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宏
(四川省渠縣職業(yè)中專學校 四川 渠縣 635200)
微課是指教師參照課程大綱的教學標準,再結合學生情況和發(fā)展等要素,將視頻的教學資料為載體,將教師在課上或課下的教學過程或是在教學中緊扣某一關鍵知識點教學的過程錄制下來。課堂教學視頻可以被視為微課教學的主體、也是重心。另外,微課教學中還涵蓋了一些和教學主題有關的輔助性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與教學視頻之間存在互補的關系,并可以優(yōu)化微課教學系統(tǒng)。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以及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的滿堂灌課堂教學模式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缺乏互動性的特點,已經(jīng)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容易磨滅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讓課堂教學變得乏味和無效,因而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當前中職學生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普遍的興趣不濃、積極性也不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中職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學習的現(xiàn)狀,巧妙地將微課導入到計算機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高的提升中職機損及教學效率。
3.1 制作微課視頻。微課視頻的制作是比較有難度的,并且比較耗時耗力,同時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在中職計算機微課視頻的制作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精心準備,既要有效地結合教學的內容,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具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資源,搜集有關的教學資源,以便找到制作的靈感,更好的提高微課視頻的有效性。在微課視頻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微課的制作應當是結合教學中某個比較突出的知識點而進行的,而不是隨機挑選一兩個內容制作;第二,微課視頻應當保持其短小、精悍的特點,時間須控制在十分鐘作用,避免學生會因此產生疲倦感;第三,在微課視頻制作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以達到增強視頻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此外,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師而言,微課視頻并不一定全部需要自己制作,還可以結合遠程教育資源,搜集和篩選一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教師的時間,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內容。
3.2 組織課堂研究。學生對微課內容預習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拓展研究,使精簡化的知識點可以延伸出更多細致詳細化內容,在這種詳細介紹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會增加,對內容的印象更深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查看學生的預習效果,在提問中,教師會了解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很多學生有時會出現(xiàn)理解有誤的情況,教師要在課堂研究中進行糾正。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要求學生做出筆記,教師也要檢查了解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講解疑難點時,要和視頻播放同時進行,使學生有參考點。
3.3 延伸教學性。信息技術的實踐性也非常強,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十分重要。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如果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不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就不可能對信息技術進行熟練的掌握和運用。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信息技術知識講解時,應立足教學的延伸性,為學生構建開展實踐學習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將多種網(wǎng)絡技術和微課進行有效結合,實現(xiàn)對課程章節(jié)的有效講解,并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實踐檢驗,以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3.4 自主、合作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教師不需要進行過多限定,但應提出這樣的要求:自主學習應緊緊圍繞微課視頻展開??梢砸龑W生積極闡述自身的學習體會,并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為進一步提高微課教學質量,中職計算機教師還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問題。針對“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微課視頻,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布置這樣一個合作學習任務: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了解組裝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流程,并進行動手操作。
3.5 信息技術融入。微課的特點是短小濃縮,能將文字、視頻以及語音等融入到教學中,能夠以動態(tài)形式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微課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的多元模式演示,為教學活動搭建了一個較好的平臺。它符合信息技術呈現(xiàn)的特點,體現(xiàn)了新媒體技術在教學工作中所具有的優(yōu)勢。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能夠突出其應用價值,使教學活動更加靈活和高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法與學法,能有效促進中職計算機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積極認知、操作,在興趣的驅動下深入學習當中。出于效果優(yōu)化的目的,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面面俱到,堅持“以生為本,因生施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