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緒超
[摘? ? ? ? ? ?要]?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綜合學習素養(yǎng),全面提升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教師應因材施教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與方法,從而提升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關? ? 鍵? ?詞]? 混合式教學;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1-0004-02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屬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然而,目前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不能保證教育的系統(tǒng)化,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學習能力,導致教學效果降低。鑒于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有效提升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混合式教學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意義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傳統(tǒng)教學工作中,只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未能全面意識到學生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方面一味地為學生進行操作示范與指導,學生被動學習各種技能知識,難以主動掌握學習內容,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受到不利影響。而采用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可有效改革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延伸其中的內容,采用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平臺、微課等多種教學模式構建出模塊化與立體化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從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積極參與實踐操作活動,有效提升其綜合學習素養(yǎng),將各種教學方式的作用和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二、混合式教學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問題
目前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工作中,雖然已經開始使用混合式教學法,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教學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一)教案設計存在問題
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未能合理針對教案內容進行設計,缺乏良好的教學模式與指導方案,在缺乏完善教案內容的情況下,難以采用有效措施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在教案內容不合理的情況下,很難將混合式教學法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受到不利影響。
(二)缺乏先進的教學方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背景下,主要采用慕課教學法與微課教學法等,可將各種網絡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與新媒體技術等融合在一起,為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高質量服務。但是,目前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工作中,尚未篩選最佳的教學方式,缺乏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沒有按照學生的學習特點、需求開展教育指導工作,難以采用有效的措施指導學生學習實踐操作技能與專業(yè)知識,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各方面的學習效果降低。
三、混合式教學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措施
為有效開展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學工作,應積極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有效提升課程的教學水平。
(一)合理設計教案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該合理針對教案內容進行設計??蓪⒄w的課程內容分成10個項目,每個項目中設置2個視頻,每個視頻的時間為10分鐘,形成完成的課程教學體系。在此過程中,可在網絡平臺中搜集各種優(yōu)秀的視頻資源,并合理設計教案。
如:“配氣機構中氣門組學習”相關項目教學工作中,需要設計相關教案內容,為學生搜集視頻資源,使學生全面了解“氣門組的結構特點”“氣門組零部件性能”“氣門組拆卸與安裝技能”,為學生提供相關學習視頻,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各組的零部件,并掌握基本知識。教師應該合理設計課前任務,引導學生登錄學習平臺(如學習通)等,隨時隨地觀看視頻,學習知識,使學生全面理解拆裝技能、操作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全面分析學生的氣門組操作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利用現(xiàn)場操作方式、競賽形式等評價學生的操作能力。在此期間,可以利用手機直播的方式,將學生的實踐操作成果展示出來,為師生互評提供依據(jù)。之后要提供個性化指導,通過混合式教學指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提升整體教學效果[1]。
(二)合理采用慕課進行教學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中,可采用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方式開展,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教學工作中應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發(fā)動機總成拆卸、安裝的實踐操作知識,調動課堂教學氣氛,通過科學化與多元化的教學平臺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知識,按照自身的學習特點掌控具體的學習進度,合理選用相關的學習內容與工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期間,教師需要科學開展教育組織工作,在每個細節(jié)中均應該制定詳細的教學指導、制定完善的教學實施方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視頻作為主要的教學載體,面向所有學生,設計相關的慕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觀念意識,將慕課教學法的作用發(fā)揮出來[2]。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的知識,可先通過學習通平臺發(fā)布實踐操作學習的任務,利用作業(yè)的方式,將重點與難點知識發(fā)布給學生,使其自主學習。在學生完成學習之后,與其他同學、教師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提出各種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消化重點、難點,鞏固強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分享各種知識內容,并幫助學生拓寬學習思路,訓練發(fā)散性思維,增強其口語表達能力,記錄教學的不足與問題,并提出具體的問題解決措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3]。
(三)采用“微課+新媒體”教學法開展教育工作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可采用“微課+新媒體”教學法開展教育工作,制定完善的教學實施方案,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提升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然后利用QQ群、微博、微信學習平臺等為學生發(fā)布教學視頻內容,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可自主學習各種知識。在學生自主掌握基礎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專業(yè)能力與操作技能,通過綜合性的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增強[4]。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汽車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維修”的有關知識,可先為學生制作不同原因所產生的冷卻系統(tǒng)故障問題、檢修方法的視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冷卻系統(tǒng)不同故障的檢查方法,形成初步認知,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微博等新媒體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理解與認知。在學生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用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tǒng)設置不同的冷卻系統(tǒng)故障情況,然后要求學生解決故障問題,參與到維修操作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還能有效增強整體的教育指導工作效果[5]。
(四)線上與線下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
為有效提升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學效果,采用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應該將線上與線下的教學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通過線上資源與線下資源的有機整合形成完善的混合教學機制。在此期間,教師應該結合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的內容,為學生搜集各種網絡中的教育資源,借助相關課程教學的App,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各種知識,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內容之后,在線下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實踐操作平臺與實訓基地,這樣在線上資源與線下資源相互整合的情況下,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打破傳統(tǒng)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將先進教學資源與方式的作用發(fā)揮出來[6]。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發(fā)動機機油滲漏故障的檢查與維修”相關知識,可利用專門的手機課程App為學生發(fā)布各種理論知識內容、教學視頻,整合各類網絡教學資源,使學生可以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內容,并深入了解各種故障檢查與維修方法,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與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到汽車維修企業(yè)中參與實訓學習活動,在實訓的過程中使學生全面了解發(fā)動機機油的滲漏故障問題、檢查與維修方法,綜合性進行實踐操作的指導,使學生全面掌握發(fā)動機的各種故障檢查技能與維修技術,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7]。
近年來,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工作中,雖然已經開始采用混合式教學法,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分析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特點,將慕課、微課、多媒體設備、網絡信息技術等融入教學中,并有效整合線上與線下各種教學資源,完善教學模式與教育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與實踐操作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青.基于SPOC模式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與思考:以“汽車電控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19,33(8):40-129.
[2]董翔宇.汽修實訓用房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6.
[3]佘翔,吳玉,劉冬梅.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與實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6(13):194-195.
[4]馮道森.基于信息化混合教學的《汽車發(fā)動機電控系統(tǒng)構造與檢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11(7):105-198.
[5]譚輝,趙海軍.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為例[J].環(huán)球市場,2019,55(14):251-344.
[6]劉茹,閻文兵.基于SPOC下的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混合式教學改革[J].新校園(上旬刊),2016,66(9):117.
[7]王珊珊.汽車廢熱驅動空調電子膨脹閥模糊控制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