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花
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日照 276500
產科是醫(yī)院內的主要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均為女性群體且患者處于妊娠分娩的特殊階段,再加上外界壓力的影響容易在治療期間產生不良情緒,對其順利分娩以及生活質量均產生嚴重影響。同時產科患者的護理工作與其他科室相比有較大差異,在護理期間需要開展科學的臨床護理管理,以進一步提升產科患者的護理質量并改善分娩結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護理工作也在不斷進行著模式化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同時患者對于臨床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應用在臨床護理中有利于更好地滿足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需求,同時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對于提升治療效果及促進預后和康復等均具有重要意[1]。該文以該院2018年1—12月間收治的80 例孕產婦為對象,重點分析在產科護理中在“以人為本”護理管理理念指導下的開展護理服務其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抽取院內產科診治的80 例孕產婦為回顧分析對象,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組,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包括孕產婦 40 例,年齡范圍 21~41 歲,年齡均值(27.5±0.3)歲;初產婦25 例,經(jīng)產婦15 例。對照組:包括孕產婦40例,年齡范圍 20~40 歲,年齡均值(27.4±0.6)歲;初產婦 24例,經(jīng)產婦16 例。兩組對象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孕產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即做好患者的常規(guī)環(huán)境護理、健康宣教以及飲食指導等;而觀察組孕產婦則在“以人為本”護理管理理念指導下開展護理服務,措施如下:①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并善待患者:在人本理念指導下孕產婦治療及護理期間需要充分尊重其隱私,密切關注孕產婦的病情變化及身心健康,注重尊重其人格及尊嚴。在護理過程中給予孕產婦充分的關注及關心,使其能夠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和溫暖,并且護理人員還需提高個人的素質品格,在護理中充分體現(xiàn)對于孕產婦的人文關懷。運用科學的護患溝通技巧及語言溝通技巧,特別是注意在與孕產婦溝通過程中的態(tài)度及語氣,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水平,并在對孕產婦護理期間對其各類疑問給予準確和耐心的解答,以確保孕產婦能夠完全明明為止。②運用微笑服務:在人本理念指導下在孕產婦的護理工作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面帶微笑,特別是要注重個人的儀容和儀表,在工作過程中保持著裝整齊,同時對于頭發(fā)、衣物及鞋帽等進行整理。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保持優(yōu)雅大方的舉止避免拖拉,同時在對患者提供相關護理服務時,通過和藹的態(tài)度和親切的笑容拉近與孕產婦之間的距離,增進孕產婦的親切感及信任感,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護工作,改善孕產婦的依從性,確保臨床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③創(chuàng)建優(yōu)質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舒適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可確保孕產婦維持愉悅的身心狀態(tài),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可在產科走廊或病室內懸掛可愛的嬰幼兒圖片、新生兒護理知識、產后康復知識以及孕產婦保健知識和母乳喂養(yǎng)技巧等相關宣傳性圖片,同時維持病房內的空氣流通和清新。可為孕產婦配備空調、衛(wèi)生間、電視、飲水機等,確保24 h 內充足的熱水供應,并允許其家屬24 h 陪伴,使產婦能夠體會到如家般的感覺,進而幫助其消除妊娠和分娩期間的緊張感和焦慮感。④分娩過程中的人文護理:在孕婦即將分娩時,需要完善好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分娩過程中應用的各類藥品、器械和搶救藥品等,同時密切監(jiān)測孕產婦的血壓、胎心及脈搏等情況。密切觀察其宮縮和宮口的開大情況,還需要對孕產婦進行全程陪護,并給予孕產婦鼓勵、安慰及照顧,幫助其增強自然分娩信心進而縮短產程時間促進其順利分娩。
①利用SAS 焦慮量表和SDS 抑郁量表分別對兩組孕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程度加以評估,兩量表滿分均為60 分,分值越高表示孕產婦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②運用問卷調查法的形式對于兩組孕產婦關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加以調查和評估,主要調查內容包括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責任心、護理管理、護理操作水平、以及院內環(huán)境等幾個維度,0~100 分,其中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 分)、不滿意(<70 分)。
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孕產婦在護理之前SAS、SDS 量表評分均較高(P>0.05);護理后 SAS、SDS 量表評分均較護理前下降(P<0.05),其中觀察組的 SAS、SDS 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各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 SAS、SDS 量表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孕產婦 SAS、SDS 量表評分對比[(±s),分]
組別SAS SDS護理之前 護理之后 護理之前 護理之后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P 值40.62±4.27 41.03±4.32 0.809 0.157 20.07±1.15 31.46±3.08 10.398 0.000 42.33±3.17 41.92±3.26 0.652 0.207 19.82±1.15 30.94±2.76 8.962 0.000
表2 兩組孕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n(%)]
觀察組孕產婦的總體護理滿意度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90.00%,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產科屬于醫(yī)院內的特殊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為孕產婦,在加上女性的思維較為縝密且敏感同時女性患者想法較多,若發(fā)生疼痛或不良事件時容易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進而出現(xiàn)焦慮、抑郁和恐懼等負性情緒,并且孕產婦的負性情緒產生也將影響其睡眠質量、生活質量以及順利分娩等[2-3]。近年來,隨著臨床中醫(yī)學護理的快速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能夠為患者在治療期間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在產科的護理管理中通過運用人性化護理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孕產婦的具體情況及護理需求,為其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能夠更好地提升產科護理質量,促進孕產婦的順利妊娠及分娩[4-5]。在護理過程中,充分給予孕產婦關懷鼓勵和安慰,同時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個人素質水平,從心理、生理、環(huán)境等各個層面給予孕產婦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充分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6]。分析該次研究結果,觀察組孕產婦通過在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開展護理服務,該組孕產婦護理干預后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該組孕產婦對于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也進一步提示在產科的護理過程中,通過開展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能夠進一步提升產科護理服務質量,有助于提升孕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對于促進孕產婦的順利分娩以及提升產科護理質量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在“以人為本”護理管理理念指導下開展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孕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并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