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獻紅
【摘要】眾所周知,學校教育是我國國民綜合素質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基了深厚的基礎。在當前的新形勢下,人們也愈來愈重視學生的文化發(fā)展,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也給出了相應的關注,所以學校對語文教育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即必須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培養(yǎng),重視課內同課外的有效溝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義不容辭,本文就如何有效落實學生課外閱讀教學進行一系列論述。
【關鍵詞】學生;課外閱讀;策略初探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當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重要的一部分,是學生關聯(lián)教材和外界的重要途徑。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其自主閱讀能力,尋找到對自己有效的閱讀方法,并且還將探索到語文世界的奧妙,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此外,課外閱讀作為課本的延伸,既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其學習自律性,還能滿足當代人們對語文的需求。但是不得不說,處于學生這個特殊的階段,他們年齡尚小,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并且加以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自身的課外閱讀效率并不高,這是語文教育者們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濃厚
英國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笨梢哉f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閱讀活動得以進行的基礎,同樣也是閱讀動機中最為活躍的要點,只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提升課外閱讀有效性。但據調查顯示,在實際生活中有大部分的學生對課外閱讀提不起興趣,不能切身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沒有花費過多的課外時間去學習閱讀,而是把時間浪費在娛樂休閑上。他們大多數之所以在課下選擇閱讀,也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家長,為了完成任務而閱讀,而不是由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去進行閱讀,從根本上就不能體會到閱讀的趣味性。
(二)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在二十一世紀的背景下,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以保障,也就愈發(fā)重視素質文化的培養(yǎng)。因此,許多學校為滿足社會需求,增加課程,作業(yè)布置繁雜,家里的父母也給學生安排大量的課外輔導,或者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故學生一天二十四小時里花費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遠遠沒有達到具體標準。另外,我國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分數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標準,甚至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前途的主要依據。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認為一切不能直接提高學生考試結果的行為是不可為的,應為學科教學和成績讓步,所以最終致使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這也是不能有效落實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課外閱讀內容單一
學生在進行圖書選擇時,大部分偏向于自身喜愛的卡通、漫畫類圖書,很少主動去閱讀文學類書籍、有利于提升自身語文教養(yǎng)的圖書,并且不對科普類的書籍加以重視,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積累文化素質和科學知識。閱讀重于形式化的卡通、漫畫,只會利于學生感官能力的提高,而不利于學生識字能力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四)課外閱讀缺乏指導
由于學生存在諸多方面的限制且閱讀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教師或者家長加以指導,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但是基于許多現(xiàn)實因素,如家長的文化程度、考試升學的壓力、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傳統(tǒng)等,進而導致家長不注重課外閱讀指導,指導意識淡薄;教師雖然會關注課外閱讀,但更多是以課本為主,他們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就會出現(xiàn)指導不具體、盲目指導、不建立健全指導反饋機制等問題,因此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難以提升。
二、有效落實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可以叩開課外閱讀的大門,若是想要有效落實課外閱讀教學,首先必須以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圖文并茂的課外書對學生有很強烈的吸引力,他們往往難以抗拒插畫多、具有故事性的課外書的誘惑,所以通過增設合理的故事情境、繪畫情境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三年級課外閱讀中的《可愛的小溪》一文進行指導時,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在清晨里,小溪在微風的吹動下,蕩起層層的魚鱗波紋,溪上還倒映著許多景物,近處有美麗的小花、有綠綠的小草,遠處有高高聳立著的山峰這樣一幅充滿靜謐與詩意的繪畫情境,從而加深他們對可愛的小溪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對小溪的向往,豐富他們的情感,使其更有興致去閱讀這篇文章。
(二)明確閱讀量和閱讀時間
學生大部分是在家里進行課外閱讀活動的,家長對于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與指導對子女的課外閱讀質量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標》的要求來明確學生的閱讀量,其總量必須達到一百四十五萬字,并要合理分配學生的閱讀時間,避免孩子負擔過重,導致學生厭惡課外閱讀,難以取得閱讀成效。此外,教師也不要強制安排閱讀任務,要定期布置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外閱讀,如可一周開展一次閱讀指導課,避免占用學生分配好的其他課程時間。還應嚴選閱讀材料,不要過于娛樂化,最終提高課外閱讀效率。例如在對小學三年級的課外閱讀進行教學時,教師就沒有必要對每篇課文后面延伸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
(三)篩選課外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
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只有優(yōu)質的內容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心智、開闊視野、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選擇不良的書籍則會給學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所以教師和家長應嚴格地為學生篩選課外閱讀內容。要為學生選擇優(yōu)質的閱讀內容,就需要家長、教師兩方面齊心協(xié)力。教師將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往好的方向引導,可以推動他們自覺選擇健康的知識進行閱讀;家長要以身作則,主動帶領孩子在平日里多多選擇健康書籍,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此外,在學校里還可以針對課本學習的需要,讓學生選擇一些可以促進學習的課外讀物。比如小學生在課堂上學了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秋天的雨》一文,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課外閱讀一些與秋天有關的文章,以更好地促進他們積累知識點,使課外閱讀變得更有意義。
(四)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閱讀雖然對學生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對于各方面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學生而言,課外閱讀能否充分發(fā)揮其有效性,最主要的在于教師的指導,所以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例如教師在對小學三年級下冊課外閱讀中的《粽子》一文進行指導時,就可以根據文章提示的“凌晨一時”“此刻”“天泛魚肚白了”等時間變化,引領學生去見證粽子是如何一步步產生的,以便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綜上所述,要想讓課外閱讀這棵大樹枝繁葉茂,就需要教師、家長等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和以人為本的原則,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多讀書、讀優(yōu)質的書,以積淀語感經驗,積累經典的語言材料,最終有效落實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王陽.小學生高年級課外閱讀的問題與對策[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王菲妮.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3]鐘現(xiàn)欣.新舊媒體融合下小學高年段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