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鈺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進步與飛躍發(fā)展,新媒體憑借著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和豐富多樣的內(nèi)容,正對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將圍繞新媒體時代這一背景,從多方面論述新媒體時代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并結合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策略
一、新媒體的相關概述
新媒體時代,是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時代而言的,當然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這四大傳統(tǒng)意義上的媒體而言的概念,嚴格點來說,新媒體又稱為數(shù)字化媒體。也曾經(jīng)有教授指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诂F(xiàn)有的網(wǎng)絡條件之下,新媒體是基于新的技術形態(tài)之下而催生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tài),像我們所熟悉的,如數(shù)字雜志、數(shù)字報紙、可移動電話和電視和可觸摸媒體等。新媒體時代的飛躍進步,讓大家為之驚嘆的是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傳播方式的快捷化,增強了互動性,讓大家的交流互動顯得清晰而又透明,讓信息傳播變的方便而又快捷。
二、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
(一)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的積極影響
根據(jù)調(diào)查,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成為受大學生歡迎的媒體,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將其作為獲取最新新聞,與社會建立深層次聯(lián)系的主要渠道,因而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來獲取最新資訊,然而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媒體,大學生獲取最新的關于思想政治的素材都是來源于報紙雜志,而且這些雜志大多數(shù)從眾的角度出發(fā),大多數(shù)都是關于對人生的理性思考和社會責任,大學生獲取相關知識格調(diào)顯得過于單一化,一方面,在新媒體時代下,傳播的主體和受益群體都針對大眾,因而大學生作為其中的一員,利用自己常用的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QQ等多種形式,進行轉載或者實時評論,進而走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提高了自主參與,關注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了社會責任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的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這個大背景下,就可以緊跟時代潮流,通過多媒體獲得海量信息,學習技巧,深化個人的思想內(nèi)涵等,同時新媒體也被看作是學生求知的渠道,他們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包括學習,社會實踐和擇職和就業(yè)多方面的價值觀個態(tài)度,間接性的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的消極影響
新媒體也就宛如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大學生出于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的關鍵階段,在新媒體塑造社會新形態(tài)和新文化的同時,也就難免充斥著一些不良的信息,比如一些負面性極其強的負面言論會很容易地讓學生失去辯識是非的能力,容易盲目跟風的評論,甚至失去理智,進而導致大學生自身的個人修養(yǎng)受到傷害。另外,由于新媒體的虛擬性為大學生緩解個人壓力和排解心理壓力提供了一個恰當?shù)钠脚_,但是正由于其虛擬性決定了它的難以操作性,會出現(xiàn)一些肆意妄為者,忘卻自己所背負的責任,在網(wǎng)上自由操作,擺脫了現(xiàn)實的束縛,喪失道德,進而誘發(fā)某一些大學生走向“不歸路”,嚴重會涉及網(wǎng)絡謾罵攻擊等道德問題,其結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三、新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從學校方面積極拓展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
學校作為大學生的“常駐場所”,因此為了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從學校自身建立和延展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從整個學校的部署來看,要將新時代的積極思想及時轉達到各個學院,如“中國共青團”之類的公眾號,要求學生對其中的政治教育內(nèi)容進行學習,如“紀念五四100周年”這樣形式的微視頻,讓大學生將新媒體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有機的鏈接,在觀看視頻中強化道德意識,以便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從各個學院來看,要加強落實監(jiān)督機制,要求將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并且要利用校園網(wǎng)這一媒介,建立輔導員,學生之間溝通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媒介實時反映自己最近以來的困惑等,以便個輔導員溝通交流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從班級的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這一工作,首先要建立起班級內(nèi)部的QQ群、微信群,使班級負責人方便及時傳達學校的政治教育工作,與此同時,學生干部要根據(jù)各個班級的思想政治風貌,通過微信小鏈接等方式組織與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等的課程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的思想個行為進行指導和教育。
(二)從家庭方面幫助規(guī)范大學生日常行為和思想道德建設
家庭是任何一個人的原生環(huán)境,對大學生也是如此。因而也要從家庭方面做好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道德建設。一方面,家長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先自己從生活的各個小事落實到位,規(guī)范自身行為等;另一方面,家長要注重起和子女的溝通交流,為了拉近和孩子的親近距離,可以播放一部有意義的紀錄片為導入點,在其中逐步滲透對自己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指導,了解孩子想在將來的社會實踐中做一個怎樣的人,然后引導性地鼓勵學生要對社會負責,對于世界感恩這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讓大學生在多媒體沖擊之下還能夠做一個對社會感恩,有思想,有擔當?shù)拇髮W生。
(三)從社會方面充分發(fā)揮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
要從社會的角度出發(fā),畢竟最終大學生還是要走向社會的。因而在社會中,必須要發(fā)揮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著重打壓社會的不正之風,讓社會充滿正能量,從而為能夠在新媒體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充分利用社會傳播正能量的廣泛性,大范圍地設置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專題專欄,并可以通過大屏幕的形式廣泛征求關于如何針對新媒體時代之下高校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指導性建議,最后通過專線電話、微信公眾號這種自媒體運營的方式來接納相關的建議和意見等。
結 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下,關于加強高校大學生點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因而要清醒地認識到新媒體時代下的優(yōu)勢,盡量避免不良影響,進而能夠高效可行的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楊鶴清,王翠崗.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思考[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9(6):132-133.
[2]徐佳寶.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農(nóng)家參謀,2018(2):56.
[3]韓春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現(xiàn)代交際,2018(1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