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中都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學困生。學困生由于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基礎薄弱等因素而暫時在學習上存在著較大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加以關注和解決。只要能夠抓住學困生的特點,采取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措施,調(diào)動學困生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學習中來,勢必能夠使學困生擺脫困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9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84
語文學科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學科,學生學習成績的上升和倒退,都不是一時一日之功。因此,語文學科中的學困生在轉化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困難,他們普遍語文基礎薄弱,語文素養(yǎng)較低。然而,越是困難,越要迎難而上,對學困生的積極轉化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理念。下面,我結合自身在教學中的學困生轉化經(jīng)驗來探討如何積極轉化學困生。
一、合理設定學習目標,注重因材施教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對語文學困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做到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礎之上合理設定語文知識學習目標,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說,初中語文教師對學困生的學習要求應當同其實際學情相匹配,具體可以秉承的教學原則為“低起點、小目標、分階段、常更新”。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讓學困生體會到語文知識習得的快樂和成就感。
例如,教師在進行作業(yè)批閱時,對學困生的作業(yè)批閱標準可以適度放寬,以此讓其作業(yè)成績同優(yōu)秀學生較為接近,使學困生認識到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并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在每次進行單元測試之前,語文教師應當面向學困生開展專項輔導和復習,讓其取得更好的成績。在課上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向學困生提出的問題應當相對簡單,使其能夠體驗到答出問題的成就感。通過這些方式,讓學困生的自信心得到明顯的提高。
每個學困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應當了解每個學困生語文知識學習障礙的形成原因,并著手幫助其改進和解決。教師應當幫助學困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向其講解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困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時反饋。在對待分數(shù)問題上,教師應當對學困生的分數(shù)做弱化處理,以免因為分數(shù)過低影響到其學好語文知識的信心。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促進學困生取得進步,語文教師要善于同學困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具體而言,對于學困生,語文教師不應當對其歧視和區(qū)別對待,而是應當一視同仁。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以自己豐富的學識去感染每一名學生;在生活中,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表現(xiàn)出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在學生發(fā)生錯誤時,教師要進行換位思考,而不是動輒對學生加以批評和指責。這樣一來,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都能同教師形成親密的關系,能夠從內(nèi)心真正地接受、認可和擁護教師。對于教師所任教的語文課堂也能全身心地投入。
三、借助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新課程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宗旨,倡導激勵性評價,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不吝于對學困生進行贊揚和鼓勵。即使學困生的成績不盡如人意,語文教師也應當肯定學困生在這一學習階段所付出的努力。如此一來,學困生將會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殷切期待,從而增強了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此外,語文教師應當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以此來實現(xiàn)對班級不同學情學生的兼顧,讓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進步。
四、形成良好氛圍,吸引和帶動學困生融入到學習中來
轉化學困生,如果僅憑教師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來吸引學困生學習、思考。為此,教師應該調(diào)動全班力量,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進行全面了解,在編排座位時有意將好、中、差學生搭配;在課堂教學分小組活動時讓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小組搞競賽活動時,只要學困生代表回答問題,都要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學困生有成就感;在課余學習時進行結對子學習,互相檢查作業(yè),取長補短;在每個語文教學單元測評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潛移默化地使每個小組的優(yōu)生有互幫互學的責任感;在課間活動和班級活動中,優(yōu)先考慮好學困生的角色,讓他們參與其中,真正使他們?nèi)谌氲綄W習和各項活動之中,感受到班集體的力量和溫暖。如此,氛圍的熏陶和感染大大調(diào)動了學困生的學習欲和學習興趣,能夠真正地帶動學困生學習和思考。
五、結語
為了積極地轉化學困生,教師不僅需要合理設定學習目標,注重因材施教,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借助積極的教學評價,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全班力量,形成良好氛圍,吸引和帶動學困生融入到學習中來,還應該爭取家長的力量,與家長共同協(xié)作,號召家長對孩子進行監(jiān)督和引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困生不是一時一日形成的,轉化工作當然也非一時一日之功。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做到以上這些,勢必能夠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讓他們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鄭興才.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yè)情緒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8).
[2]葉文.以學業(yè)情緒為突破口提高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成績[J].基礎教育研究,2014(5).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劉麗(1984.1— ),女,漢族,甘肅通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