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恩鵬 Lim HeeKyung
摘要:《山海經》涉及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yī)學等多個領域,其書中還大量出現了奇珍異獸,其中《山海經·南山經》出現的異獸共計32只,這些異獸有的可能是作者想象的;有的可能是過去存在過而如今卻滅絕了的;有的是在如今這個時代仍然可以見得到的。本文通過晉代郭璞注《山海經》;明代胡文煥《山海經圖》;明代蔣應鎬《山海經(圖繪全像)》等版本為參考對《山海經·南山經》中同自然災害相關聯(lián)的異獸角色進行了分類研究。
關鍵詞:山海經;異獸;自然災害;水災;干旱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山海經》自西漢末年成書[1]以來出現多種《山海經》繪本,《山海經》的藝術形象直到近代一直不斷被塑造。本人在現代角色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作中需要眾多多元化的靈感的背景下,以郭璞的《山海經注》、蔣應鎬的《山海經(圖繪全像)》、馬倡儀的《古本山海經圖說》等古代書籍為參考,對《山海經·南山經》中出現的所有32個異獸角色進行分析,將自然災害為中心的4個角色進行分類并對其特征進行闡述。首先希望可以有助于大家對山海經角色功能理解;其次《山海經》中的角色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形象塑造價值,通過借鑒古籍山海經中的圖像及古籍中的文字具象化,可以靈活應用于山海經相關的影視、戲劇、游戲,工藝等設計領域進行角色藝術創(chuàng)作。
二、理論背景
山海經是先秦的重要古籍,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2]。 《山海經》涉及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yī)學等多個領域,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內容。其書中還大量出現了光怪陸離的奇珍異獸和神話傳說,根據日本學者松田稔的統(tǒng)計,《山經》部分共記載動物316種(其中獸類227種、鳥類89種)[3],具有相當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古籍《山海經》中從卷一到卷五是為《山經》,主要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又同時統(tǒng)稱為《五藏山經》,它以四方山川為綱,從卷六到卷十八是為《海經》,《海經》又包括《海外經》四卷,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四卷,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四卷,主要記載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神話傳說。最后一卷則是對《山海經》地理狀況的總結。
本文以《山海經·南山經》中所載異獸為重點考釋對象,結合異獸的形象和特征進行整理,從而考釋出《山海經·南山經》和自然災害相關聯(lián)的異獸。
《山海經·南山經》共分成3卷,通過對南山經中出現的異獸進行統(tǒng)計,南次1經中共出現異獸14只,南次2經中共出現異獸9只,南次3經中共出現異獸9只,合計32只(表1所示)。這些異獸形態(tài)各異,甚至具有一定特殊的能力,有的異獸食用后可以祛病;有的將異獸身體的一部分作為飾物進行佩戴可以消災解難甚至提升自己能力;有的異獸出現時常會伴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或伴有一些自然災害。
三、自然災害相關異獸的特征
通過整理《山海經·南山經》出現的32只異獸的造型特征,分析得出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有洪水和旱災兩類異獸。洪水相關的異獸有長右、彘:與自然災害干旱相關的異獸有鱄魚、颙(表2)。
(一)長右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薄肮薄秷D贊》長右四耳,厥狀如猴。實為水祥,見則橫流?!?/p>
長右是長右山的猴形水怪,形狀像猿猴,長有四只耳朵,它因山得名,名字也叫長右其叫聲如同人在呻吟,傳說中有人在山中看見了長右。并聽見了它的啼叫,結果發(fā)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第二年又聽見它的啼叫結果發(fā)生更大的水災,看來長右的出現是水災的征兆。
(二)彘
《山海經.·南次二經》: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郭璞《圖贊》“彘虎其身,闕尾如牛?!焙臒▓D說:“浮玉山有獸,狀如猴,四耳,虎毛而牛尾,其音如犬吠,名曰長彘。食人,見則大水?!币矊龠@一類怪獸。彘是水怪,也是食人畏獸,樣子像虎,卻長著牛的尾巴,叫起來像犬吠。
(三)鱄魚
《山海經·南次二經》:“又東五百里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惫薄秷D贊》顒鳥棲林,鱄魚處淵。俱為旱征,災延普天。測之無象,厥數推玄。鱄魚是一種怪魚,大旱的征兆。它的樣子,有的說像鯽魚,長著豬尾,叫起來像豬叫;有的說像蛇一般,有豬的尾巴。但共同點都有提到說是大旱的象征。
(四)颙
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郭璞《圖贊》 颙鳥棲林,鱄魚處淵,俱為旱征,災延普天。測之無象,厥數惟元(又作玄)。颙是一種人面梟身,四目有耳的怪鳥,和鱄魚一樣也是大旱的征兆。
四、結論
《山海經·南山經》所載 32 只異獸考釋為狌狌、白猿、反鼻蟲、怪蛇、鹿蜀、旋龜、鯥魚、類、猼池、鷴鵂、九尾狐、灌灌、赤鱬、南方首列山系山神、貍力、鴸、長右、猾褢、刀魚、?、南方第二列山系山神、犀、兕、象、瞿如、虎蛟、鳳凰、鱄魚、顒、南方第三列山系山神。其同自然災害中水害有關的異獸為長右、彘,同自然災害中干旱有關的異獸為鱄魚、颙。希望以上的考釋和整理能對今后山海經題材的災害類角色創(chuàng)作給予一點的靈感和創(chuàng)作依據。
參考文獻:
[1]袁珂.山海經全譯[D].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2016.
[2]李鵬.傳統(tǒng)藝術形象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山海經》異獸形象設計[M].大連理工大學,2014.
[3]劉捷.《山海經》接受史研究[D].山東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