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興邦
摘 要:現代數學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因此,在當今歷史條件下,數學作為人類文化積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的內容也將演繹一場由符號與抽象向現實與實踐的轉化。為此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數學知識的現實性與實踐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了擺在我們每個實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筆者以“圓園樂園”這節(jié)實踐活動課中的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案例,簡單談談其間的感觸,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興趣培養(yǎng);源泉
圓是小學六年級中非常重要的幾何圖形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了解圓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我在“圓園樂園”這節(jié)實踐活動課中設計了如下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畫圓不能沒有圓規(guī)?否也
在這節(jié)關于圓的活動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所準備的學具當中有直尺、棉線、鉛筆、紙片,然而單獨卻沒有圓規(guī)。課堂伊始,當老師提出要同學們畫一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有的同學甚至舉手站起來大聲地說:“老師,糟糕!我忘記帶圓規(guī)啦?!薄笆茄剑瑳]有圓規(guī)怎么能畫出圓來?不過大家不要慌,這樣吧,我們4個人一個小組,就利用我們手中的直尺、棉線、鉛筆、紙片,看看我們能不能四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畫出一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來?!崩蠋煄拙浜唵蔚亩撆c鼓勵以后,學生們三四個人為小組,紛紛行動起來。教室里的氣氛也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有的學生還正在為如何下手而愁眉苦臉;有的小組已經為行動的計劃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還有的小組已經開始分工合作:有的在用直尺量棉線的長度;有的學生在用棉線捆住鉛筆;還有的學生在用鉛筆尖往紙條上戳小孔……兩分鐘過去了,動作快的小組已經早早的就對老師報告說:“老師,我們搞定啦!”
后來在學生們的成果交流上,他們在沒有圓規(guī)的條件下,畫圓的方法那簡直就是五花八門、精彩紛呈。A小組的同學在匯報他們的方法中說道:“我們先用棉線捆住兩支鉛筆,使兩支鉛筆之間的距離保持為3厘米,然后固定其中的一支鉛筆,另一支鉛筆繞著它旋轉一周,這樣一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就畫好了”;話剛一說完,另一個小組的代表就迫不及待的站起來說:“老師,我們還有一種方法。直接把鉛筆用棉線捆在直尺的3厘米處,這樣以直尺的起點處為圓心,旋轉一周就行了。”“這種嘛,可以,還有其他的方法嗎?”。不一會班上的小B同學站了起來說道:老師,我的方法連棉線也不要,先把紙片折成紙條,并在紙條上畫上一條3厘米的線段,然后用鉛筆的筆尖把紙條上的線段的兩個端點戳穿,并且用
支鉛筆的筆尖固定其中的一個端點,另一支鉛筆的筆尖帶動著另一個端點,繞著第一個端點旋轉一圈,鉛筆筆尖在紙上畫出的圖形仍然是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此言一出,語驚四座,大家不得不為這位同學的怪招而拍手叫絕。的確,沒有圓規(guī)而畫圓的學習與我們的學生的日常生活太接近了,試想:除了工程師以外,又有哪個人會在身上隨時都揣上一支圓規(guī)呢?然而我們生活當中需要畫圓的時候,又總是那樣的偶然,那樣的頻繁通過這一教學片段的設計,讓學生學會了運用現有知識、條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同時,還讓學生嘗試了創(chuàng)造。
二、如何測量學校到家的距離?車輪就是標尺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學會運用圓的周長的知識,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我在“圓園樂園”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如下一個問題:“如何利用我們所學的圓的知識測量出從學校到自己家的實際距離?”
問題提出以后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想到:自行車的車輪就是一把標尺,只要先量出自行車車輪的直徑,然后算出車輪的周長,最后,再看從學校到家車輪一共轉了
多少圈,問題就迎刃而解。問題至此,似乎應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連我都沒有想過的問題“人騎在自行車上又怎么能夠看清楚自行車的車輪轉了多少圈呢?”時間這個問題成了同學們討論的焦點,課堂在始料未及的狀態(tài)下“冒包”了。有的同學說:“在自行車的車
輪上用紅色的油漆做一個記號……”話還沒有說完,下面有的同學就捧腹大笑起來。又過了一會兒班上的小C同學站起來坦言道:“老師,我有一個辦法,不知道行不行。在自行車的鋼絲上橫著綁一塊金屬片,使自行車的車輪每轉一圈,鋼絲上的金屬片都要和自行車的車叉相碰一次,發(fā)出‘啪的一聲響,最后我們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只需要用耳朵聽響聲的次數,就可以知道學校到家的時候,自行車車輪一共轉了多少圈…”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大。數學課再也不是味同嚼蠟,而是興趣盎然,因為學生在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解決了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品嘗到了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歡樂。
現實與實踐是數學知識在學生頭腦中賴以生存的基礎,現實與實踐是學生創(chuàng)造與興趣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