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
【摘 要】本文分析在高職室內設計CAD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和作用,論述室內設計CAD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分析教學知識點,制定設計和施工方案;設計教學案例項目,項目應涵蓋課程知識點;探索項目實踐教學,尋求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項目教學質量;完善單元教學評價考核體系,實現(xiàn)教學相長。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高職院校 ?室內設計CAD課程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C-0161-02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現(xiàn)場教學活動。而室內設計CAD課程是室內設計專業(yè)中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該課程主要側重于學習室內施工圖的設計與繪制,并且CAD課程需要學生在對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材料認知的情況下完成,所以利用一個完整的“項目”去實施CAD課程的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擬以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為例,探討高職室內設計CAD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一、在高職室內設計CAD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在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從辦學之初,就有多數(shù)專業(yè)有實踐教學部分,但是,室內設計專業(yè)還沒有涉及。在室內設計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從課程數(shù)量、學分分布及學時安排的角度看,理論類課程占據(jù)了大量的學時。過多理論類課程的開設對于側重實踐性和操作性的室內設計專業(yè)而言十分不合理。筆者對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已經(jīng)學過室內設計施工工藝與材料學的學生進行訪談調研,其中100名學生中有10%的學生表示知道自己畫的施工圖是什么,能看懂;有25%的學生表示能看懂簡單的立面圖、平面圖,而剖面圖、大樣圖看不懂;有65%的學生表示僅能看懂平面布局圖。所以,對室內設計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不僅要學習理論類課程,更要培養(yǎng)將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因此,在高職室內設計CAD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十分有必要。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進行了大量的以實踐課程教學為焦點的課程教學改革,使得項目教學法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高職室內設計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為社會培養(yǎng)中、高級的既能熟練掌握電腦軟件運用又有一定美術設計功底和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而項目教學法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鏈。在項目教學中,學生著重的是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獲得技能,而不是在教室里被動地去接受老師傳遞的知識。在實施項目教學前,學生將被告知項目需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然后由學生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進行,主要有整理素材、制訂計劃、制定決策方案、工作實施、檢驗成果、總結評價。
二、室內設計CAD課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的作用
在室內設計CAD課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具有如下方面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團隊精神
項目教學法是學生組隊以現(xiàn)實中的真實案例為依據(jù)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它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學生邊學邊用,學習到更多現(xiàn)成經(jīng)驗和技能,并運用到所做的項目當中去,強化了專業(yè)技能、團隊精神。在項目學習過程中,一切都不是那么順理成章,新的問題會不斷地涌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新的方案去解決這些問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會被充分地挖掘,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會更加突出。
(二)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效結合
項目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效結合,邊理論邊實踐,在理論的指導下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理論,有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的脫軌問題。在以往的CAD課程中,因為不具備實踐場地,往往是教師拿著別人已完成的項目通過PPT展示給學生看,好多學生看過后還是不理解,只學會了其中的理論知識,等到自己去做好像還是不知道怎么下手,學生沒辦法體會知識轉化的樂趣,這樣畢業(yè)以后也不能很快適應企業(yè)的需求。項目教學直接面向實際工作,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解決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問題,進一步解決了學校與企業(yè)工作的崗位對接問題。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能動性
通過課堂觀摩,課上課下調研發(fā)現(xiàn)本專業(yè)學生一般表現(xiàn)為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大,學習能力弱,課堂基本是教師講,學生在下面玩手機。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興趣一直是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呼聲非常高,他們認為在實際的項目中融入理論知識,他們更愿意去學習,更愿意動手做。實踐證明,自從實施項目教學法以后,學生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較大轉變,教學過程中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教師帶領學生親臨現(xiàn)場體驗一個項目的全部過程,體驗完以后再由學生自己去設計一個完整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知識,同時,激發(fā)了學習熱情,獲得了完成項目的成就感。
三、室內設計CAD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實施項目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是推進室內設計專業(yè)課程教學的重要舉措。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桂林理工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設置有本、??茖I(yè),在師資配備、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等方面處于相對薄弱狀態(tài)。但經(jīng)過近年來教學的積累,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室內設計專業(yè)項目教學在不斷摸索當中得以改進。項目教學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推進。
(一)分析教學知識點,制定設計和施工方案
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客觀、真實和有效性,專業(yè)教師應充分分析教學知識點所涉及的內容,挖掘設計資源,并使教學具有直觀的實際效果。整個項目要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實際工作所分配的時間進行,并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三人到五人一組,每個小組嚴格按照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時間匯報完成的情況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從設計方法、項目過程、電腦制作方面加以指導,并通過觀看優(yōu)秀的設計項目來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去做市場調查,對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了解,然后實現(xiàn)對項目的初步學習。然后帶領學生去施工工地參觀學習,最終制定一套完整的、可行的設計和施工方案。
(二)設計教學案例項目,項目應涵蓋課程知識點
優(yōu)秀的項目具有代表性,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廣,涉及的技術指標比較多。所以在實施項目教學時應盡可能使教學案例項目包含課程的全部內容,把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作為教學及示范項目的首要選擇。選取的項目不僅要涵蓋基本的教學知識點,也要盡可能地結合多項知識,選用現(xiàn)實中的項目,循序漸進,把學生慢慢地從理論的知識點引入實際的項目中,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的樂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解決學生學完理論不知道怎么運用的困惑。
(三)探索項目實踐教學,尋求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實踐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在項目實踐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不斷變換,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保證教學成效的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教師要發(fā)揮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負責整個教學設計,并根據(jù)教學設計引導、指導學生,深入學生之中參與討論。這個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保證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出來。項目教學的初衷是讓學生在獨立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對已學知識加固、解決理論應用現(xiàn)實問題、提高技能,因此,教師對新知識的講解要抓重點,找準難點,指出易錯點,把握好指導的尺度。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項目教學質量
“雙師型”教師是既具有高等院校的專業(yè)技術職務,又具有從事專業(yè)教學相匹配的技術職稱,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夠從事專業(yè)實踐教學指導的教師。項目教學要求教師既具有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能力,熟悉職業(yè)實踐,又具有職業(yè)經(jīng)驗,熟知項目工作的全部過程,因此實施項目教學法,必須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做大量工作,并深入企業(yè)實踐,準備好項目開展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識,協(xié)調好項目教學手段和方法,項目內容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五)完善單元教學評價考核體系,實現(xiàn)教學相長
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的建立能夠對項目教學取得的成效有一個明確的評價。項目教學的教學評價考核體系主要是針對項目教學實施的效果、學生對項目教學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可以采取相互的多角度的評價,如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理論應用實踐情況的評價,學生對老師教學過程、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的評價,等等。通過這些教學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同時可以及時判斷項目教學的成效、質量和缺陷,并及時找出原因,做出修正。最終,通過評價可以看出教學效果和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通過學習成效又能助推課堂學習,讓教師了解教學效果,讓學生明晰自己的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楊穎.項目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
[2]周國紅.項目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電腦美術設計教學中運用之初探[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3]別同玉,潘華英.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為例[J].教育探索,2016(12)
【作者簡介】趙 藝(1988— ),女,河南禹州人,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助教,碩士。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