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穎
摘要:翻轉課堂模式在當今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并不是新名詞,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但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該教學模式并沒有一條清晰而又完善的應用路徑作為支撐,由此導致翻轉課堂模式應用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也遠達不到預期教學目標。為此,文章就立足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以及翻轉課堂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側重點,將翻轉課堂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加以確立,即:科學選擇教學素材,制作教學微視頻;開展項目化教學,幫助學生知識吸收與內化;開展師生互評,復習檢驗課上所學。
關鍵詞:翻轉課堂;對外漢語教學;特點與側重點;應用路徑
伴隨當今社會進入到信息化發(fā)展階段,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隨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翻轉課堂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應運而生。其原因在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必須要有信息技術作為必要支撐條件,通過信息的及時傳達,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并形成知識的內化,課堂教學的自由度也因此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證,對外漢語教學也要在該模式的應用上提起高度重視。文章就針對應用路徑的構建展開深入探究,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從研究觀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一、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
(一)教學走上信息化之路
翻轉課堂模式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學生傳遞學習信息,而網絡恰恰是最理想的途徑。所以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中,互聯(lián)網技術作為重要支撐,課堂教學能夠真正實現(xiàn)信息化,課堂教學全過程也會因此而形成得到本質上的改變。
(二)課堂教學結構實現(xiàn)重組
翻轉課堂模式中,“翻轉”二字作為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里,教師“教”的時間遠遠要多于學生“學”的時間。而翻轉課堂模式則不同,教師與學生在課前準備工作中都要下足功夫,學生要進行充足的課前預習,教師則要針對課上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做出精心的準備,進而讓學生進入到課堂之后能夠直擊問題,展開項目化學習,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方式,攻破學習的重點與難點,課堂教學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極高,這也是課堂教學結構實現(xiàn)科學充足的直觀體現(xiàn)。
二、翻轉課堂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側重點
(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
翻轉課堂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教師必須先要重視到如何將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課上要學什么,這樣課堂結構才能實現(xiàn)科學重組,學生在探究學習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的自由行和自主性才能夠得到強有力的保證。為此,這也是翻轉課堂有效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第一個側重點。
(二)要有針對性的復習檢測活動
在構建對外漢語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應用路徑中,教師必須重視到學生知識內化效果的檢驗過程,因為在復習與檢驗活動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應該以怎樣的方法加以鞏固,同時還能讓學生把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說出來,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由此才能確保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始終適合學生,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才能得到持續(xù)提高。
三、翻轉課堂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科學選擇教學素材,制作教學微視頻
就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路徑而言,首要工作既要包括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讓學生快速了解課上的學習重點與難點。然而,如何讓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做到了解課上學習的核心并非易事。為此,教師必須在課前準備工作中做足功課,而科學選擇教學素材,制作教學微視頻則是最為有效的途徑。
在教學素材的搜集與整理工作中,教師必須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并將學生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加以思考,通過互聯(lián)網將這些相關視頻進行搜集和下載,也可以實地錄制微視頻,做到教學素材的全面搜集與科學選擇。在制作教學微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選定的視頻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剪輯,其間即可以添加相應的文字說明,也可以進行相關的慢放處理,讓教學微視頻真正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最終讓學生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為開展項目化教學打下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開展項目化教學,幫助學生知識吸收與內化
通過上文可以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結構重組作為重要特點,其目的就是要將信息進行有效傳遞和內化,因此開展項目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對外漢語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路徑也要將其作為關鍵,具體操作則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首先,課堂教學信息的清晰呈現(xiàn)。教學信息值得就是學習任務,這一任務通常也是所要開展的學習項目。在進入到課堂基礎部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針對課堂導入部分的微視頻,向學生高度明確所要學習的信息,以及即將要開展的學習項目是什么,由此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并且快速的了解課堂學習的中心,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教學重點與難點。其次,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學習項目。學生在明確學習項目之后,教師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進行學生分組,組織學生開展合作與討論,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與組內其他同學分享與借鑒,進而碰撞出火花。在得出項目討論結果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指導,進而幫助助學生更好的實現(xiàn)知識內化。
(三)開展師生互評,復習檢驗課上所學
針對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翻轉模式應用而言,教師必須注意到課堂結束部分的重要性,因為課堂結束部分是課堂教學全過程的重要組成,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要給予高度重視,這是學生和教師更加直接了解“教”與“學”需要的重要平臺。具體操作應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首先,教師要針對課上所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成果和狀態(tài)加以回顧、點評。教師要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課上所學,并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說出及決方案。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哪些方面掌握得較為理想,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xù)加強進行點評,并以建議性語言為之提供學習方案,以及更好保持學習狀態(tài)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明確課上學習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好對外漢語的信心。其次,要為學生提供“說”的空間,讓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具體需要。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最后3-4min內,要鼓勵學生針對微視頻的制作與課堂教學結構設置進行點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并將自己期望的學習過程提出來。教師則要將學生所提出的建議進行詳細記錄,并視為優(yōu)化翻轉課堂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確保今后課堂中極大程度滿足學生學習需要。
四、結論
言而總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做到有效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僅要深入了解翻轉課堂教學的特點,同時還要正確把握課堂教學的流程。為此,如何有效制作微視頻、有效開展項目化教學、高校開展復習檢驗活動自然成為廣大教師今后的奮斗目標,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因此得到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季敏婷,王海艷,張成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 (21):17-18.
[2]李雯靜.翻轉課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 (11):17-20.
[3]王成偉.高校對外漢語教學課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障礙及破解[J].科教導刊,2019 (4):116-117.
[4]章欣.基于任務的漢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29(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