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浪
摘 要:“項目學習”指的是基于具體的學習項目,學習者對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進行充分選擇和利用,在實踐中親身體驗、不斷思考,最終獲得系統(tǒng)性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的一種學習。
關鍵詞:項目學習; 初中物理; 分析; 策略;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22-001
基于“項目學習”來引導對農村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在現(xiàn)代的教學里強調師生位置進行互換,教師借助于項目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實現(xiàn)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并試圖以項目學習的視角開展活動。筆者總結多年來的工作經(jīng)驗,以案例的方式來分析闡述“項目學習”引領下的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1.“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案例分析
1.1教學實驗的目標
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首先對摩擦力的基本概念進行簡要的概況,使學生互相討論,分享在生活中涉及到摩擦力的故事。分析摩擦力同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性。繼而師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討論,而探究的部分主要是學生來進行完成,最終由師生雙方來共同對答案進行探究,也就是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2教學中的拓展
由于摩擦力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因此學生勢必都會對其有一定的認識,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初步認識使其深化和延伸,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摩擦力,并且了解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相關作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生活中對摩擦力的應用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應用的利和弊。
1.3教學中的具體設計
基于生活的日常經(jīng)驗,對關于摩擦力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升。借助于實驗可以使學生對探究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在進行探究的時候,教師對相關細節(jié)進行了強調:基于二力平衡這一知識點,彈簧所測出的示數(shù)即為摩擦力的大小。在進行試驗的時候,借助彈簧測力計對木塊進行拉動,促使木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當學生得到相應的結論,教師進行新的問題提出:借助于曾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同學能不能找到更加簡便、準確的方式來測量摩擦力的大小。老師:既然我們已經(jīng)得出來對摩擦力大小會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那么根據(jù)自身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誰能夠提出來在整個實驗的過程里較為困難的地方?學生:在對木塊拉動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不可以足夠保障其所做運動的性質。學生1:當拉動木塊進行運動的時候,測力計所讀的示數(shù)會出現(xiàn)變化。學生2:當拉動木塊運動的時候有時會遇到阻礙,使得示數(shù)不準確。老師:那么怎么樣借助于學習的知識來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進?進行分組討論的形式,看大家能否獲得更加準確而合理的方式來進行測量。這樣的模式能夠使得課程質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使得學生恢復教學的主體地位。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案例分析
2.1教育中強調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借助于構建問題情境,能夠激發(fā)和促進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構建起問題情境,可以使得某些抽象的問題趨向于具體化,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問題的實質。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里,充分發(fā)揮其自主學習以及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引入問題情境、在情境中設疑、鼓勵學生探究、觀察以及分析情境,能夠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情境有所應用,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還能夠結合學生思維方式,促進其思維空間的進一步拓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非常重要。
2.2課程設計
在最初的階段借助于歷史故事來引出主題,這次所使用的案例是“鄂洛多克火車站發(fā)生的慘案”,基于這個故事使得學生在心里有所疑惑,再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試驗來對事件進行還原,借助于實驗來更加清晰明了地對涉及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整個過程也根據(jù)其自主意愿來實現(xiàn)。最終對流體壓強同流速間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整個過程可以使得學生在物理方面的綜合能力(探究、分析、總結等能力)有所提升。
當學生對知識有了初步的理解后,需要讓其了解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講述涉及火車事故以及安全方面的事件,借助于這些故事可以使其物理方面的知識得到鞏固,同時使其了解火車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向學生進行安全事故的提問,借助于課堂中的教具來促使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試驗,最終讓學生自主提出最終實驗的結論。借助這種模式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就掌握教學的內容,并且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借助于情境的構建,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在學習中也不再是被動聽,變成了主動的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最后借助于多媒體來將知識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得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媒體中的圖片和影像能夠生動地將書本的知識進行呈現(xiàn),學生通過這些直觀明了的課件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不同的階段構建不同的情境,能夠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規(guī)律的理解程度,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知識、開拓眼界,在對知識點應用中得到快樂,使學生在理解知識時更加深刻而輕松愉快,寓樂于學的效果更加明顯。在本次課程中,借助于針對性強的材料來引導學生進行試驗,豐富多彩的圖片、制作精美的課件都能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不斷促進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促使其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的提升,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獨立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學習中獲得樂趣,這些同新課標、同素質教學等要求是相一致的。
3.結語
基于項目學習的主題,教師要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完善自我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同時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引導和輔導,促進學生不僅在學習課堂中能夠自主學習,在實際生活里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善炎.自主合作探究的物理課堂教學——記全國部分大學附中教學協(xié)作體物理交流課[J]湖南中學物理,2015(11)
[2]孟婕.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與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
[3]劉暢.學生自主學習探析[J]教育研究,2014(07)
[4]許振元.淺談“三環(huán)節(jié)教學”之“課前預習”[J]學周刊,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