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合
摘 要:本文基于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首先分析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價值,其次分析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有效策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興趣;拓展延伸文化知識,豐富內容等教學途徑,最后分析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33-001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被外來文化所侵占,所以讓學生傳承和發(fā)揚傳統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任務。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的精神命脈,使學生能夠將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深蒂固地儲存在腦海中,從而使學生也領略到了各種經典文學作品的精髓,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1.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的風霜雨雪,是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國家的發(fā)展和生存離不開文化的積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國的精神,所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1]。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語文文化水平的提升,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定位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中魯教版的語文教材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有其編排的目的,很多經典的著作都充分地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語文教師要合理地運用教材開展傳統文化教學,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領會不同文章中作者的精神和思想,加強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使其能夠繼承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2.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有效策略
2.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興趣
由于高中語文知識更加深刻豐富,在傳統文化的設計上也大有不同。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有效地結合,使學生深入體會古文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而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學主要是借助一些文言文和古詩詞。語文教師對學生大量的知識傳輸和講解,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不僅使學生難以理解,還打擊了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2]。所以,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引發(fā),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魯教版必修一《師說》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思想,能夠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文言語感,使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比賽和文言閱讀卡片活動,鍛煉學生的文言文誦讀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夠聯系現實生活實際,對韓愈提出的“傳道、受業(yè)、解惑”這個觀點與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進行對比,展開激烈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了解到時代的發(fā)展導致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2拓展延伸文化知識,豐富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語文知識更加豐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拓展延伸一些課外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求知欲,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有助于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與魅力,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性情,凈化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學生的審美力[3],從而讓學生獲得精神的陶冶和審美的愉悅,同時也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魯教版必修四《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誦讀課文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介紹《紅樓夢》,讓學生了解曹雪芹的生平經歷和藝術成就,學習曹雪芹的人生態(tài)度,學會辯證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難,升華自己的人生境界。同時,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進一步制作出紅樓夢的人物關系結構圖,讓學生加深對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力,促使學生能夠深入體會作品中蘊含的復雜情感,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語文教師可以繼續(xù)為學生延伸出其他三大名著,來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化深沉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yǎng)。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的精神命脈,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通過語文教師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與魅力,從而讓學生獲得精神的陶冶和審美的愉悅,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麗艷.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J]中華少年,2017
[2]黃煒.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研究[J]祖國, 2017(11):227-227
[3]王超瓊.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J]考試周刊,2018(4):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