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從林
關鍵詞:趣味性;800米;運動成績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9)10-0082-02
一、夯實有氧階段:發(fā)展學生肺活量及有氧耐力
第一階段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剛開始接觸較為系統(tǒng)的有氧代謝訓練階段,本階段是以有氧代謝為主,目的是提升學生的一般耐力水平和肺活量,根據(jù)訓練時間的長短可以適當做調(diào)整,一般安排6~8周。同時,該階段也是學生對800米項目興趣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教師要抓住這一關鍵階段,營造良好的隊內(nèi)學練氛圍;樹立教師的人格魅力;將800米訓練以游戲為主,結合情境和在限制性條件下完成學訓;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訓內(nèi)驅力,助力800米訓練,提升運動成績。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擺臂操練習: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成弓箭步狀態(tài)徒手和持輕器械交替擺臂練習,時間為6~8分鐘,逐漸增加時間。
(2)勻速越野跑:總距離4000米左右;勻速前進。
(3)勻速跑比賽:每人手持一塊運動手表在標準400米跑道上根據(jù)學生情況設置8~10圈,每跑一圈記下所用時間,最后和老師規(guī)定每圈的時間做比較,誤差小的學生為勝利,評出名次,名次差的學生適當給予“懲罰”。
(4)巧用輕器械練習法:學生自主選擇輕器械完成練習。如籃球運球跑、足球運球跑、左右腳交換跳繩跑、原地高抬腿跑等,也可以將幾種方法隨機組合起來。
(5)校園定向跑,充分利用校園環(huán)境,提升學生訓練積極性。教師需提前講好方法和要求。
(6)定時跑比賽:方法是12分鐘定時跑,看誰跑的距離遠,同樣增加“獎懲”措施。
二、提升混氧階段:發(fā)展學生混氧代謝能力
學生經(jīng)歷過第一階段的訓練已具備一定的有氧代謝能力,根據(jù)800米的特點,筆者將第二階段訓練時間安排為7周。這一階段主要發(fā)展學生的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的“混氧”代謝能力,但在練習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無氧代謝功能。本階段以比賽形式為主,結合變化練習形式和輔助器械不斷激發(fā)學生學訓興趣,保障訓練效果。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接力跑比賽:200米接力,400米接力,800米接力,等等。注意:安排接力人數(shù)要保證每人中間間隔4~5分鐘。
(2)超車跑:根據(jù)隊內(nèi)人數(shù)情況將學生分成兩組及以上(變速跑的同時保持一定的競爭關系),每次由最后面一位學生從外道跑至排頭,以此類推,距離3000米左右。
(3)結合輕器械變速跑:學生自主選擇輕器械,如,籃球全場快速運球接上籃一側跑出另一側跑回(20~25個來回);足球快速運球盤帶接射門,限制時間(10~12分鐘);限制距離連續(xù)跑跳繩8分鐘;連續(xù)高抬腿5分鐘;等等。
(4)上下樓梯跑:快速上樓慢速下樓,學生可以跑5層宿舍樓。上一層下一層,連續(xù)上兩層下兩層,以此類推至上五層下五層為一組,間歇5分鐘,共三組。
(5)折返跑:30米、60米、90米、120米折返跑,30米快速跑出,慢速跑回,接著60米快速跑出,慢速跑回,以此類推至120米快速跑出,慢速跑回。要求:總距離在4000米左右。
(6)分段不同形態(tài)下變速跑:400米跑道分成8份:慢跑(60米)+沖刺(60米)+大步走(33米)+慢跑(60米)+大步走(33米)+慢跑(60米)+沖刺(60米)+大步走(33米)為一圈。(每次訓練6~7圈,最后200米要沖刺)
(7)變速跑:3600米變速跑,全速直道跑,慢速彎道跑(只要不走即可)。
(8)常見間歇跑:1500米間歇6~7分鐘,共2組;1000米間歇5~6分鐘,共2組;6組400米,間歇4~5分鐘;等等。
三、強化無氧階段:提高學生無氧代謝能力
在以上兩個階段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專項耐力訓練的基礎,本階段較前兩個階段相對強度較大,訓練總距離相對較短。根據(jù)800米專項素質的需要,筆者將本階段時間安排在8周左右。主要發(fā)展學生肌肉的無氧代謝功能,提高學生快速奔跑的能力。該階段主要以短距離的間歇性比賽訓練方式為主,結合短距離的快速移動來提升學生對無氧訓練的興趣,從而保障訓練成績。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小組間比賽: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400米的短距離比賽,比賽方式以組間成員成績相加用時最短組別獲勝。如果是100米每人跑8組,間歇2~3分鐘;150米每人跑6組,間歇3~4分鐘;200米每人跑5組,間歇4~5分鐘;250米每人跑4組,間歇5~6分鐘;300米每人跑3~4組,間歇6分鐘;400米每人跑3組,間歇7~8分鐘。其中比賽方式也可以改成個人,3個400米可以改成300+400+500的形式展開。要求:學生合理分配體力,每組大概用80%~85%的速度去跑,否則訓練內(nèi)容可能完成不了。
(2)左右橫移:在間隔3.5米的兩條平行線內(nèi),采用滑步或并步左右橫移手觸線。要求:30秒內(nèi),男生完成28~30個;女生完成25~27個。
(3)“V”字形滑步移動:“V”字形的兩個邊為5米,采用低重心滑步,從“V”字形左角開始回到左角結束,到達底部時轉身換腳一去一回為一趟,共計三趟為一組,間歇3~4分鐘,共完成三組。最后看誰或哪個組別總成績用時最少獲勝。
(4)連續(xù)折返跑:連續(xù)折返5米、10米、15米、20米,起點也是終點,共計100米為一組,間歇5~6分鐘,共計三組。比賽看誰或哪個組別總用時最少為勝利。
說明:三個階段是筆者根據(jù)800米訓練的項目特點及學生對800米的耐受性區(qū)分的,不包含800米賽前訓練。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三個階段的訓練內(nèi)容安排要隨機應變,而不是一成不變,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根據(jù)學生當下的訓練狀態(tài)進行適當調(diào)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