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山 薛耿
摘? 要:體育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能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意志。處于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而且他們對事物的感知以直接視覺、聽覺為主,理解能力較弱,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如果只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過程中體會運動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本文將針對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進行簡單的研究,并提出多種教學策略,以期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體育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c)-0119-02
體育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能使學生增長運動方面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身體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然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與實施,傳統(tǒng)單一化教學模式的弊端越發(fā)凸顯,小學體育課堂枯燥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為體育課堂增添趣味,以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诖耍P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
1? 利用多媒體教學,強化學生記憶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于在給學生講述完體育技能之后,讓學生照葫蘆畫瓢地模仿體育動作,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而新的教學理念提出,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與探索,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可將體育技能動作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增強學生的記憶。除此之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下載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并對其進行分析與引用,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籃球這一課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準確掌握投籃這一技能動作要領,筆者先為學生播放了關于投籃完整動作的視頻,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規(guī)范動作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熱情,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要比傳統(tǒng)的教學更加直觀、形象,且能夠利用多媒體多元化的功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投籃技能。對于一些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可指導學生自行到網上搜索關于籃球的視頻,幫助學生對籃球知識的進一步學習與掌握,進而擴大學生的籃球知識面,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
2? 運用合作游戲,促進積極參與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課堂合作游戲,為課堂增添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趣味性的體育合作游戲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滿足他們學習需求的同時,能提高他們的體育意識。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充分利用教學器材,以及運用不同類型的體育動作或活動項目,刺激學生的感官意識,進而促使終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例如,在跑步訓練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跑步訓練,每5個人一組,分別站在2根竹竿的中間,然后用2個手握住面前的竹竿;前4個人面向前方,第5個人背對站立,聽教師的口令,當教師發(fā)出口令之后大家一起向前跑,看哪個組先跑到終點,其中隊伍整齊不散的為勝利組。又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團隊游戲“螞蟻搬家”比賽,將學生分成每6人一隊,比賽規(guī)則是讓每隊中的2個人為1組,分成3組,2個學生用身體夾球,同時不能用手觸碰球,最后看哪個組最先完成任務為勝利。在游戲中教師要強調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性,有違反規(guī)則者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此外,游戲中需要同伴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學生為了團隊榮譽,為了取得勝利,都努力按規(guī)則,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這樣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由此可見,這樣有趣的合作體育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目的。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中,要注意學生的安全,若有摔倒、掉桿的情況一定要馬上停下,不得向前跑動,等隊伍整理好才能繼續(xù)游戲。所以,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采取教學手段,以引導學生正向發(fā)展為目標,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3? 采取生活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體育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任何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都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利用生活實踐體驗,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可滿足小學生對學習的多元化需求,讓學生通過體驗現(xiàn)實生活,感受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與堅持體育鍛煉。利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體育知識,發(fā)展體育技能,促進學生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與此同時,構建生活化的體育課堂,需要遵循以教學內容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習水平,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有效地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從而引導學生完成課堂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體育課堂上,為了增強學生左右滾動、圖案神滾翻、連續(xù)滾翻等技能,筆者將體育技能的鍛煉融入到緊急的火災情境中,組織學生進行15m迎面匍匐前進接力,并教給學生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應對;學生們有著極高的參與熱情,并積極參與其中,在鍛煉的同時,感受著火災情境的危急,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在火災中自救、逃生的技能,也讓學生完成了課堂任務的,同時強化了學生的安全意識。由此可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將體育技能與生活元素進行深入融合,在充分體現(xiàn)體育技能的同時,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從而感受體育學習的重要意義。
4? 開展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每個小學生都具有獨特的個性,他們在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方面都有所差異,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整齊劃一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為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體育訓練課中,教師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設計一些不同層次的體育訓練游戲,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在符合自己能力標準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fā)展,同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難易不同的訓練方法:首先,正常前滾翻;其次,斜坡前滾翻,后腦勺接觸墊子,團身并起立;再次,遠度限制前滾翻,限制一定的距離,學生在滾翻的過程中,兩腿不要分開,進行完整滾翻;最后,寬度限制前滾翻,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寬度距離中,完成連續(xù)性的滾翻動作。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體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通過設計這樣的教學形式,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收獲成功的喜悅,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順利地完成學習內容。
總而言之,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優(yōu)化小學體育課堂是新課改形勢下的必然需求,要求教師積極投身于體育教學改革中,在重視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達到更高的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肖亞芳.低年級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209.
[2] 李慧.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7):209.
[3] 柳志財.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學周刊,2014(9):132.
[4] 周建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方法探析[J].才智,2012(3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