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彤
摘要:小學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授中,繪本故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繪本故事的宣講和描述,不僅生動的展示了生活事件,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教材中通過繪本的融入,開啟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新天地,通過風趣幽默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與品德的認知。小學生擁有較強的好奇心,思維也比較豐富,繪本故事教學具有生動、直觀的特性,對小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在實施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選材一定要切入生活,符合科學性原則,從而構建繪本故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使用技巧。
關鍵詞:繪本故事;道德與法治;小學生
繪本故事即圖畫書,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并加上相應的文字,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育,它的內容不僅簡單易懂,圖片也生動形象,思想內涵更易為廣大學生所接受,尤其是相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小學生活潑的思維模式和強烈的好奇心在繪本故事的教學融入中得到極大體現(xiàn),同時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更為深刻。而繪本故事取材于生活,極具接地氣的教材,會提升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而提升教師高效的教學效率。
一、繪本故事的取材要源于生活
小學在進行《道德與法治》全國統(tǒng)編教材時,體現(xiàn)了以兒童為主題的思想,強調學生學習生活,立德樹人。小學階段正是健康思想養(yǎng)成的過程,此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接受能力,可塑性較大,繪本故事對學生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育有著指導性作用。而學生品德的體現(xiàn)來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繪本故事的引領,學生更易體會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既學到了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也應用于生活,增加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我的好習慣》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其中一部分是講述“我們愛整潔”這一內容,通過播放圖片讓學生觀看到書包里書本的擺放怎樣?小朋友的家是不是既干凈又整潔?學生的臉洗的是不是干干凈凈的?故事的描述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通過繪本故事的講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也完成了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
二、讓繪本故事的畫面生動起來
由于精美的繪本畫面,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才更易接受,而繪本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文字,為學生開展積極向上的道德法制課堂起著重要作用。但是課本上的圖片與文字始終是僵硬的缺少了活力,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動畫、配音等輔助的教學模式使繪本故事的畫面生動起來,根據(jù)畫面上的圖畫配上相應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境。例如,在學習《可愛的動物》這一課時,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教師搜集這些動物的圖片用視頻軟件播放,并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都具有哪些本領。在繪本的互動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動物的愛護之情,也讓繪本故事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三、高效融合課內外的繪本資源
對于《道德與法治》課本中繪本故事的使用,教師一定要靈活運用,聯(lián)系課內課外的繪本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從而進行多邊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對于課外資源的選取一定要慎重,要符合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特點,把課外繪本資源作為教材的一種延伸,通過多變有趣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加充滿興趣。例如,在學習《干點家務活》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都會干哪些家務,父母都在干哪些家務,結合課本內容看看是否家務活學生都會做,也可以通過小學生公益活動,鍛煉學生成長,通過實際的活動訓練,讓學生體驗干家務活的樂趣,進而體驗到父母的辛苦。通過選取有意義的課外繪本資源,讓學生定期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成長,也讓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時有了深刻的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繪制不同的繪本,進而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靈活運用教材看圖講述故事
繪本故事內容豐富多彩,由一副副多彩的圖片構成一個又一個風趣幽默的故事,深刻的道理隨之化為簡單的圖片故事,通過對繪本故事的加以利用,使得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例如,在進行《上學路上》這一內容的教學時,課本中有一幅不同地區(qū)、不同環(huán)境下的小學生有不同的上學路的圖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本故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一說,自己在上學路上都會發(fā)生哪些事情。通過學生的講述,不僅靈活運用了教材內容,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再比如,在教學《快樂過新年》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過年都需要準備什么東西,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然后通過學生的訴說,制作成小視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也幫助教師達到了教學目標,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運用繪本引導學生正確認知
在小學生的世界中,故事是陪伴他們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事的存在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暫的,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堂,注意力的集中大部分也只有一半時間左右,甚至更少。而道德與法治在學生的印象中大都是枯燥無聊的課程,甚至對于他們來說可有可無,而隨著繪本故事的加入,具有童話性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在教學課堂上誕生,隨之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觀念也有了不同的理解。繪本教學能夠為學校提供高效的教學服務質量,也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有正確的認知,創(chuàng)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六、結語
總而言之,故事源于我們的生活也終將回歸我們的生活,而風趣幽默的繪本故事,是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重要引入,運用恰當趣味化的繪本故事,簡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是教師在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使用技巧之一。
參考文獻:
[1]李宸曦.基于現(xiàn)行《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的小學生法治教育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寧培,劉春曉.“故事法”在學校道德教育中運用的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