā)展大有裨益。
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的常用閱讀方法如下:首先是朗讀。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尤其是在文言文與古詩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流利、充滿感情的朗讀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和其中所表達感情的理解,還有助于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其次是精讀。在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精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學生較難理解的字、詞、句解釋清楚,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完成剩余的閱讀過程。精讀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在學習經典文章的過程中,這種閱讀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整體與細節(jié)意思的把控,可進一步體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最后是默讀的閱讀方法,這種閱讀手段強調學生在文章學習中的速度和效率,即通過快速默讀,迅速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暫時不理解的字、詞、句進行簡單標記,還可以列出閱讀提綱及記錄相應的閱讀筆記。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學生的閱讀積累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因材施教,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對班級學生的情況有整體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學生由于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及相關的知識積累不盡相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閱讀能力良莠不齊的情況。對此,候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安排閱讀任務。對于性格活潑好動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有趣、生動的故事,通過故事中的精彩情節(jié)抓取學生注意力;對于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對文章的鑒賞能力入手,多布置一些文筆優(yōu)美、容易理解的散文。
四、重視家庭教育,做好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動
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環(huán)境方面存在較大缺失,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紐帶作用,不僅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語文教學,還要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使其配合教師,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家長認識到閱讀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作用。
目前,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都投入專項資金為各類農村小學搭建專門的圖書閱覽室,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閱覽室的作用,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作業(yè),發(fā)揮農村學校圖書閱覽室的作用。
五、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課堂環(huán)節(jié)的發(fā)散性,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要用所謂的參考答案或標準答案扼殺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個性化思維。要關注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愛上閱讀,在課下能完成自主閱讀。例如,在學習關于描寫秋天風景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秋天的照片,讓學生表達自己對秋天的主觀感受。教師還可以安排小組學習,通過組內討論和發(fā)言的形式,鼓勵學生表達。在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名小組代表,對自己組的討論交流情況進行總結發(fā)言,這就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效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六、結束語
小學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當下尤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尤其是生長在鄉(xiāng)村的學生,他們語文功底較弱,教師更應該重視對他們語文閱讀能力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倩.試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
[2]王福祥,牛生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
[3]鄒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亞太教育,2019(07)
(江蘇省高郵市龍虬鎮(zhèn)龍虬小學,江蘇 揚州 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