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恒生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余干第三中學 江西 余干 335100)
1.1 教師應做好課堂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引用了實驗教學法,那么其授課過程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點撥,要在課堂教學中遵循因材施教思想,并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他們自行分析問題。
1.2 實驗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只有弄清楚實驗原理、弄清實驗器材原理、弄清器材使用規(guī)則之后才能夠正確的進行實驗。因此教師在實驗前,應該首先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弄清楚實驗的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相關問題。針對部分可能導致學生受傷的實驗,在實驗之前教師一定要對危險源進行確認,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實驗教學法切實成為協(xié)助物理學教學的工具。
1.3 教師應該做好反饋補救工作。不論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是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亦或是本文所提出的實驗教學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雖然不同,但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通過對比能夠清楚的看出,每種教學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并且同一種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課程和章節(jié)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綜上所述,教師要實現(xiàn)實驗教學法就必須要從實驗和教學對象的本身實際情況出發(fā),綜合考慮他們的因素,制定出適合的教學方式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在熱傳遞知識的教學中,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其中熱傳導,熱輻射學生學習起來較容易,但對于熱對流知識,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因此教學時,可采用如下實驗:取一個大玻璃缸,在缸里裝滿清水。再取一個墨水瓶,在墨水瓶里盛滿熱水,在熱水里滴幾滴紅墨水,然后用薄塑料膜把瓶口封住并放在大玻璃缸水底,用鋼針把墨水瓶口的塑料膜刺開一個洞。這時,我們可以看到瓶內的紅色熱水迅速向外擴散。一旦冒出瓶口后,就向上騰起,像一座噴發(fā)的火山,紅色“火焰”形成一朵蘑菇云,然后徐徐下落該實驗有趣、生動,好像水下在冒“火”,整個對流過程一目了然,可視性、趣味性極強,既達到了學生對知識的解疑,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實驗教學改革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興致勃勃地去探究有關浮力的知識,在這個教學片斷中,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大膽的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發(fā)現(xiàn)、互相啟迪相互補充,而老師只做畫龍點睛式的方法指導。課堂上,學生不再是任老師灌輸,不再是被逼著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解,而是在自愿的、主動的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課后還可以憑自己的興趣去搜集材料、拓展視野,可以用所學的知識做小實驗。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老師要我學”為“我自己要學”。
合作學習也是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相性學習。我班上加大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范圍,使生生合作進行討論、交流較普遍地在教學活動中應用。課堂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互教互學、共同提高。為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于形式,老師從細微處著眼,進行指導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的當組長,負責分工和組織;有的負責協(xié)調發(fā)言順序;有的整理發(fā)言,準備在全班交流是談出自己小組的見解等,不僅如此,教師對學生如何發(fā)言,如何傾聽,如何評價、如何質疑等,都給于具體的指導。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生互相了解彼此的見解,對他人的發(fā)言做出思考并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樣,課堂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還成為學生掌握生存知識和技能、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
要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主的實驗探究,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要幫助學生克服怕出錯、怕麻煩等思想障礙,同時在比較困難的地方給予具體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參與實驗探究。開始幾次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儀器都是學生首次接觸,如刻度尺、天平、電壓表等,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識別儀器的規(guī)格和性能,察看銘牌或說明書。弄清測量范圍、最小刻度、零點及其調節(jié)方法、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4點,才能保證實驗精確地完成和儀器、人身的安全。
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時,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盡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chǎn)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
總之,加強實驗,提高物理知識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加強對實驗的感悟與體驗。在教學中側重生活選擇實驗,使學生掌握自然規(guī)律,提高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實驗的能力,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