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霞
摘 要: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永恒不變的主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穩(wěn)健提升與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各階段的教育事業(yè)也逐漸暴露了不足,尤其是中職學校的教育現狀令人較為擔憂。在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活動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未能良好培養(yǎng)符合現代社會市場需求人才。因此,筆者將淺談項目教學法在其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應用電子技術 中職學校 教學方法
一、項目教學的定義及其核心概述
顧名思義,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活動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的教學方式,尤其適合中職學校各專業(yè)的教學。另外,項目教學法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后來盛行于德國,倡導將傳統的學科教學知識或體系拆分為具體的、細微的知識點并將其轉化為不同的小型的教學項目使教師圍繞教學組織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從而達到促使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過程的目的。[1]
除此之外,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擁有極高的追求,力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達到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項目教學法中,其教學目標并非使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于引導下達到問題最終結果的獲得或事使教師將專業(yè)學科的知識體系完整的傳授給學生,而是希望通過將知識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并在不同模塊下根據不同知識的關聯列舉不同的小任務,從而使學生通過解決任務給出的問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與領會,明白其知識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從而使中職學校的專業(yè)學科教學真正達到教學、學習、實踐三者的完美融合。筆者認為,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中專應用電子技術的專業(yè)教學中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其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嚴重脫節(jié)的問題,幫助教師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2]
二、如何在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中有效的應用項目教學法
由上文的論述可知,從理論的角度看來,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應用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打破傳統中職學校專業(yè)教學的僵局,促進其教學效率的提升。為了使項目教學法在教學實際中得到進一步的應用,筆者將在下文論述教師應當完善的工作內容。[3]
1.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角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模擬電子技術的學習是應用電子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情況下是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模擬實驗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知識的延伸,由此可見,教師在模擬實驗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通過應用項目教學法,教師不再是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主體,不再沿用傳統的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實現身份的轉變成為指導者進行輔助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有效的活躍學生思維,促使其獨立思考。因此,教師應當在模擬電子技術的教學活動中積極轉變角色,將自身定義為指導者,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且,教師應當在進行某項具體的項目實驗前認真研習相關的材料內容,豐富自身的教學知識,從而在教學活動中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2.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永遠是專業(yè)課知識學習強調的問題之一,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有活躍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不斷的探索知識、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理,電子技術模擬知識的學習也毫不例外。因此,教師應當依據教學內容特點及其教學知識的重難點積極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最終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師應當明確的一點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時應當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選擇具有生活氣息的相關材料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應用電子技術的實用性與真實性,促使學生產生共鳴,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3.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的良性互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沉浸式學習模式的開啟、教師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為了在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中有效應用項目教學法,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保持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獲得學生的信任,構建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消除學生焦慮、緊張的心理,促進輕松、愉悅課堂教學氛圍的產生。通過以上方式,教師就可以較為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摒棄“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實行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增強學生的自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應用電子技術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自主探究,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師應當積極進行反思與總結,科學調整教學方案
教學方案并非永恒不變的,教師應當跳脫思維的怪圈,依據教學實況靈活的調整教學計劃,從而使教學方案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達到此理想狀態(tài),教師應當積極進行反思與總結,尋找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知識間的不同聯系,從而使知識完美地融入已構建的知識體系之中。在具體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應用中,教師應當在學生進行實驗教學之后認真反思自身的實驗設計思路及引導步驟是否存在著不足,并對其進行科學的調整,從而使教學方案更加趨向合理化、人本化。
結語
綜上所述,從理論的角度對項目教學法進行分析可發(fā)現其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與生動性,尤其適用于中職學校的專業(yè)課教學,可以在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其科學內涵,熟練掌握其具體要求,從而在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中更加高效的對其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程院蓮,詹錦鋒.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五年一貫制”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38).
[2]王海燕.基于能力導向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南方農機,2017,48(22).
[3]杜玉紅,郭建勤,王芳.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