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飛
摘 要:新時代下,戲劇教育暴露出諸多問題,如戲劇教育內容不全面、使命不清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戲劇教育要不斷自我完善,實現戲劇教育無序到有序的漸進。本文主要從新時代戲劇教育的意義、戲劇教育的現狀以及戲劇教育有序化創(chuàng)新路徑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達到提升戲劇教育向有序化轉變的目的,滿足新時代對戲劇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新時代;戲劇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有序化
一、引言
作為教育體系中的分子,新時代戲劇教育應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具有與時俱進的能力,要有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滿足新時代對于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強化戲劇教育的使命擔當。
二、新時代視閾下戲劇教育由無序到有序漸進的意義
新時代戲劇教育應當有新風貌、新氣象,要求戲劇教育應當與時俱進、健康發(fā)展,滿足時代需要。這些無序向有序的漸進,就是戲劇教育的價值所在,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社會風氣的必然方式,是強化青少年美育思維的必然選擇。因此,戲劇教育的有序化漸進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素質教育先行,實現教育現代化必然要求
戲劇教育的有序化漸進是新的歷史方位下,新時代賦予戲劇教育新要求的具體表現。新時代、新氣象、新風貌,戲劇教育自身的發(fā)展也應當如此。實現教育現代化,戲劇教育擔負著重要的方面。時代的全面進步需要足夠的創(chuàng)新力作為支撐,而戲劇教育就是在不斷的激發(fā)青少年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時代的前行注入內在動力。新時代,美育新常態(tài)發(fā)展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于處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的中國,戲劇教育必然將美育思維在新時代下的要求進行創(chuàng)新式處理,不斷強化戲劇教育的內涵,使得戲劇教育與時俱進的的能力得到彰顯。
(二)提升全民文化素養(yǎng),營造風清氣正社會風氣的必然方式
新時代對于全民文化素養(yǎng)的要求是高的,對于社會風清氣正的要求是嚴的。首先,對于全民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戲劇教育是最為重要的方式之一。戲劇教育涵蓋面廣,涵蓋內容全,有利于對全民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極強的推動作用。教育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引導人、培育人,戲劇教育作為它的組成部分,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次,社會的風清氣正需要全民的參與,全民的成功參與是基于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戲劇教育作為方式和手段可以修正社會中的不良現象、不良風氣,以滿足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社會文明的推進,離不開戲劇這一載體,而戲劇教育恰恰是必然方式的最好選擇。
(三)豐富自我精神需求,強化青少年美育思維的必然選擇
美育是審美教育,對提升人的審美素養(yǎng)、填充人的精神境界、溫潤人的心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戲劇教育作為美育手段之一,對于青少年身心世界的養(yǎng)成,有著獨特的功用。戲劇是美的藝術,是人的藝術。青少年接觸戲劇,表演戲劇,感悟戲劇,發(fā)揮戲劇的魅力,才能滿足自己對未知世界的探知欲。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心懷家國情懷,促進自身的發(fā)展。對于家國情懷根基的筑牢,戲劇教育同樣也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美育思維的不斷強化,幫助了青少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了青少年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和養(yǎng)成。
三、新時代映照下戲劇教育的“無序化”狀況探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傳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標準。只有深入探究現行戲劇教育的“無序化”狀況,才能提出向“有序化”漸進的方案。
(一)美育思維不活躍、全民意識不夠濃
美育是指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正如前文提到的戲劇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美育思維的發(fā)展也是國家美育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就我國的戲劇教育狀況而言,它對青少年的美育思維活躍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少年對于美的事物,認識不夠,審美意識不強,這恰恰又是全民審美意識薄弱形成的主要原因。全民對戲劇教育的認識不足,很多人錯誤地以為戲劇教育就是針對低齡化兒童進行低級戲劇的教育,一些藝術教育培訓機構也在以各種噱頭標榜自己是針對兒童的戲劇教育。例如,少兒口才、少兒主持等培訓名目,也是由于各種混亂的宣傳存在,使得全民對于戲劇教育的認識產生誤區(qū)。
(二)呈現方式不多樣、戲劇場景不真實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將文學、舞蹈、音樂及美術等多門藝術綜合為一體,這也恰恰說明戲劇有多種表現方式。一方面,就戲劇教育而言,其呈現方式卻過于單一,這對戲劇教育的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很多的戲劇教育只是簡單地利用舞蹈、口才、音樂等某一具體的藝術形式去呈現戲劇,并沒有借助現行的技術為戲劇教育提供多樣化手段。另一方面,戲劇場景不真實,童話故事、繪本及課本劇改編限制了創(chuàng)作人員的思維,也使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無法的得到顯現。正是這些帶有一定敷衍性質的場景創(chuàng)造,讓孩子無法融入到戲劇中,戲劇教育也無法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
(三)體例內容不全面、培養(yǎng)體系不健全
對于戲劇教育的認識,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qū),認為戲劇教育的另一面是培養(yǎng)戲劇專業(yè)從業(yè)人員。戲劇教育這一具體概念來自西方,在不斷的摸索過程出現了諸多弊病和陣痛。一是體例內容不全面。一方面,對于戲劇教育各個內容認識不清晰,在實際的戲劇教育實踐中出現教育內容與實踐脫鉤,并沒有做到真正的匹配;另一方面,其內容設置不科學,什么都學,什么都做,對于戲劇教育實際內容有忽視,沒有做到精通。二是培養(yǎng)體系不健全。一方面,許多大學尚未開設戲劇教育課程,但是在政策的倡導下,強行把教育學內容融入到戲劇本身,直接就表現為“兩張皮”的狀態(tài),即“1+1<2”的狀況頻出;另一方面,真正熱衷于戲劇教育的人才得不到培養(yǎng),培養(yǎng)雜亂無章,戲劇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受到很大局限。
四、新時代觀照下戲劇教育“有序化”創(chuàng)新路徑探索
新時代戲劇教育應當充滿活力,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地激活學科內在活力。在新時代新思想的理論指導下,需促進戲劇教育的“有序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彰顯戲劇教育的普適性價值,以滿足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
(一)聚合—能量:宣傳有力度、培養(yǎng)有方法,堅持多軌制并行
戲劇教育并不是只是簡簡單單的教孩子演戲,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想要解決全民的錯誤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需要不斷地聚合有效能量。首先,宣傳有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去接受戲劇教育帶來的紅利,進行戲劇教育展演,戲劇活動進社區(qū)。其次,培養(yǎng)有方法。越來越多的人去接受戲劇,對于戲劇的認識也不再是簡簡單單舞臺上的表演。對于青少年美育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全民審美意識的強化也應當是有法可循的。一是戲劇排演中選擇接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作品,二是加大對少兒藝術培訓機構的管理力度,對于虛假宣傳要用法律去約束,幫助民眾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戲劇教育,幫助孩子及成人感受戲劇的魅力。要想戲劇教育得到長遠的發(fā)展,“一條腿”走路是遠遠不夠的,建立多軌制并行制度,讓全民了解戲劇教育、投身戲劇教育,為新時代的國家建設增添活力。
(二)重構—空間:呈現多樣化、場景逼真化,搭建沉浸式效果
站新的歷史方位上,戲劇教育的手段也需要進行升格處理,要轉變呈現方式的單一,戲劇場景的不真實需要克服,努力實現戲劇教育真實化、可視化的滿足。首先,呈現方式多樣化。要學會將藝術種類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不同藝術種類的特點,進行“1+1>2或1+1+1>3”的處理,變換藝術表現方式。正如各種藝術特點的結合產生新的藝術種類一樣,在戲劇教育上,通過不同種類藝術的結合實現其藝術呈現多樣化。其次,戲劇場景逼真化。戲劇教育中受益最大的群體就是青少年群體。作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戲劇教育有著獨特的作用。青少年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需要搭載一定的手段來滿足戲劇教育的教育需求,搭建沉浸式效果,營造出逼真的戲劇場景,以滿足青少年的創(chuàng)作欲求。通過呈現方式的重構、戲劇場景逼真化空間效果的建構,實現沉浸式的創(chuàng)作滿足,并最大程度地激發(fā)戲劇教育的內在活力,滿足新時代戲劇教育的時代需求。
(三)升級—模式:傳統(tǒng)要創(chuàng)新、現代要結合,實現模式化升級
新時代對于戲劇教育的要求,必然不是因循守舊,應當是與時俱進的。傳統(tǒng)戲劇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填鴨式教學,顯然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育使命。首先,傳統(tǒng)要創(chuàng)新。新時代新風貌新氣象,教育必然帶來新的變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戲劇教育模式。對于傳統(tǒng)的童話故事、繪本等改編不搞“一言堂”,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做好引導與啟發(fā)。其次,結合現代教育思維。國務院提出要全面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方位,現代化素質教育承擔著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任?,F代化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包含著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及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提出的有針對性的舉措。戲劇教育也應當結合好時代訴求,以實現傳統(tǒng)模式與現代教育結合,滿足戲劇教育的轉型升級,發(fā)揮引領作用。
五、結語
我國處于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戲劇教育的內涵需要重新挖掘。為滿足時代建設需要,戲劇教育的作用需要不斷擴大。對于戲劇教育發(fā)展中出現的無序混亂狀況,我們不能一味地回避,應當在新時代中向有序化不斷邁進。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漸進過程,需要戲劇人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孫惠柱.戲劇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戲劇藝術,2002(1).
[2]岑瑋.教育戲劇的教育意義與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1(17).
[3]吳戈.戲劇教育與戲劇專業(yè)發(fā)展的前途[J].藝術教育,2007(12).
[4]黃愛華,陳漪.論戲劇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獨特功能[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