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追求個性時尚的今天,不少青少年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盲目追星跟風,追求外在的自我形象,缺少內(nèi)心的靈魂的塑造,甚至把不少錯誤的東西當做個性來追求,以至于誤入歧途,害人害己。我們作為教師與家長應該做的不只是片面的打擊與冷落,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之,成為一位身心健康的好學生好孩子。
關鍵詞:人生觀;價值觀;叛逆;心里健康
一 滋事的學生對于自身的認識
這部分學生往往是個性外向而且張揚的學生,他們愛表現(xiàn)自己,而學習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有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為了急功近利,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令老師頭疼的事,打架、惹是非、起哄、給別人起綽號等。這些學生往往都是聰明的,那些真正智力有問題的學生大多是默默無聞的且不知道展現(xiàn)自己的。這是老師應當怎么辦呢?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與引導顯得格外的重要,因為這些學生是聰明的。正處于青春的叛逆時期,其實是個性開始與形成的時期,他們有活力、愛表現(xiàn)。正如蓄勢待發(fā)的弓箭,如果沒有正確的目標引導,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教師要跟他們多談心,不要生硬地批評指責,因為犯錯誤是上帝給孩子的權利,他們還沒有正確地認識人生價值以及世界,往往把隨手打人或罵人、惡作劇當作是很正常的事。有一個學生就把踢翻女生的臉盆當作是一件開玩笑的小事,而沒有意識到是不良行為習慣。所以教師的責任是通過談心交流,讓他們明白是非、人生的價值所在,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表現(xiàn)在“恰當”地方,而不是把“犯錯誤”當成表現(xiàn)自己個性的手段。
二 老師對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應多于關注
性格內(nèi)向孤僻的學生,往往是被老師忽視的對象。這部分學生數(shù)量不多,由于比較遵守紀律往往成為老師忽視的對象,較少被關注,其實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大多數(shù)外在表現(xiàn)與內(nèi)心世界反差很大,他們有著更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和活躍的思維,渴求得到贊賞和關注,卻又往往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形成極大的心理反差。這是由于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太多的勇氣去表現(xiàn)自己,或者是對一些現(xiàn)象或自己的愿望選擇了沉默。這應該與在幼兒時期與父母的教育不當,或缺少交流有關。如果長時間的壓抑得不到釋放,有少數(shù)同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與同學大打出手或與老師激烈對抗,出現(xiàn)一些過激反應,這也許就是“在沉默中爆發(fā)”吧。
所以教師的任務是多關注這些學生,盡可能抽些時間與他們談心,給他們鼓勁,及時表揚他們的閃光點,幫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在你期許的目光中,這些學生很快就會有好的表現(xiàn)。
三 家長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對于一些“我行我素”,犯了錯誤不知悔改,屢屢犯錯的問題生,老師稱之為“油鹽不浸”。
這樣的學生雖然只是少數(shù),卻是潛在的“危險品”,所以教師、家長要有正確的認識。首先,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孩子的一言一行、品德習慣的塑造,是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中一點一點形成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是學校教育無法代替的。比如,同樣在一個班級,一所學校,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施教,為什么會有千差萬別,有的品學兼優(yōu),有的打架斗毆,這些差別的背后,往往都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我們常說,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有問題家長的存在。有些家長自身的品行存在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孩子,所以在學校教育中,老師費很大的勁也常感到回天無力。當然,也有極個別是受了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我們常??吹接行┘议L忙于各種事務、無心對孩子耐心教育,未能經(jīng)常性地與孩子進行情感的溝通,孩子長期得不到賞識與情感的補償,漸漸地他們與家長的隔閡越來越嚴重,情感溝通的大門關上了,孩子往往形成較為嚴重的閉鎖心理,以自己的行為方式來解決學習與各種問題,雖有自立意識與能力,但他們畢竟是孩子,是非觀念難免分辨不清,往往表現(xiàn)出不恰當?shù)膯栴}處理方式,做一些令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事。也有些家長存在家庭暴力,粗暴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動輒打罵,小小的心靈怎堪強風暴雨的摧折,于是產(chǎn)生了自卑、自罪感,與父母、老師的溝通漸漸少了,還有個別同學因此滋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于是又惹出許多的是非,久而久之,便特立獨行了。其次是老師不恰當?shù)慕逃绞皆斐傻?。有時老師會對他們指責過多、批評過多,在批評教育的同時沒有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于是他們產(chǎn)生極大的對抗情緒,也因此失去了進取的信心與勇氣,對生活及學習變得冷漠與暗淡,更是將老師的話但耳旁風,我行我素了。
所以,針對這樣的問題先要與家庭保持良好的溝通,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轉(zhuǎn)變對孩子教育的觀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產(chǎn)生教育的有效合力。二是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打開那扇封閉的心靈的大門,用父愛母愛的故事引導他們重新認識父母之心,體會父母之愛,用愛的力量感召他們,回歸本性,并適時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讓他們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看到勝利的希望,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 對于孩子多一些關愛
(一)對于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再婚家庭的學生教育應持謹慎的態(tài)度,往往這部分學生往往或多或少有人格與心理方面的障礙,多具有雙重性格。在很多事上非常敏感,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尊的一面,但在人際交往等方面,由于得不到完整的親情,又表現(xiàn)出自卑的一面,覺得低人一等,自慚形穢。于是,這部分學生往往自卑和自尊交替呈現(xiàn),情緒波動較大,但表面上表現(xiàn)得沉靜如水。所以教師要多關注他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對人生的看法,用老師的愛撫平他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幫助他們正視人生的坎坷與困境,正視挫折,塑造自立自強的人生品格。
(二)留守少年兒童應當成為農(nóng)村教育的關注點
現(xiàn)在許多農(nóng)村家庭,很多父母外出務工,于是一個新的受教育團體——留守少年兒童誕生了,這些學生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不能及時得到父愛母愛的呵護與幫助,在心理上多少產(chǎn)生畸形與障礙,表現(xiàn)為對人與事物的冷漠,缺乏少兒應有的活潑與熱情。這就要求????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多付出一份關愛與安慰,從心理上對他們進行糾偏。
結(jié)語:
對與老師與家長眼中的問題學生多一些信心和耐心,用愛心去點燃他們的個性,用智慧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愿在每一位可愛的孩子臉上都洋溢著自信與快樂的笑容健康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宋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9(07):7-8.
[2] 滕春明.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疏解學生叛逆心理[J].教書育人,2018(31):37.
[3] 李萬飛.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J].基礎教壇,2019(23):77-78.
[4] 陰俊娥.心與愛的融合——淺談對留守兒童的教育[J].黑河教育,2019(08):4-5.
作者簡介:王玉軍(1972.1-)男,山東泰安人,中學一級教師,學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