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浩 霍崢屹 熊 薇 付鳴佳*
([1]江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江西·南昌 330022;[2]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江西·南昌 330022)
雙語教學改革是高校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適應教育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重要舉措。[1][2]自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以來,分子生物學發(fā)展成為生命科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熱點領域,許多新理論和新技術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3]分子生物學課程是高等院校醫(yī)學、農學以及生物學等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4]由于英語是當前分子生物學會議以及研究成果出版等學術交流的主要語種,對其課程教學進行中英雙語教學改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學生接觸學術前沿知識的頻率,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打下基礎。[5]近年來,筆者以2017 和2018 屆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專業(yè)的本科生為對象,對分子生物學課程進行了雙語教學改革探索,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國際化視野,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的目的。
分子生物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不是簡單地將教學課件和語言由中文改為英文,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升級也是改革的核心任務。[6]在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中,我們選用朱玉賢等主編的《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作為核心教材,同時輔以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7th,James D.Watson 等主編)英文原版教材進行授課。教師選編相應的英文教學內容后,以影印資料的形式分發(fā)給學生,學生結合中文教材進行雙語學習。分子生物學課程內容廣泛,專業(yè)知識更新速度快,課程教學內容如DNA的復制、DNA 的損傷與修復,RNA 的轉錄、蛋白質的翻譯等均與當前領域發(fā)展前沿緊密相連。在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整理最新的英文學術成果并納入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能夠接觸到領域研究前沿,從而提高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和學術視野,這是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可將有限的課堂教學擴展到更廣闊的課外內容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思維,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此外,為了便于雙語教學的開展,我們開設了獨立的生物學專業(yè)英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基本英語水平,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分子生物學英文資料的學習難度。
分子生物學課程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教學內容抽象枯燥,總體學習效率不高。[7]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線上英文教學資源,建立重要知識點如染色體的包裝過程、DNA復制,端粒與端粒酶等的可視化教學素材如視頻、圖像以及思維導圖等,通過這些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學課程中的關鍵知識點,同時提升學生學習英文資料的興趣。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大學英語教育比較容易忽視的地方,在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同樣存在這種現(xiàn)象。然而,日趨頻繁的國際化交流卻又對學生的專業(yè)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在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設置學習小組,通過問題討論,模擬學術報告等形式著重加強學生專業(yè)英語交流能力的鍛煉。
為了配合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課程的考核內容和方式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變化才能體現(xiàn)改革的效果。除正常的期末考試外,我們通過額外增設英文專業(yè)單詞以及分子生物學相關英文學術資料閱讀理解等內容的考核,以評估雙語教學改革的效果,考察結果計入期末考試總成績。雖然目前還未能做到利用純英文試卷代替?zhèn)鹘y(tǒng)期末考核,但目前這一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雙語教學改革的成效。在下一步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逐漸過渡到純英文試卷考核,從而充分評估學生對分子生物學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專業(yè)英語的應用能力。
英語是科技交流的主要語種,因此培養(yǎng)具有較強英語應用能力的專業(yè)技術人才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分子生物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不僅是讓學生通過英文教材學習理論知識, 同時也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習英文資料的能力, 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加深他們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將為學生未來職業(yè)和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實施過程中,雙語教學確實為分子生物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同時也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雖然一些學生希望通過雙語教學在學習分子生物學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但許多學生從本質上是抵制利用雙語進行分子生物學課程授課的。部分學生不僅沒有提高專業(yè)英語水平,分子生物學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也受到影響,容易產生學習的挫折感。
學生是雙語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8]我們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基礎英語水平是實施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有意愿出國深造以及考研的學生,其他學生主動學習英文教材的積極性不高,這使得雙語教學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陀^上講雙語教學并不適合每一個學生,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學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克服語言障礙才能理解,對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施行雙語教學反而可能降低學習效率,影響分子生物學課程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通過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盡量因材施教。此外,我們通過設置英文演講、英文專業(yè)知識競賽以及參加外國專家學術報告等活動營造雙語學習的氛圍,努力提高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接受度。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英文特別是專業(yè)英語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除了過硬的專業(yè)理論水平,雙語教學需要教師能夠掌握并且熟練使用分子生物學以及生物學相關專業(yè)英語。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新知識、新概念、新技術和新應用發(fā)展極快,教師需要及時跟蹤領域學術前沿,通過查閱各種英文文獻、出版物,不斷充實教學素材,從而提升雙語課堂的前沿性,增加課堂教學的含金量。對于普通高校,能符合這些要求的雙語教學師資極少,這影響了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的普及和教學質量。[9]因此,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應鼓勵教師通過各種渠道出國進修,學習國外高校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同時鍛煉教師的英文能力。教師應注重課程備課質量,充分利用線上英文教學素材和多媒體手段,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實施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課程初期要積極引導學生調整適應,以免影響專業(yè)知識的學習。
分子生物學是高等院校生物學以及醫(yī)學等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為了適應教育全球化以及滿足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我們在生物學相關專業(yè)的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了雙語教學改革,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開闊學生的專業(yè)視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英文應用能力。然而,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仍存在如學生意愿不高,師資力量不夠等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手段,以期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