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國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理論對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實現學生素質與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理論,我們只有將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生能力,這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開展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促進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夠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方法;探討
小學數學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有必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讓學生擺脫定勢思維的束縛,釋放并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核心素養(yǎng)具有穩(wěn)定、開放、發(fā)展的特性,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在結構與教學理念上都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的數學教學必須以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為指導,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僅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并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核心素養(yǎng),就是將數學課堂與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目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數學教學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和認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依然充斥著課堂,教師依然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主體”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依然被教師使用。學生的思維被束縛而無法有效發(fā)揮,更談不上獨立思考,甚至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給學生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途徑
1.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對小學生來說比較難。小學生不愿意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展開溝通,充分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這樣有助于教師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需要展開教學。小學生對每一個新鮮事物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教師只要引入有趣的情境就會直接調動起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的注意力。教師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想象力,把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把學生帶進數學的世界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學會使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分數”這一部分內容時,由于分數這部分知識所涉及的分數的表達形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因此在理解時就會出現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促進學生對分數知識及分數表達形式的理解,如一名學生買了一塊餅干,這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塊圓形的餅干形狀,并告訴學生這個圓就代表總量1,然后教師對這個“圓”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割,如先分割出兩半,表示1/2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將復雜的分數問題轉變成了一個直觀、簡單的圖形分割問題,學生在分割的過程中就能夠加深對分數知識的理解及表達形式的掌握,進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
2.注重良好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在當前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的今天,教師不光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高漲,更要重視數學學習能否給學生帶來真實的體驗,從而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數學學習,而學習興趣的提高是促進小學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法,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樂學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光要創(chuàng)設情境,還要在引導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了解這些知識的應用背景。
例如,在講授“質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布置一次課外實踐的作業(yè),如“今天我來買菜”的活動;讓學生在買菜的過程中看一看,稱一稱,估一估所買瓜果、蔬菜的重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數感。為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數學知識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擴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3.注重多媒體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不應該只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但也絕不是學生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師生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交流合作與溝通、知識信息交換與轉化的載體,一旦互動失衡,就會造成知識與信息交換的障礙,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低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并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如微課、電子白板等,這樣既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可控性,在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教師的數學教學變得“收、放”自如,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慶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57.
[2]陳麗利.小學分數教學中的數學基本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翟麗麗.小學數學教學方法[A]. 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年4月教育導刊論文匯編[C].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1.
[4]曾素華.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心得[A]. 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年2月教育導刊論文匯編[C].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