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家松
摘 要:體育是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其能夠體現(xiàn)出來的最根本的價值,就是改善學生的體質和體魄。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點,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將游戲應用于體育課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體育課程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體育教學;游戲;興趣點;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81-02
體育游戲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積極性,考查學生閃躲、變向、跨越障礙、身體對抗等能力,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的各項技能的基礎上進行的,將技能隱含于游戲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游戲,從而增強學生的體魄。本文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選擇與應用游戲進行論述。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敏感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骨骼生長速度比較快,但在耐力方面、肌肉的力量等方面遠比不上成年人,很容易疲勞,但恢復也非常快。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不應該著急訓練學生的肌肉力量。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要合理安排游戲和休息的時間,避免強度大、時間長的游戲項目。另外,青少年的心臟的重量、血液的容量也不如成年人。青少年的心臟還在不斷發(fā)育中,收縮力量較弱,而在運動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增強心臟的收縮次數來增強心臟的血流量。這樣一來,青少年的心跳頻率會比較快,心臟也就更容易疲勞。在選擇體育游戲時,教師要合理控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憋氣的運動或是力量性的游戲不應該過多。青少年的肺活量也較小,在呼吸的時候受到的阻力大,呼吸深度不夠,這也是教師在選擇游戲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在體育游戲的選擇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青少年呼吸速度快但深度淺的特點,盡量避免活動時間長、強度高的耐力游戲,主要以有氧活動為主,如球類游戲。青少年的神經興奮性非常高,因此他們雖然活潑、好動,但是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在學習事物時掌握速度非常快,但是興奮性容易擴散,導致動作不夠協(xié)調、不夠準確。在體育游戲中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還沒有將游戲的規(guī)則講解完,學生就躍躍欲試,提前進入了游戲狀態(tài)的情況,這就是典型的青少年興奮與抑制不均勻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要選擇有趣的、生動的游戲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直觀的、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在時間上、練習強度上選擇適中的游戲,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確保學生能夠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開動腦筋,既能夠學習基礎知識,又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選擇游戲時,教師也要考慮到課程的要求,根據學生性別、年齡、身體素質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做到難度適中,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兒童轉變?yōu)榍嗌倌甑倪^渡時期,也是他們從各種自然的動作向體育運動的標準基本動作轉變,從基本的體育技能向戰(zhàn)術訓練轉變的時期。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從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體育游戲向分組競賽、具有一定的激烈性和對抗性的游戲過渡。在選擇游戲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點,提高他們的基本活動能力,并選擇多種多樣的具有游戲意義和價值的練習作為基本的練習手段。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綜合鍛煉學生多方面技能的游戲,也可以選擇突出培養(yǎng)學生彈跳能力、協(xié)調能力、靈敏度等的游戲。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爆發(fā)力時,教師可以從快跑的運動角度出發(fā),利用“踩影子”“你追我趕”“貼膏藥”等奔跑類型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樂趣和對于短距離奔跑的興趣。又如,在進行球類運動的基本動作和戰(zhàn)術策略的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移動的籃筐”“運動接力球”等游戲進行教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進行高強度的小組訓練,如“推小車”,即一名學生在前,采取俯臥撐的姿勢,雙手著地,另一名學生在后,用力抬起前一名同學的雙腳,兩人同時向前移動。這種練習不僅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耐心,還要兩人協(xié)調一致,有足夠的默契。但這種難度的訓練不宜太多,既要能夠起到練習的作用,也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游戲應用于課堂教學始終。在開始、準備、中心和結束四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都是不同的,教師可設計不同的游戲。
開始部分是一節(jié)體育課程的開端,也是一節(jié)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高低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開始部分決定了課程的走向。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做好教學常規(guī)的同時,滲透一些趣味性的、愉悅性的體育游戲,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開始,教師可以利用“集合倒計時”“真假口令”等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在興奮和愉快中進入準備環(huán)節(jié)。
準備環(huán)節(jié)是學生主要的熱身階段,能夠將學生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神經充分活躍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在傳統(tǒng)的準備互動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繞著操場慢跑、準備互動操的形式來進行,雖然這些訓練能夠達到一定的熱身作用,但是效果卻取決于學生的動作是否標準。利用游戲能夠確保學生活動到位,有效熱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準備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天天五分鐘”的游戲活動學生的全身。如果這一節(jié)課有專門的針對運動訓練目標,如短跑,那么教師就可以設計“踩影子”的游戲,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起到熱身的效果。
在體育課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嘗試將教學任務與游戲結合在一起。例如,在進行快速跑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報紙跑不掉”的游戲,讓學生先將報紙放在胸前,再全力向前沖刺。如果速度過慢,報紙就會掉下來。為了不讓報紙掉下來,學生自然會情緒高漲,快速向前沖刺。再如,在練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用一個小沙袋做障礙,作為學生在跳躍過程中最高點時的高度目標,讓學生有挑戰(zhàn)的激情。在基礎練習過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將障礙物設置得更高、更遠。這樣學生在進行離地跳遠的時候,就會更注意動作的規(guī)范性和標準性,也能夠有更加明確的跳躍目標,激發(fā)挑戰(zhàn)欲望。又如,學生在玩“貼膏藥”的游戲時,常常是一位學生“逃跑”,另一位學生“追趕”,而其他學生只能觀看游戲。這時,教師可以嘗試增加“膏藥”的數量,可以是兩名學生“逃跑”,兩名學生“追趕”,甚至是三名學生“逃跑”,三名學生“追趕”,從而增強游戲的緊張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
體育教學結束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放松環(huán)節(jié)與小結環(huán)節(jié),這時教師可以采取簡單的放松、拉伸訓練,也可以適當穿插一些輕松的、愉快的游戲來幫助學生放松。例如,“兩人三足”“開火車”的游戲,具有很高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消除疲憊感,使得身體的各個感官在充分活躍之后得到放松。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將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看作是一個整體,避免牽強湊數的游戲或環(huán)節(jié),以免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展特點以及教學目標等,靈活運用游戲開展教學,將教學任務與游戲有機融合在一起,發(fā)揮游戲的最大教育價值。
[1]徐方.利用體育競賽游戲提升初中體育課堂參與度的研究[J].運動,2018(09).
[2]李洪濤.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略談[J].當代體育科技,2018(06).
[3]王秀梅.論初中體育教學游戲的選擇和應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04).
[4]弓斌.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運動,2018(03).
[5]吳炳華.以游戲教學構建高效初中體育教學課堂[J].青少年體育,2017(11).
[6]顧正玉.探討初中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30).
[7]袁愛民.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