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目前,閱讀和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兩個任務,同時識字又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因此,識字是十分重要的。隨文識字教學法的實施,有效解決了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的問題,一邊學文一邊識字,有效提升學生識字的效率,使教學成果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應用
隨文識字詣在指老師在授課的同時引導學生識字,把識字的任務貫通到整個堂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里認識更多的字。根據(jù)文本的內(nèi)容,把字的音形義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通過隨文識字,學生可以增強字詞在大腦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提高識字的效率。
一、圈點勾畫,培養(yǎng)學生識字認知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識字的學習方案,這樣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字詞,提高識字的效率。隨文識字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識字的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在閱讀里識字。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 思維發(fā)展比較緩慢,只有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可以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識字中,同時還能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學生閱讀文章時,難免遇到部分生詞,這時老師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將字詞畫出來,為以后的學習做基礎。教師在圈畫出生字之后,需對其常用的識字方式進行講解,其識字方式運用如:加減筆畫法、筆順筆畫記憶法、猜字謎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結(jié)構記憶法等。學生對這些方法有效的掌握,能讓學生通過討論學習、自主學生等形式對生字進行認識。
例如:老師在教授《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文中的生字“鎧”“炸”“曬”等,其偏旁與字義有著較大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可以圈畫出來教授給學生如何有結(jié)構記憶的方式來學習這些生字,并對其字義進行理解。再比如說,曬、鎧、紛、洼、豌、莢、薄、啥等生字,則可以讓學生通過形聲規(guī)律對這些生字進行掌握,讓學生不僅能對其讀音進行掌握,對其字義進行理解,同時還能掌握識字的方法,讓學生識字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里,老師要讓學生主動找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做整理,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有關的認知,牢牢掌握生字詞的結(jié)構、書寫、讀音等,從而為以后的閱讀奠定基礎。
二、通過圖片,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漢字的結(jié)構有一定規(guī)律,可是這些規(guī)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枯燥無味的。所以,老師在“隨文識字”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向?qū)W生展示漢字,讓學生體驗漢字的有趣性。例如我在講解“山”“田”“耳”這些象形字的時候,同時,利用多媒體下載3個有關實物的圖片向?qū)W生展示,學生在這時便可以直觀的看出漢字的構造特點。(1)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理解“字”的意義。面對比較復雜的生字時,老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文字的結(jié)構和意義。就“寒”字來說,在課堂里向?qū)W生描述了一個有關“寒”字的故事,每到冬季,人們因為寒冷蜷縮在房子里,由于周圍的墻壁將寒風遮住,可是地面上還是很冷很,人們便在地上也放了很厚的草墊子,這樣便不會感到寒冷。通過貼近生活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生字詞的環(huán)境,降低學生在記憶與理解上的困難。遇到“寒”,學生便能夠想到有關偏旁的意義,自然而然地掌握字的含義和其應用的方法。(2)整理漢字,指導學生找到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在“隨文識字”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引領學生獨自尋找漢字的規(guī)律。比如:在教授形聲字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形聲字的構字原理,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形聲字的組成是由聲旁和形旁組成的。如“口”字為形旁的所組成的形聲字“響、唱、聽、吃、叫”等,這些字其規(guī)律都是與嘴巴有關。再如,形旁不同但聲旁相同的結(jié)構,則能構成較多聲音相近或相同,但是意義不同的生字,如聲旁為“青”的“請、晴、情、清”等形成字,其讀音都為“qing”。形聲字最大的規(guī)律就是其形旁、聲旁大部份都是由獨立的字全成。通過有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中觸類旁通,減少學習困難度。
三、與生活聯(lián)系,進行游戲隨文識字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可以正確應用多種方式,和生活聯(lián)系,進行游戲,引發(fā)學生關于識字的興趣,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
例如,在對《坐井觀天》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課文中的“渴”“喝”二字學生容易造成混淆,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向?qū)W生提出問題:“為什么你們會有口渴的情況呢?”,有的學生答到:“因為身體中水份不足,缺水了,所以口渴?!?,有的說“因為水喝的不夠多,所以就會口渴?!痹趯W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引出因為有“氵”所以是“渴”。接下再教師再提問:“那么大家大家口渴了,喝水要用什么喝呢?”,學生紛紛回答“用口來喝”,于是教師引出用“口”喝水所以“喝”字為口字旁。與此同時,通過直觀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游戲,例如“貼標簽”、“猜字謎”等,提升識字的興趣。比如,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依據(jù),為學生找出合適的字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完成一段時間以后,老師可以把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卡片、文具、水果、餐具等展示給學生,并將卡片的順序打亂,讓學生把卡片和食物配對。在配對成功以后,老師可以讓同學進行打分,使每位學生對字詞的理解更牢固,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字詞的應用能力。
四、結(jié)語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同時對世界的認知力有限。對于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特點為基礎,找出適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將隨文識字教學融入到所有教學方式中,提升學生對字詞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莊柵.淺談趣味識字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05).
[2]唐文月.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芻探[J].成才之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