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琪
摘要:通過分析英語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找到目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在聽力策略理論框架的基礎上高中英語聽力策略訓練的合理模式與具體實施方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聽力策略意識與學習能力,改進聽力教學現(xiàn)狀,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聽力策略教學 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7—0187—02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英語教學致力于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其中,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實現(xiàn)整體核心素養(yǎng)具有基礎性意義。目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改進空間較大,本文探討了如何在聽力策略的理論模型基礎上將聽力策略訓練融入日常聽力教學中,來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與學習能力,以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學科背景與教學現(xiàn)狀
(一)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背景
隨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英語教學的目標早已不僅僅停留于實現(xiàn)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學習能力這四個維度的綜合培養(yǎng)。其中,學習能力構(gòu)成了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條件[1],因此,在英語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實現(xiàn)整體核心素養(yǎng)具有基礎性意義。根據(jù)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學習能力的界定,學習能力即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diào)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1],其中,運用與調(diào)適學習策略是途徑,拓寬學習渠道與提升學習效率是目的。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如何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來提升其學習能力,便是我們現(xiàn)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
在英語教學中,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先決條件,而聽和讀便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在實際的語言交際中,“聽”的應用更為廣泛,“聽”是語言理解最為普遍的形式,因此,聽力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首先,目前我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由于高考導向性的影響,聽力分值的20%比重便決定了英語課堂上聽力課課時的比重,迫于高考壓力,教師們往往會壓縮聽力課課時,導致學生在校聽力訓練時間不足。其次,一般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往往沒有嚴格按照聽前、聽中、聽后的活動來設計,而是固定于“預習生詞、播放錄音、核對答案”這種看似“高效”的模式,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機械,挫傷了學生對于聽力練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導致聽力教學效果不顯著。再次,目前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上的聽力練習話題基本涵蓋核心素養(yǎng)中的三大主題語境(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如人際溝通(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環(huán)境保護(必修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宇宙探索(必修三Unit4 Astronomy)、文學藝術(選修六Unit2 Poems)等。這些話題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本可以通過聽力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但現(xiàn)階段的教學模式對于這些聽力文本的挖掘深度不夠,使其不能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最后,教師們?nèi)狈β犃Σ呗杂柧毜囊庾R,在聽力課堂上很少系統(tǒng)化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策略,導致學生往往沒有形成顯性的聽力策略意識,聽力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總之,從整體上看,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主要存在課堂聽力教學時間不足、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機械、對聽力文本挖掘深度不足、聽力策略訓練意識淡薄等問題。如何在改進這些現(xiàn)狀的基礎上,在聽力教學中融入有效的聽力策略訓練,便是本文接下來需要探究的主要內(nèi)容。
二、理論基礎
(一)聽力策略的定義與分類
聽力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最早由OMalley在1985年提出。作為語言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力策略以學習策略為理論框架,可理解為聽者為了使聽力成功而采取的行為或思想(O'Malley&Chamot,1990)。在筆者看來,聽力策略的定義包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有效促進聽力理解的隱性心理活動與顯性行為習慣。
關于聽力策略的分類,國內(nèi)外研究者普遍認同由OMalley&Chamot依據(jù)信息處理理論提出的學習策略三分法,將聽力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Vandergrift(1997)在此策略分類的基礎上,對每一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描述,建構(gòu)了較為完整的聽力策略體系,三大策略共包含21個分項,其中元認知策略包含4項:計劃、監(jiān)控、自我評估、發(fā)現(xiàn)問題;認知策略包含11項:推測、拓展、概括、翻譯、遷移、重述、替換、信息分組、演繹/歸納、記筆記、利用目標語資源;社會/情感策略包含6項:提問澄清、協(xié)作、克服焦慮、自我鼓勵、了解情感狀態(tài)、合作學習。該策略框架在國內(nèi)外聽力策略研究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運用(柳善姬,張佳2018)。本文便以該框架為基礎來展開對聽力策略的訓練。
(二)聽力策略訓練模式
關于學習策略訓練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國內(nèi)外學者對此各抒己見(Oxford1990;Gohen1998;蘇遠連2003;李慧2007),但目前并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訓練模式。其中,國內(nèi)對聽力策略訓練模式的研究大多是以Oxford(1990)最早提出的8步訓練模式作為參考的,即:決定學習者的需要和可支配的時間;選擇好要教的策略;考慮采用整體策略訓練的方式;考慮動機因素;準備材料和活動;進行完全知情的訓練;評估策略訓練;修訂策略訓練。[2]國內(nèi)研究者中蘇遠連(2003)提出的6步訓練模式又極具代表性:調(diào)查學習者策略需求;確定要教授的策略類型;編寫策略訓練計劃;實施策略訓練;評估策略訓練;修訂策略訓練。本文便以Oxford與蘇遠連的訓練模式作為參考,提出更具操作性與針對性的高中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
1.了解學生聽力水平與策略需求
在這一階段,教師需通過調(diào)查來充分了解學生的聽力水平、聽力存在問題、聽力策略的使用現(xiàn)狀以及聽力策略培訓的限制條件等。這些基本信息為后續(xù)策略訓練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據(jù)和保障。
2.確定可培訓的策略
以第一階段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為依據(jù),在現(xiàn)有條件的基礎上,根據(jù)Vandergrift的聽力策略分類體系,確定可操作化的聽力策略。
3.編寫策略訓練計劃
教師需對高中英語課本中的聽力材料進行整合,結(jié)合聽力材料的主題和特點確定不同階段聽力策略訓練計劃。
4.實施顯性聽力策略訓練
這一階段教師需集中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策略,可分為發(fā)現(xiàn)問題、介紹策略知識、教師示范策略、學生練習策略、教師評估策略這5步,并設計有針對性的聽力練習活動來鞏固新學習的策略。
5.評估策略訓練效果
這一階段通過測試學生聽力成績、學生填寫問卷、教師訪談等方式來綜合判定策略訓練的效果。
6.修訂與完善策略訓練
以上一階段的評估結(jié)果為依據(jù),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訓練方式中存在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來修訂、完善新一輪的策略訓練計劃。
這6個階段循環(huán)往復,不斷修正完善,以此形成一套完整的聽力策略訓練模式。
三、高中英語課堂上的聽力策略教學
前文提出的高中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為高中聽力策略教學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范本,本部分在Vandergrift(1997)的聽力策略分類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在高中英語聽力課上,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與社會/情感策略的具體訓練方式。
(一)元認知策略的訓練
元認知策略訓練的內(nèi)容包括對學生計劃、監(jiān)控、自我評估、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目的在于教師引導下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自身的認知習慣,根據(jù)自身特點在聽力的不同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聽力策略。首先,教師應在聽前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明確聽力目的,并根據(jù)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在聽中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選擇性地領會聽力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以及某些特定信息,并通過有聲思維法對該階段中自身聽力水平與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控;在聽后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評估是否達到聽力理解的目標以及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并作出相應調(diào)整。
(二)認知策略的訓練
在三種聽力策略中,認知策略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最強,學生應用頻率最高,且對其中的翻譯、替換、演繹/歸納策略掌握較好。因此,對于認知策略的訓練主要集中在推測、拓展、概括、重述、信息分組、記筆記這幾個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上。首先,在聽前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聽力主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并鼓勵學生結(jié)合其自身經(jīng)歷對文本話題進行拓展。其次,引導學生通過圖示或選項信息來推測文本主題,并對下文作出預測。在聽力過程中,可引導學生用縮寫、符號或數(shù)字的形式記錄一些關鍵信息,隨后可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信息轉(zhuǎn)述練習。在聽后活動中,引導學生對聽力文本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總結(jié)所獲取的信息,對主題信息與支撐信息,事實與意見進行分類。總之,認知策略的訓練可通過設計多樣化的聽前、聽中、聽后活動來直接進行。
(三)社會/情感策略的訓練
社會/情感策略屬于隱性心理活動范疇,強調(diào)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交際行為對于聽力理解的影響,情感策略的訓練便主要集中在這兩方面。首先,教師應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聽力環(huán)境,在聽力過程及時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肯定學生的成績,設計多樣化的小組合作活動,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聽力任務,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總之,情感策略的訓練更強調(diào)對學生聽力過程中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與疏導。
四、結(jié)語
聽力策略訓練是聽力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對于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更是具有基礎性意義。高中英語教師應具有聽力策略訓練的意識,將聽力策略訓練模式應用于實際聽力教學中,根據(jù)學情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與情感策略,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跨文化意識、學習策略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美]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Heinle,1990.
[3][英]OMalley J,Chamot 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Vandergrift L.The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French)Listeners:A Descriptive Study[J].ForeignLanguageAnnals,1997,30(3):387—409.
[5]蘇遠連.論聽力學習策略的可教性——一項基于中國外語初學者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3(1).
[6]周芮,張再紅.國內(nèi)外聽力策略研究述評[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7(4).
[7]柳善姬,張佳.國內(nèi)外英語聽力策略培訓研究述評(1997—2017)[J].海外英語,2018(8).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