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代替素質教育成為新的教學目標,指引者當下的教學實踐開展。對于體育學科來說,其核心素養(yǎng)教育包括身體素質、健康意識、體育文化和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文章立足于作者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經驗,對開展農村初中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育闡述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其他的一線教師有一定的啟迪。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教學研究;農村
一、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
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具體包括了健康素質和運動素質。體育課堂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去鍛煉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還要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然而,在農村中學中提起體育課,大多數學生的認識還停留在“跑跑跳跳”的印象,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的課,這其實對體育學科的專業(yè)性存在了一定的誤會。因此,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展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風采,科學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體育課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鍛煉身體,跑、跳、蹦、走等方式也是教師經常會使用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認為這些不用教師教也會,這其實是對體育課的一種偏見。
教師只有將專業(yè)的知識和體育技能傳授給學生,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體育課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促進學生生理機能的改善。
二、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
體育鍛煉是人們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出的體育與運動經驗,不僅僅在于活動身體各個部位,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的日常飲食種類越來越豐富,食物也越來越精細化,很多學生攝入了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日常又缺少體育鍛煉,班級里的“小胖子”越來越多。為了改善當前中學生的亞健康狀態(tài),在“核心素養(yǎng)”觀下的體育課程開展要滲透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滲透在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例如,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有不吃早飯的習慣,早上不吃早飯不僅無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感覺到倦怠,而且長此以往還容易引起胃病。為了改善學生的這一不良習慣,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真實的案例,告誡他們這一行為的危害。再如,針對一些學生的熬夜行為,教師可以引入一些醫(yī)學研究數據,讓他們了解到熬夜對身體帶來的損傷,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計劃表,有序安排學習活動。
三、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對學生體育文化的培養(yǎng)
在博大的體育文化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體育競技文化,大到有國家奧運會,小到每個學校運動會,甚至是班級里舉辦的拔河比賽、接力賽等,都是充滿競技與激情的活動,對青少年學生有著特別的吸引力。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內容向學生們拓展一些體育競技文化,拓寬農村中學生的眼界。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足球”方面的有關技巧時,可以介紹一些足球的起源、發(fā)展、代表國家、重要的賽事活動等,豐富學生們的認知。足球,一直以來都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但說起足球運動的來源,學生們不一定知道其最早起源于中國,而且早在2004年初,國際足球聯(lián)也對這一說法進行了確認。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對這種運動還有一定的介紹,只不過當時足球的名字叫“蹴鞠”。戰(zhàn)國時代的齊國,蹴鞠就已經成為當時社會民眾的一種普遍的娛樂方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足球逐漸演變?yōu)槿缃竦拿婷病=處熗ㄟ^將這些有趣的文化知識引入體育課堂中,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對這些運動的興趣,還無形之中提升了他們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
四、結語
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生學習意識和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教師的側重點不應該僅僅放在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傳授上,而是要注重使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輝.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9):81-84.
[2]姜曉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2018(8):55-56.
作者簡介:何夢晴(1982—),女,廣西貴港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