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科學教育需要遵循兒童愛玩游戲的天性。目前,部分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形式單一,教師對結果的關注多于對過程的關注,忽視了幼兒的天性。游戲化實施策略更適合兒童的科學學習。教師應從創(chuàng)造游戲氛圍,創(chuàng)造實地游戲環(huán)境,進行游戲化教學和加強教師培訓等方面開展幼兒科學教育游戲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72
幼兒的特殊性決定他們參與課堂的更好方式是玩游戲。游戲化課程教學的發(fā)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個性,提高他們在游戲化教學中的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造有趣的游戲情境
為了實現幼兒園教學課程游戲化,教師必須認識到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將游戲作為基本精神融入幼兒園活動中。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樂趣的游戲場景,用游戲化的語言指導幼兒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藝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起草與游戲相關的主題,如“春天來了”,這是接近實際的主題,可以吸引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有趣的場景?!敖裉?,小燕子導游帶領大家在郊區(qū)春游。那么,在你們旅行之前,請想一想我們在春天的曠野里會看到什么?”幼兒園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編織了一個美麗的春天場景,然后再介紹課程的主題。它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的語言描述,但它實現了課程游戲化氛圍的創(chuàng)造,增強了藝術活動的吸引力,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游戲教學是首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認真考慮,在課前做好準備,制訂符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化活動計劃。
二、建立一個兒童游樂區(qū),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幼兒在年齡、認知、意識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特點的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教學,可以促進個體發(fā)展??紤]到小組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嘗試游戲分區(qū)設置,如生活區(qū)、積木區(qū)、閱讀區(qū)、角色扮演區(qū)等。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主題,特殊區(qū)域可以改善幼兒的區(qū)域活動和認知能力。幼兒可以通過在不同游戲區(qū)域內的玩耍受到均衡的鍛煉。例如,幼兒可以學習積木,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在藝術領域畫畫,建立自己的認知能力。幼兒通過游戲可以識別不同的空間,并學習數量、形狀、顏色等基本知識。
幼兒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和自我選擇判斷力,不同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和個性特征使他們在不同的游戲領域有不同的選擇。教師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削弱對幼兒的指導,讓幼兒在喜歡的游戲區(qū)域內自由玩耍。例如,對于積木區(qū)中的幼兒,教師應該讓他們自由地玩耍,自己創(chuàng)造、塑造不同的形狀,激發(fā)和保護幼兒的熱情。不同的游戲區(qū)域有不同的功能,教師需要引導幼兒了解每個游戲區(qū)域并提高他們在該區(qū)域的認知能力。
三、組織戶外活動,激發(fā)幼兒思維
除了課堂教學中有游戲化的需求外,課外活動也是實施游戲教學的廣闊世界。游戲活動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探索戶外,引導他們完成游戲探索過程中的知識積累,實現對幼兒各方面的培養(yǎng)。戶外游戲活動的有效發(fā)展需要幼兒教師進行設計。首先,良好的戶外游戲活動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確保游戲的有效性。其次,必須確保場地到位,并為幼兒提供安全、豐富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可以在操場上自由地玩耍而不會受到傷害。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或公園的分區(qū)設置,鼓勵幼兒在沙地、種植區(qū)和生活區(qū)自由探索。教師還可以尋求周邊的超市、警察局等機構的配合,以實現課外活動的現場遷移,讓幼兒在超市等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獲得真實生動的活動參與體驗。此外,組織戶外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在某些條件下使用教學工具或閑置物品的思考。例如,可以組織兒童在戶外搭建帳篷,引導兒童用磚做爐灶和用樹葉烹飪,還可以引導他們使用舊紙箱制作房屋模型,使用廢棄的紙板制作帽子,廢報紙做裙子,鼓勵他們發(fā)散思維,大膽展示自己的個性。
四、加強幼兒教師培訓,發(fā)揮良好作用
為了實現幼兒教學課程的游戲化,有必要為幼兒園教師提供專業(yè)的培訓和指導。針對幼兒教師在課程游戲教學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促進幼兒教師之間的交流,指出不足,使幼兒課程的游戲化教學更加有效。幼兒教師的培訓側重于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教師必須認識到幼兒課程中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游戲接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必須妥善處理游戲與其他形式的教學組織之間的關系。游戲是輔助課程實施的一種方式,更適合幼兒教育,它與幼兒的生活經歷和發(fā)展目標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教師在制定課程游戲方案時,始終要以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為出發(fā)點,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總之,教師必須明確在游戲化課程中的角色。幼兒自身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游戲的參與仍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必須發(fā)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并從幼兒的角度和位置分析游戲化課程,從而確保游戲與幼兒早期教育的實際情況相符,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李槐青.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7).
[2]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楊琳(1974.12— ),女,甘肅正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健康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