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受重視程度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研究成效低下以及教學保障不力等方面,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重點要強化思想教育,多渠道提升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扎實開展教科研工作以及推動校本課程建設等,有力突破體育教學困境。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困境;突破研究
在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經常會面臨教學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既和廣大師生主觀因素有關,也和投入不足、教改乏力等方面有關。要想突破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必須深入分析困境表現及成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破解。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 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面臨困境簡析
在初中階段學校,體育等學科在一些教師的眼里屬于二等學科,學校管理層重視程度也不足,導致教學工作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 師生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強大壓力,在一些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只有語數外等應試學科才是重頭戲,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屬于二類學科,在思想上就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無論是在教學計劃編排,還是教學活動組織以及相應的考試考查中,存在著投入時間、精力不足的問題。
(二) 專職體育師資力量欠缺
根據某地2018年底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所在轄區(qū)初中學校完全配齊配足專職體育教師的比例不足30%。80%的學校在體育師資力量配備方面,兼職師資數量超過專職師資,一些畢業(yè)于體育院校、具有較強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師數量嚴重匱乏。
(三) 體育教學條件保障缺位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教育投入的持續(xù)加大,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相繼引入教學,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對于體育學科而言,體育場地、相關配套設施以及體育器材等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有的學校體育教學器材數量偏少,或是體育設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也有的學校在體育訓練的所需的標準場館建設一直是短板。
(四) 體育教學內容局限教材
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有些教師完全就教材講教材,教材中描述哪些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就是這些有限的信息,沒有能夠充分的補充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學習的內容與自身的興趣愛好、探究欲一致。在教學時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以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無法發(fā)揮充足的作用。
(五) 教育教學研究流于形式
在許多初中學校的體育教研組工作計劃中,安排得井井有條,教研活動數量充足,內容豐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體育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明顯弱于其他學科,對體育教學中經驗成果的提煉與推廣,對一些先進模式的運用與嘗試等等,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是停留于讀一讀教學文章、上幾節(jié)公開課這樣的形式,缺少對體育教學的有力支撐。
二、 針對施策,采取有力舉措突破教學困境
針對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廣大教師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有力推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體育教學不再單調乏味,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成效提升。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結合自身教學體會、經驗,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開展了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對推動教學困境破解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一) 強化思想教育,充分認識體育學科重要意義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與常識傳授以及動作技能的訓練之外,還要重視思想教育,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重要性以及體育學科的重要位置,具有更加清楚和清晰的認識。首先,教師應當站在全民健身的角度,和學生一起分析體育學科具有什么樣的地位。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是為了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夠有健康的身體,無論是體育鍛煉的習慣、技巧,還是意識的培養(yǎng),都顯得至關重要,讓學生從全民族發(fā)展的角度看待為何要學好體育。其次,要從學生關注的公民體質方面入手,讓學生對體育學科所承擔的重要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當前公民體質某些指標長期處于低位徘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少鍛煉,沒有能夠在體育學習與訓練中培養(yǎng)良好的鍛煉習慣。另外,要讓學生明白體育學科的學習,對自身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 外招內培結合,配足體育教學所需師資力量
一所初中學校要想有效突破體育教學困境,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的因素。當前,許多學校在體育師資配備方面,不僅專業(yè)化程度不高,而且數量偏低,與破解體育教學困境的要求不相吻合。對此,筆者認為應當采取三條路徑,有效破解學校專職師資力量不足和能力低下的問題。首先,每年教育、財政、人社、編制等部門聯合開展的校園招聘、事業(yè)單位招聘等活動中,要有意識地增加體育學科的崗位設置,分年度逐步招錄一批專職體育教師。他們都是來自體育院?;蛘邘煼对盒5捏w育專業(yè),以他們?yōu)辇堫^帶動整個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其次,可以推動區(qū)域內優(yōu)勢共補、資源整合,以重點校為抓手帶動和輻射周邊初中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升。較為恰當的是,一個區(qū)域確定幾個中心校和龍頭校,然后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劃分為幾個教育集團。在集團范圍內,龍頭校、中心校安排優(yōu)秀體育教師,到薄弱學校進行傳經送寶、親自示范以及采取一體化教科研的方式,打造更加具有針對性效果的體育教學研究體系,鍛造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學隊伍。另外,在初中學校還要強化校內的新舊結對培養(yǎng)。培養(yǎng)一名熟練的體育教師,需要有時間也需要有精力。在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們既要大力引進優(yōu)秀人才,也要注重內部發(fā)掘和培養(yǎng)。因為選配數量有編制總額的限制,而在校內現有體育教師中進行傳幫帶,提升專職和兼職體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特別要重視在本校開展一系列崗位練兵活動,讓這些師資力量就地得到成長,滿足體育教學工作需求。
(三) 想方設法籌措,逐步改善體育教學硬件設施
現在雖然各學校加大了體育等學科的投入,但是因為體育教學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涉及許多體育教材的設置、更新、保養(yǎng)以及專門體育場館的建設,所以在現有教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的背景下,體育教學硬件設施完全配齊配到位還有一定的難度。筆者認為,首先,要加大工作對接力度。和財政、教育預算編制部門進行溝通,在預算安排時適當予以傾斜,爭取盡可能多的教育建設資金。其次,因為體育教學設施所需資金量較大,作為學校管理層,應當積極向省市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實行定點項目補助和建設。另外,學校還應當在施教區(qū)內動員學業(yè)有成人士對體育教學設施進行贊助與扶持,以這樣的多元化渠道,保證體育教學中各種場地器材、設備符合要求。
(四) 編輯校本課程,突破體育教材編輯篇幅限制
眾所周知,體育教材由于受到編輯篇幅的影響,很多信息無法融入進去,學生的一些個性化需求也沒有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對于這樣的狀況,可以通過校本課程建設的方法予以完善。筆者積極參與和支持學校校本課程建設,在體育版塊中提出自己的觀點,還提供了許多素材與資料。在校本課程運用中,筆者主要強化了兩個方面的內容補充。首先,對學生強化了營養(yǎng)學知識的補充,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飲食結構是科學合理的,哪些食品應當控制攝入,包括一日三餐如何安排、種類數量以及分別有哪些注意點等等。這樣的內容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班級有些小胖墩就是營養(yǎng)過剩造成的,他們平時的飲食結構不盡合理。現在經過認真的講解和傳授,他們對均衡營養(yǎng)、科學膳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次,要強化學生健身、防衛(wèi)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安排。初中生進入了青春期,他們對自身形象格外注重,有些學生體型偏胖或者達不到自己滿意的標準,往往出現自卑等負面情緒。在這一方面,校本課程可以提供健身塑身等方面的指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做健美操,制定個人鍛煉計劃,針對某一環(huán)節(jié)、某一部位進行運動。在校本課程建設中,還要重視防衛(wèi)技能的訓練。社會治安形勢冷熱不均,在體育教學中增加一些自我防衛(wèi)的動作技巧訓練,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五) 立足教學實際,積極探索針對有效教學模式
初中體育教學一定要走出單純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聽講模仿的尷尬境地,要注重學生自主意識的滿足,保護他們在體育學習中積極性和參與愿望。同時,要強化體育教學趣味性改造,讓教學活動更有吸引力等等。首先,教師要強化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一個動作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訓練。每個小組都有一名牽頭學生擔任小教練,根據教學中的規(guī)范要求反復訓練,直到規(guī)范為止。在訓練過程中,學生應當相互指點點撥,共同監(jiān)督,提高技能技巧訓練的規(guī)范化程度。其次,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開展分層要求。因為初中生身體素質狀況參差不齊,一些特殊體質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根本無法達到規(guī)定要求。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應當在班級開展分層模式教學,事先對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摸排,包括學生事否患有疾病等情況也要摸清楚,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層目標要求。重點對特殊體質群體降低考核過關的難度系數,保證他們能夠在自身范圍內實現訓練成果的最大化。實踐證明,分層教學要求行之有效,否則學生感到難度過大無法完成時,自然就降低了學習的欲望。最后,還要注重形象趣味因素的融入。較為常見的方法是開展游戲化的改造,將一些體育枯燥的訓練動作改變?yōu)橛螒蚧顒?,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排球、籃球教學中,許多動作的訓練可以采取游戲化的方式。
三、 幾點思考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面臨著許多問題,廣大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研究,立足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等角度,對體育教學設計與組織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認真回顧。重點還要抓好三個方面:
(一) 提升教學生動效果
生動性與體育教學成效息息相關,許多教師之所以體育教學效果好,關鍵一點在于他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了更多的趣味因素。所以,一定要強化教學生動效果的提升,可以通過營造競爭性氛圍,開展趣味性活動等途徑達到這一目標。
(二) 整體推動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面臨困境,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在破解體育教學困境方面一定要注重整合聯動,將影響體育教學的所有因素羅列出來,逐一細致分析,然后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從不同角度綜合著力,消除制約體育教學的負面因素。
(三) 強化資源整合利用
體育教學完全可以變得更生動形象一點,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抓好技能技巧動作的訓練,在課后要根據教學重難點、學生興趣愛好等方面,組織開展一些專題研究、興趣小組活動以及體育賽事等等,讓他們在這樣的豐富活動中培養(yǎng)體育學習情感,對提高整體教學成效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云霞.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7(32).
[2]黃日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1).
作者簡介:
王建芳,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市八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