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內容摘要】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法治后盾力量。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依法治國,注重法律,而憲法是法之首。雖然各地對憲法的宣傳和教育很多,但是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狀態(tài)。初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憲法意識培育的主要對象。黨的十九大以來一直倡導全民學法,讓法治文化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在社會上樹立法治觀念。法制教育是憲法教育的核心內容,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更多地立足于憲法、法治教育內容來進行初中生的教育,不僅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而且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推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學生? 憲法意識? 培養(yǎng)
我國一直以來堅持依法治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十九大以來更是加大了對憲法的宣傳,培養(yǎng)憲法意識成為重要的內容,旨在提升全民素養(yǎng)和法治觀念?!扒嗌倌甑膽椃ㄒ庾R與觀念是重要的社會心理基礎,加強青少年憲法意識培育是依法治國的前提與根本”。初中生是青少年的代表,加強初中生的憲法意識培育則是推進國家中堅力量的動力,也是推進初中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助力。初中道德與法治則是滲透和強化初中生憲法意識的主要載體。作為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好學科的優(yōu)勢,采取多元化的手法強化憲法意識的培育。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憲法意識培育的重要性
1.是全國依法治國的客觀需求
有實力的國家依靠的是背后的公正、平等的法律,一直以來我國的目標都是依法治國。初中生作為社會未來的主要力量,是國家的希望,青少年強則國強,他們承載著法治國家的希望。教育部門也要求學生要多學習法律內容,以憲法為契機開展法律教育內容,同時也鼓勵學生去宣傳憲法意識,讓全民都參與進來。依法治國的核心是憲法。事實證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以基礎性、多元化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為依法治國奠定基礎,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是全國依法治國的客觀需求。
2.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后盾力量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發(fā)展歷程中的主要任務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次、社會層次、個人層次明確表達了內容,涉及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且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是全民所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是初中生所必須掌握的,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靈魂性內容。而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離不開憲法意識的滲透,憲法內容所蘊含的內容是全民公認的,可以說憲法是國民一致認可的,具有很強的國民力量,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和優(yōu)勢的存在才能夠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穩(wěn)定地滲透和發(fā)展,沁入心脾。因此,可以說,憲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后盾力量。
3.是初中生成為新時代人的迫切需要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更多的是以副科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在網絡時代發(fā)展迅猛的今天,很多不利于初中生健康的信息,諸如:網絡釣魚的內容、禁止的一些影視作品等到處可見,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現(xiàn)實接觸的是不匹配的,缺乏一定的思維辯證能力,作為新時代的人必須有著健全的法律觀念和憲法意識,初中道德與法治自然的堪當此重任,引導學生走上正道,以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引導自己步入人生正軌。由此可見,憲法意識的培育是初中生成為新時代人的迫切需要。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憲法意識培育的主要內容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主要目標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該教材的內容樹立正確的道德法律觀念,產生憲法意識,進而能夠以憲法來約束自我的行為規(guī)范,推進自己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旨在讓學生通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學生,并將其進行宣傳,讓全民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整個八年級下冊的內容都是以憲法為主線進行的,融合了憲法知識、公民權利和義務等等法律知識較強的內容,有助于學生更為全面和有效地認識憲法,生成憲法意識??v觀整個教材內容,初中道德與法治涉及憲法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憲法至上內容。諸如:《維護憲法權威》《堅持依法治國》等,主要是系統(tǒng)性地介紹憲法,明確憲法的相關知識內容;第二,權利義務意識,諸如:《公民權利》《公民義務》等,讓每個公民知道自己的義務和權利是什么,了解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第三,人民主權意識,諸如:《我國基本制度》《我國國家機構》,讓初中生了解我國是由人民當家作主的,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前提,了解構架組織機構形式,產生人民主權意識;第四,憲法監(jiān)督意識,諸如:《加強憲法監(jiān)督》等等。
三、強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憲法意識培育的策略
1.情境教學,啟發(fā)學生的憲法意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學生總覺得枯燥、單一,不愿意主動學習,更多的原因在于他們感受不到知識的樂趣。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內容不是憑空產生的,背后有著雄厚的內容,甚至不少內容都有著“小劇場”。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其改變成為具體的情景,促使學生通過逼真式的情景產生相應的法律意識內容,了解憲法知識,感悟憲法的價值和意義。諸如:在學習規(guī)范權利運行教學內容時,筆者打造了一個小型的法庭現(xiàn)場,以教材中的某個事例為案例,讓學生進行模擬法庭的各個程序,諸如:陳述、辯論、宣判等,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過具體形象的內容來感受憲法的“威力”,真正的了解到法的重要性,啟發(fā)學生初步的感知憲法意識。
2.生活化教學,端正學生的憲法意識
憲法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擺設,它是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的,融入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每個公民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的后盾力量,也可以說是依據。憲法的生活性很強,憲法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學生對憲法的踐行,生活化的內容更便于學生接受和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很多素材選取生活中常見的內容為案例,旨在讓學生感受知識的生活性,促使學生更好的感悟憲法,了解憲法,進而通過憲法端正自我的法律意識,憲法責任感等。如:在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學內容時,單一地給學生講解,學生一時之間很難理解,覺得人民代表大會離自己很遠,對此,筆者開展生活化教學內容,從生活著手,讓學生以生活去套知識,即:讓學生以觀察者的身份觀看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人大會議,同時將縣級的人大代表請進學堂,讓學生親身地感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將知識與實踐融合起來,強化學生憲法意識的生成。
3.討論教學,升華憲法意識
思維越辯越明,知識越辨越清。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少不了的是討論、辯論,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更是如此。我們知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中涉及系統(tǒng)性的憲法知識內容,而憲法知識是辯證過程中的主要依據,不同的觀點可以運用不同的法律條款內容,旨在依法辦案、依法行使權利和義務等等。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的憲法意識,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教學內容開展討論教學,即: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辯證問題,更全面地掌握憲法知識,升華學生憲法意識的形成。如:在學習公民義務教學內容時,其中涉及到了一個保護國家秘密,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讓學生展開了討論,即:什么是國家秘密,在國企上班掌握了某個技術,告知別人算是泄露國家秘密嗎?一些做保密工作者當遇到自己的朋友時候,不介紹自己真實的工作,對嗎?屬于是對好友的欺騙嗎?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依法辯證,在討論中拓寬自我對憲法的認知和感悟。
總的來說,憲法是立法之首,更是其他一切法律得以有效執(zhí)行的后盾力量。初中道德與法治與憲法內容息息相關,并系統(tǒng)性地展示了憲法內容,作為教師應利用學科的優(yōu)勢,有意識地培育學生憲法意識,推動學生知法、以法約束自我行為。
【參考文獻】
[1] 杜康、李唐、張強. 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N]. 解放軍報,2018-03-13(04).
[2] 鮑盛華、龍軍、張國圣、楊心悅. 增強憲法意識 弘揚憲法精神[N]. 光明日報,2018-03-27(0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