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蕾
【摘 要】對高中數學老師和學生來說,數列知識的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數列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運用數列知識,是老師和學生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高中數學;數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34-01
引言
本文通過提出在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具體方法,例如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景,以及緊緊圍繞教材進行教學,小組教學方式等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將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很好的解決,使得數列知識被學生很好的掌握運用。
一、構建生活性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興趣
高中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列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數列的知識和現實實際情況緊密聯系,通過構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情境,使得學生可以在老師構建的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得到很好的激發(fā),使得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的去研究探索高中的數列知識以及相關的案列,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掌握數列知識。[1]例如在進行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時,老師要事前準備好自主探究式的教學策略,并且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列前n項和。多個扇形的石板鋪墊形成了北京的天壇圜丘的表面,在其最高的一層天心石是其重心,圍繞天心石的第一圈是9塊石板,之后每一圈都比前一圈多9塊,共計9圈,問第九圈到底有幾塊石板?通過老師生活性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充滿疑問和好奇的去主動探究關于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相關定理和公式,將相關知識的重難點一步一步的解決掌握。
二、適度提問,激發(fā)學生思維
數列的知識點是高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對很多學生來說也是讓他們頭疼的知識難點。所以想要使得學生真正的走進數列,掌握數列,老師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其中適度提問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2]教學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從1到100的自然數之和”的研究,再進一步得出關于數列的求和公式。通過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和提問,引導學生不斷的研究探索相關的數列知識,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中,對數列知識的興趣不斷提高。除了適時地提問,老師在教學中還要留出自由的討論時間給學生,長此以往的自主學習中,會使得學生對數列知識的興趣不斷提高。
三、完善小組合作教學形式
在進行數列知識的教學時,老師要認真細致的觀察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進程以及興趣愛好和性格,將學生的特長進行匯總。進而再將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小組溝通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3]并且每一個小組都要選出一個組長,由這個小組組長帶著組員一起探索研究教學的知識點,使得學生們在思維的碰撞中更好的掌握數學數列知識。有的時候,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會容易退縮,但是集體的力量是很大的,通過組員以及小組之間的互幫互助,不斷提升對數列知識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教學可以使得數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斷的提高,也緩解了老師的教學壓力。
四、圍繞教材,扎實基礎
雖然高中的數列知識一般讓學生和老師都很頭疼,但是通過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列知識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同時老師和學生也要意識到,學習是沒有捷徑的,想要很好的掌握運用相關的知識,需要將基礎知識掌握好。而想要將學生的基礎知識打下夯實的基礎,老師除了要圍繞教材進行教學,還需要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展開教學。[4]一方面,老師可以引導要求學生將一些經典的題型和案例記錄下來,并整理成數學筆記,使得學生鞏固經典題型和案例來開拓思維,更好的將其他變形的題型很好的探索解決。例如關于等比數列求和的知識,一般是有固定的解題思路和公式的,所以學生在將一些固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掌握之后,再獨立的進行解題。另一方面,老師還要嚴格要求學生將數列知識的公式背下來,因為在數列知識的解題中相關的公式是必不可少是最基礎和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并且老師可以通過小組間的討論檢查,讓學生更好有熱情的背誦相關的數列公式,使得學生將數列公式背誦的很熟練,繼而可以在解題過程中可以靈活的運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的數列知識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使得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不能很好的完成,也不利于學生真正的掌握運用數列知識進行解題。所以本文通過分析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在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希望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學生對數列知識可以更好的掌握和靈活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李昌會.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學習,2012(05):60-61.
[2]周蓉.優(yōu)化課堂結構 實現有效教學——在“等比數列”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嘗試[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4(02):60-62.
[3]瞿春燕.數列教學,思想塑造——高中數學數列教學的數學思想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67.
[4]陳兵.重慶高考數學近五年縱向比較分析——暨2015年高考數學高效復習建議[J].數學教學通訊,2015(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