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琪 陳金會 宋玉 鄢雯雯 張?zhí)?/p>
摘 要:文章以六盤水師范學院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大學日語課程學生群體為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其心理現(xiàn)狀,找出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再根據(jù)不同的需求探討與之相對應的教學對策,以期為教學提供參考,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關鍵詞:分層教學;大學日語;心理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H36;G44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8-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2-0038-02
一、大學日語教學現(xiàn)狀
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引進“分層教學”的概念以來,國內各省市陸續(xù)有學校進行分層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六盤水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我?!保┑拇髮W外語課也從2016級學生開始實施分層教學,初步確立以高考外語成績分為依據(jù)的大學英語ABC層和大學日語兩種模式,這種分層體現(xiàn)了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里強調的學生主體地位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校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大學日語課程,從一年級開始共開設4個學期224學時,目前除2019級學生外,其余的2016級、2017級、2018級三個年級學生已完成本課程學習。學生多來自貴州省本地,在英語課程學習上掉隊已久,很難繼續(xù)前行。實行外語分層教學,使這部分群體,重新燃起了語言學習的興趣。
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因為心理、歷史等原因對日語這門語言的學習持有偏見或畏懼。其中日語零起點學生由于主客觀因素大多都會從由好奇心驅使下的主動學習逐漸走向茫然吃力的被動學習。而選擇日語作為高考科目的小部分學生會因為自身的日語基礎較好而覺得課堂缺少一定的挑戰(zhàn)性。所以,我校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大學日語教學給教師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教師既要顧及日語零起點的學生又要做好高中與大學日語課程的銜接。
二、大學日語學生心理現(xiàn)狀
此次問卷調查以2016級至2019級這四個年級學生為對象,總共設置30個問題,圍繞學習動機、學習困難、學習方法以及學生所期待的日語教學模式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并開展數(shù)據(jù)分析,參與問卷調查的有效人數(shù)為216人。
(一)學習動機
在大學日語學習動機中,學習興趣所占比例最高,為50.93%;其次是為了增加語言技能,占47.22%;而為了考研、考級、留學和滿足工作需要等只占少部分。同時有48%的學生表示,選擇何種外語進行學習應該根據(jù)興趣而定;高達92%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增加日語課堂趣味性活動。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日語的一塊敲門磚。
(二)學習困難
學生因興趣而開始大學日語學習,逐漸感到倦怠,通過數(shù)據(jù)整理出其原因主要有三:
1.學習興趣降低
在大學正式學習日語之前,大部分學生對日語都很感興趣,其中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學生高達87.96%。隨著日語學習的不斷深入,因興趣而對日語依舊喜歡的學生只占到了40.74%,而為了掙學分的占到了52.74%,出于考研、語言技能提升需要等其他原因的只占到了8.8%。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而逐漸降低。
2.日語本身的難度
63.89%的學生因為日語本身有難度而不喜歡學日語,其中認為聽力與口語難的學生占到了74.07%,認為語法難的占到了67.13%,認為單詞難的占到了34.26%。
3.學生自身主觀原因
在調查學不好日語的主觀原因中發(fā)現(xiàn),有83.33%的學生認為自己努力程度不夠;65.28%的學生認為自己十分努力,但是學習方法不當;還有42.59%的學生覺得自己缺乏信心。55.5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日語處在較差水平,38.89%的學生認為對日語知識掌握一般,只有5.09%的學生認為自己掌握得較好。
性格方面,近39.81%的學生認為自己介于開朗與內向之間,還有37.96%的學生認為自己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數(shù)據(jù)顯示,在他人面前說日語時,有51.85%的學生有時候會感到羞澀,27.31%的學生表示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不好意思開口,這也直接影響到其聽力和口語水平的提高。
(三)學習方法
1.課下口語練習
近75%的學生認為語言環(huán)境很重要,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提高對日語的敏感度,但是學生并沒有有效利用課余生活時間去營造日語交流氛圍。74.07%的學生只是偶爾和他人用日語調侃一兩句,21.3%的學生甚至從來不會在課下用日語和別人交流,這就喪失了課下日語口語訓練的機會。
2.學習效率
在一節(jié)50分鐘的日語課堂上,只有一半的學生可以集中精力30至40分鐘,還有37.96%的學生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在課堂剛開始的10至20分鐘。因此在課堂上安排趣味性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很有必要的。
3.學習計劃
68.52%的學生只是間歇性地對自己的日語學習做出計劃,做不到長期執(zhí)行和建設;更有21%的學生完全沒有計劃;而有學習計劃的學生比例只占到了9.72%。同時在每天學習日語的時間安排方面,65.28%的學生保持在30分鐘以內,21.76%的學生從不進行課外學習,只有7.87%的學生達到了1—2小時。
4.學習困難解決辦法
在遇到困難時,少部分學生表示一開始就沒信心,選擇放棄;44.44%的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努力,會因效果不太明顯而放棄;只有39.35%的學生對日語學習很堅定,從未放棄,積極向教師、同學尋求幫助或自己上網(wǎng)查閱資料解決。
(四)期待的教學模式
1.期待的課堂
高達92%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增加日語課堂趣味性活動。根據(jù)學生課上注意力的集中時長,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適當?shù)娜の缎曰顒涌梢曰钴S課堂氣氛,不會讓學生長期處于疲憊學習狀態(tài)。輕松的氛圍加上教師的積極引導,可以讓學生愛上日語學習,從而提升其學習效果。
2.期待的老師
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學生更加喜歡幽默且富有親和力和責任感的教師,這樣的教師能夠和學生談笑風生,潤物細無聲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時事或自身經(jīng)歷,讓教學結合生活,使知識通俗易懂;同時多鼓勵學生,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學生也會因為喜歡自己的日語教師從而喜歡日語。
3.期待的考試
72.69%的學生可以接受目前的大學日語期末考試難度,23.15%的學生認為難度很大,只有4.17%的學生認為沒有難度;同時大部分學生希望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為5∶5;關于考試題型,學生最想做的是閱讀題,占到了77.78%,而聽力是學生學習日語的一大障礙,此題型的支持率只有39.35%。
三、教與學的啟示
(一)學生要學會“學日語”
學習日語,用對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極為關鍵。很多學生都有自己學習的小竅門,比如說聯(lián)想方言記發(fā)音、看日語動漫練聽力、結合繁體字記憶日語單詞等,但一部分學生還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如果不去自我領會和感悟,只是機械記憶,并不會有多大的進步,自然也不會產生學習樂趣。
(二)學生要建設心理防線,不被困難嚇倒
學習日語靠的是長期積累,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堅持,持之以恒,同時要保持信心,不斷鼓勵自己,學會積極的心理暗示。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對自己沒有信心,畏懼困難而慢慢放棄,在學習日語的道路上逐漸落后。而學習中的自信感,不僅來源于自己的內心暗示,還來自認真踏實的學習。因為對語言的學習少不了持之以恒的積累,積累得越多就越有利于下一階段的學習,也就越能增加自信心。
(三)教師要自始至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這個年齡階段的大學生本身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接受外界新事物的能力較強。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大學以前沒有對日語進行系統(tǒng)學習,但是通過歌曲、動漫或電影等形式接觸到了日語,并且對日本文化各個方面都具有相當大的興趣,同時調查結果顯示,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日語的主要動力。由此可見,在學生的心目中,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只有真正喜歡,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去學,實現(xiàn)自覺高效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所以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心理尤為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日語學習的興趣。選修大學日語的學生群體專業(yè)不同、性格不同、基礎不同,因此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的時候,要注重班級內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選修大學日語的學生群體動機不同,因此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的時候,要兼顧好群體的普遍性和個體的特殊性,做好語言、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知識的融合。另外,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里強調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大學日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期、不同專業(yè)、不同群體整體布局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或個人、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任務來驅動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才能讓課堂永葆活力。
四、結語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了解到我校大學日語學習群體的所思所想。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不斷學習;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結合學生的心理,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姚艷玲,高榮聰.日語專業(yè)大學生日語學習動機類型及影響因素研究[J]. 東北亞外語研究,2017,5(3):63-68.
[2]高越,劉宏剛.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二語動機調控策略實證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37(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