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朝文人離不開酒。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性格,影響了一批名家的創(chuàng)作,承載了情感與精神表達訴求。飲酒,標志著唐朝文人灑脫豁達的生活方式,常見于送別、聚會、社交、游樂等場合。此外,興盛的酒文化也是唐朝繁榮的標志,由酒引出的文化繁榮的背后,與唐朝的社會環(huán)境、時代背景、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酒文化;生活方式;唐朝文人;文學創(chuàng)作
作者簡介:徐文心(1991-),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碩士研究生,西安航空學院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6-0-02
眾所周知,酒作為一種古老的飲品,滲透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且占有重要的位置。隨著朝代變遷與釀酒技藝的提升,酒的地位節(jié)節(jié)攀升。“銜殤賦詩,以樂得志”,酒承載著文人風骨,折射出時代風潮。到了唐朝,圍繞“酒”興起的酒文化力走巔峰,飲酒風俗不局限于單一階層,是社會普遍流行的風氣。如“酒八仙”中既有皇親國戚、達官顯貴、藝術名家還有平民百姓。大家身攜帶酒壺,不拘于形式、場合,三五結伴酒肆小酌。飲酒既是柴米油鹽的生活,也是風流雅興?!傍P凰樓上罷吹簫,鸚鵡杯中休勸酒”,在如此社會風氣的影響下,與“酒”結緣的文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飲酒”確是激發(fā)了文人才子創(chuàng)作的熱情。
一、民族融合與唐朝酒文化的繁榮
民族融合促進了唐朝酒文化的發(fā)展,胡人與漢人的密切交流帶來了最早的葡萄酒。古代中原人認為天子居于中,其余為蠻荒之地。《禮記王制》中記載:“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睎|夷西戎南蠻北狄統(tǒng)稱“四夷”,是對邊區(qū)較低各族的泛稱。隨著朝代變遷,胡人與漢人的交流逐漸緊密,民族融合趨勢愈演愈烈。唐朝的“胡人”泛指外來族群,類似“洋人”。狹義上則指的是蒙古、鮮卑、突厥人等。胡人與漢人的密切交流促進了唐朝酒文化的興盛。
唐朝經(jīng)濟空前繁榮,長安、洛陽,揚州、杭州、蘇州、成都府、蜀州等都是標準的“一線城市”。酒坊飯鋪林立,好酒佳釀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又以長安城的賣酒、飲酒交易最為頻繁。酒肆林立的唐朝,為招徠客人,經(jīng)營酒店的老板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胡商和本地人的路數(shù)也不盡相同。本地人設酒店多懸掛酒旗,醒目異常。皮曰休《酒旗》中描述到“青幟闊數(shù)尺,懸于往來道,多為風所飏,時見酒名號”,記載了唐代酒旗的尺寸、顏色和所賣的酒的名號的習俗。胡商則雇傭胡人婦女,特別的西域舞蹈的精湛技藝,吸引并招攬著四面八方的酒客,于是“酒胡押酒勸客嘗”的街頭風氣便形成了。
其次是酒肆售賣酒類不同。唐朝時,人們習慣的飲用酒被稱為“甕頭酒”或“缸面酒”。是用酒曲加釀酒的原料和水自然發(fā)酵釀成的,度數(shù)低類似黃酒。酒液與酒糟混在一起,又稱“濁酒”,綠瑩瑩且口感多甜非辣?!白闲匪是锟v好,綠醅蟻滑晚慵斟?!保ㄒ髨蚍毒湃詹∑稹罚镑幭掠癖P紅縷 細,酒開金甕綠醅濃?!保n翃《宴楊駙馬山池》)中皆有描繪。酒水分等級,較好酒曲所釀之酒,“世間好物 黃醅酒。”(白居易《嘗黃醅新酎憶微之》)“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保ɡ畎住犊椭行小罚熬G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沈琥珀?!保ɡ钯R《殘絲曲》)琥珀色的酒體象征著高級。而胡商售賣的有進口的吐魯番葡萄酒、波斯的龍膏酒以及三勒漿,價格昂貴。
三是開店的地理位置有差異。唐人喜愛將酒家開設在熱門區(qū)域,遍布于西市、曲江道路兩旁,如《夜看揚州市》:“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所描繪的坊中酒肆。據(jù)《開元天寶遺事》卷下“歇馬杯”條記載:“長安自昭應縣至都門,官道左右村店之民,當大路市酒,量錢數(shù)多少飲之?!遍L安城外皆如此。在東、西兩市的商業(yè)區(qū),遍布酒鋪及酒樓?!短綇V記》卷四《穆將符》記載“長安東市酒肆姚生,與其友善”;卷一五七《李君》中,亦有“可西市鞦 轡行頭坐”登樓飲酒的記載。而胡商則習慣將酒肆開設在城門進出口處,以便人們離別餞行。詩句:“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鏘鏘”,“三條陌上拂金羈,萬里橋邊映酒旗”皆有所述。
宏觀來看,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伴隨著制酒技術的提升,豐富多樣可選擇的酒制品以及寬松的酒肆經(jīng)商環(huán)境均促進了唐朝酒文化的發(fā)展。
二、飲酒習俗與唐朝酒文化的發(fā)展
唐人在特定的時間、場合飲酒成為一種約定成文的社會習俗。采用喝酒的方式慶祝節(jié)日這樣的習慣一直傳承至今。過年過節(jié),如正月晦日、中和節(jié)、寒食日、端午節(jié)等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會備酒慶祝。慶祝酒的種類因節(jié)日不同而有所差異。春節(jié)暢飲柏葉酒、屠蘇酒;中和節(jié)專飲中和酒;端午節(jié)選擇菖蒲酒;重陽節(jié)飲菊花酒;其他節(jié)日飲酒類別不作規(guī)定。除此以外還有餞行飲酒。唐代餞行飲酒的詩在《全唐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詩人紛紛以離別飲酒為意象作詩。大酺日,又稱賜酺,也是唐朝專門的飲酒日。這是古代皇帝因冊立太子、嫁娶、改換年號等大喜事而下詔,特許臣民飲酒的日子。每逢大酺,上下階層皆歡暢飲酒,好不快活。這樣的飲酒習俗也確實潛移默化影響著文人的精神內核。
除節(jié)日飲酒慶祝被視為傳統(tǒng)外,宴會祝酒也同樣是飲酒的重要場合,是唐朝酒文化發(fā)展中的重要一環(huán)?!伴_瓊宴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毖鐣鼍霸谠娫~創(chuàng)作中皆有涉及,且美酒佳釀可謂是宴會之上助興、活躍氣氛的必需之物。當飲酒和游戲結合時,宴會參與者或吟詩作賦、翩翩起舞,或高歌一曲,這樣的方式被稱作“酒令”。常見的酒令分為三種:律令,骰盤令和拋打令。文人學士在宴會時經(jīng)常行“律令”,規(guī)則化的口頭表達即為律令,而作詩則是最受人追捧的律令類型,其次,押韻的辭,曲,俗語等也可備選。
文人騷客用詩歌記錄節(jié)日喜氣,描繪宴會熱鬧非凡。觥籌交錯的場面不勝枚舉。行“酒令”又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靈感,為詩歌及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思路和素材。這樣的例子在唐朝文壇中比比皆是。
三、唐朝酒文化影響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
經(jīng)濟的繁榮伴隨著釀酒業(yè)的進步,酒肆林立聚沙成塔,逐步行程規(guī)模效應。飲酒習俗促成了“無人不沾酒,何處不聞樂?”的社會文化。受“酒”文化影響,文學創(chuàng)作涉及“酒”或跟酒有關的作品也逐漸形成風氣。“酒”也被譽為當時文人“激發(fā)靈感的妙藥,遁世消愁的法則”。而唐朝文學的空前繁榮,反過來又促進了“酒章文化”的盛行,二者相輔相成,酒與文人密不可分?!熬拼咴娕d”、“詩為酒盛”精確凝練了唐朝的詩酒文化的特點,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將酒文化內化于作品。能作詩、會喝酒遂成為唐朝文人大家的必備技能。
眾所周知,詩歌在唐朝達到了巔峰,受到酒文化的影響也最為深刻,創(chuàng)作成果也最為繁復多樣。如最負盛名的酒局聚會,盛唐時“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是這樣描述的:“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痹撛娒枥L了唐朝文人酒局的樂聞趣事,并用詩歌的形式將其記錄整理,像這樣圍繞“飲酒”等關鍵字進行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全唐詩中占比不在少數(shù),如劉禹錫《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各賦十二韻》:“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崩畎住秾啤罚骸皠窬鼙?,春風笑人來?!舨伙嬀?,昔人安在哉?”可見“酒”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力。
除聚會飲酒之外,酒文化的發(fā)展逐漸滲透了唐朝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白居易曾言:“但遇詩與酒,便忘寢與餐。”厭倦官場的文人尤其從飲酒賦詩和酒中取樂?!霸孪陋氉谩丫茊栐隆?,“白日放歌須縱酒”,“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征帆初掛酒初酣,暮景離情兩不堪”,“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唐朝文人將酒與詩歌、書畫、音樂、舞曲、游樂、送別、憂思、報國、政治等等緊密結合在一起,大致涉及文學創(chuàng)作的五個方面,一是宴會游樂與節(jié)日慶祝;二是抒發(fā)豪情壯志之情;三是傷離別送友人詩;四是不得志,寄托于山水之間;五是邊塞飲酒,歌頌英雄豪杰。
除詩歌創(chuàng)作外,段成式創(chuàng)作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就專門有酒這一章?!扒嗵锖?,莫知其樹實之形。核大如六升瓠,注水其中,俄頃水成酒,一名青田壺,亦曰青田酒。蜀后主有桃核兩扇,每扇著仁處,約盛水五升,良久水成酒味醉人。更互貯水,以供其宴。即不知得自何處?!睍杏涊d了酒的品類和部分制酒方式,足以見其影響力之大。
李公佐做唐代傳奇小說中有《南柯太守傳》一節(jié),也就是“南柯一夢”的典故出處:“東平淳于棼,吳楚游俠之士。嗜酒使氣,不守細行。累巨產(chǎn),養(yǎng)豪客。曾以武藝補淮南軍裨將,因使酒忤帥,斥逐落魄,縱誕飲酒為事。家住廣陵郡東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陰數(shù)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眹@飲酒和功名利祿的關系,勸誡唐人鉆營功名、妄想富貴的行為,引出“南柯一夢”的主題。
雖然酒文化在唐傳奇的情節(jié)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上升,但是仍然不及“酒融于詩歌”的影響力。此外,還有敦煌故事賦《茶酒論》,以酒和茶的視角爭論優(yōu)缺,趣味十足,也反映了酒文化在唐朝的卓越影響力。
綜上所述,唐朝民族融合趨勢及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進一步促進了釀酒技術的成熟;酒類品種的多樣化為文人生活增添了情趣;生活習俗的影響則與文人精神生活內涵互為補充,文人大家在酒文化的影響下,且以詩歌創(chuàng)作為主,傳奇小說寫作為輔,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并將酒文化傳承至今。
參考文獻:
[1]《茶酒論》唐 王敷.
[2]段成式.酉陽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李斌城.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 唐代文學中酒文化的傳播研究 杜浩 河北大學.
[5]李柳芳,唐代詩歌與中國的酒文化[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8(04).
[6]胡驕鍵,中國酒文化的三重境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7]葛景春:《詩酒風流——試論酒與酒文化精祌對唐詩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8]丁啟陣:《中國詩酒關系略論——附論物質文化與精祌文化的融合》,《屮國典鍩 與文化》,2001年第2期.
[9]陳偉明:《唐宋飲食文化初探》,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