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黎琴
【摘要】漢語拼音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它為識字教學、學生閱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特別是對學生學好普通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后的首要學習任務,剛走進校門的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對枯燥無味的拼音興趣不濃。因此,老師教學形式切不可單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和興趣,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動靜結合,松緊有度,這樣才能提高拼音教學效率。
【關鍵詞】漢語拼音;讀兒歌;樂想象;編故事;多運用;激發(fā)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漢語拼音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它為識字教學、學生閱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特別是對學生學好普通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后的首要學習任務,剛走進校門的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對枯燥無味的拼音興趣不濃。因此,老師教學形式切不可單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和興趣,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動靜結合,松緊有度,這樣才能提高拼音教學效率。
記得以前教學拼音時,都是老師領著學生讀,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得無趣、枯燥無味,課堂上學生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很容易走神兒,學習效果當然不會好。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空間,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重點創(chuàng)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樂于學,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如何讓興趣成為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和諧音符,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我根據(jù)自己21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讀兒歌
剛入學的兒童,天性就是愛唱愛跳,于是我在教學每一課漢語拼音時,都會用兒歌幫助學生與拼音寶寶成為最好的朋友。如在教學a o e時,我將a o e的發(fā)音方法編成兒歌,然后帶著學生唱“張大嘴巴a a a,公雞打鳴o o o,嘴巴扁扁e e e”。教學聲母時,每一個聲母都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收聽廣播b b b,媽媽潑水p p p,兩個門洞m m m,拐棍f f f,小9加彎g g g,椅子h h h……”在教學拼音的四聲時,我也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四聲,引導學生讀時,師生配上手勢:一聲平,二聲陽,三聲拐彎,四聲降。給韻母標調(diào)時,我告訴學生,聲調(diào)就像韻母寶寶的帽子,帽子可不能亂戴,戴錯了帽子,韻母寶寶可不高興了,所以我運用兒歌教學:有a在給a戴,沒地找o、e,i u并列標在后。一首首經(jīng)典的拼音兒歌朗朗上口,充滿童趣,不僅形象生動,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拼音的讀寫以及相關的拼音法則。
二、樂想象
一年級拼音教學時間長,要將近兩個月,教著教著老師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年級小朋友學拼音,學得快,忘得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發(fā)揮想象,想辦法識記拼音,這樣才能記得牢固。例如,在教單韻母“q”時,我會詢問學生:“你們發(fā)現(xiàn)‘q像什么呀?”有的說像氣球,有的說像數(shù)學里面的9,也有的說像棒棒糖……課堂上同學們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想象之門由此被打開,學生很快樂,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拼音教學中,學生樂想象,暢所欲言,紛紛說出了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把單調(diào)的拼音字母與實際生活中他們看到的事物結合起來,他們都會牢牢記住了這些拼音寶寶的長相。
三、編故事
聽故事是兒童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事。于是,我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抓住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我會把每一篇課文插圖編成趣味故事,把所學知識融入故事中,讓學生在關注故事內(nèi)容和故事人物形象中獲得所學的新知識。情境再現(xiàn):在教學j q x與ü相拼這一課時,我編了這樣一個故事:親愛的同學們,今天,老師繼續(xù)帶你們?nèi)テ匆敉鯂瓮?,這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王國。我們要跟隨一位小導游去旅行,讓我們和她打個招呼吧。嗨,小ü,你好,我們今天想跟著你,到聲母小鎮(zhèn)去看看。
跟著小ü來到聲母小鎮(zhèn),小ü看到了一只老母雞在捉蝴蝶,母雞的雞的讀音與聲母朋友j的讀音相同,跟著老師讀雞捉蝴蝶j j j;小ü又看到了這么多漂亮的氣球,氣球的氣的讀音與聲母朋友q的讀音相同,跟著老師讀氣球拖線q q q,左上半圓q q q;看看導游小ü多么熱情,給我們準備了大西瓜,西瓜的西的讀音與聲母朋友x的讀音相同,跟著老師讀刀切西瓜x x x,像個大叉x x x;這三個聲母的名字可好聽了,發(fā)音又輕又短,愿意試一試嗎?同學們就讓我們和這三位聲母朋友熱情地打個招呼吧,j q x。導游小ü認識了三位新朋友j q x,高興極了,趕忙伸出手,可是轉念一想:不行,我戴著帽子、墨鏡和別人握手是不禮貌的。于是,小ü趕忙摘下帽子和墨鏡,它先和j握手,再和q握手,最后和x握手,就這樣他們就組成了新的音節(jié),先聽老師讀,再跟著老師一起讀。
親愛的同學們,j q x和ü在一起組成的音節(jié),跟以往的音節(jié)組合起來寫法相同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當j q x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這可是拼音王國里面重要的拼讀規(guī)則,出示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 q x就脫帽。讓故事貫穿整節(jié)課,學生收獲頗豐,比老師枯燥無味的講解更加記憶深刻。
四、多運用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在學校學習拼音,到底有什么用處,他們是不清楚的,這時就需要老師的適時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拼音的用處很大。因此,我把拼音教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拼音教學常態(tài)化。如:在學校,讓學生用拼音寫出自己的名字或同學、家人的名字,把自己的學習用品和教室里的用品用拼音標出;在家里,我鼓勵學生在家中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貼上拼音標簽。我讓學生回家找一找,報紙上、家里的各種電器上以及其他地方有沒有拼音,如果有,找出來讀一讀,然后匯報給家長。還可以將家里的蔬菜、水果、書籍等寫上拼音,貼在相應的物品上。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拼音的良好環(huán)境,使學生覺得拼音無處不在,并且用處很大。等所有的拼音學完后,我會讓學生每天用拼音寫一句話或幾句話,這樣既鞏固了拼音,又為學生的說話寫話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求得新知,這樣的課堂才能成為孩子的“美餐”。
參考文獻
[1]孟容宇.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研究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7(1).
[2]殷文靜.巧編兒歌助學四聲[J].小學語文教師,2018(11).
[3]孫彥芬.淺談提高小學拼音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