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輝
【摘 ? 要】 ?情境教學法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做好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研究,可以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幫助。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在文本中從構建優(yōu)質情境、開展情景教學和實施課后實訓三個方面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策略予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實施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得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作為以歷史內容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其因為在課堂教學效果上更為突出,因此普遍受到了廣大學生和教師的青睞。從學生的心智發(fā)育角度來看,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能夠幫助他們實現(xiàn)“穿越”,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的不斷發(fā)展和變遷,進一步了解和分析歷史事件的成因及影響,這對于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
一、借助史實內容,構建優(yōu)質情境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并期望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就必須要保證所構建教學情境的足夠優(yōu)質性,因為只有優(yōu)質的情境才能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感受,從而促動學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去完成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與探究??紤]到歷史知識的特征,教師必須要將史實內容為教學情境的核心,即為學生重現(xiàn)歷史場景,來幫助他們增強對歷史的認知和了解。例如在進行《三國鼎立》的一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構建起濃厚的教學情境。在物質環(huán)境方面,教師根據(jù)學生作為分組,在三大排作為后面插上“魏蜀吳”的三國大旗,并為每個“陣營”下的學生紛發(fā)歷史角色卡,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吳國有“甘寧、太史慈、周瑜、呂蒙”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對應的“歷史角色”。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在課代表的幫助下完成對班級細節(jié)方面的布置,讓班級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在此種教學情境的構建模式下,學生會因為新穎的形式而產生興趣,同時他們與歷史角色的對應,更讓他們產生了三國時期歷史探究的主動性,情境教學模式由此得以展開。
二、開展情境教學,增強學習感受
在完成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后,教師就可以開始課堂情境教學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去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探究,由此來保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力。與此同時,教師要能夠借助教學語言和教學動作等互動模式來做好對學生的教學引導。例如在進行《血肉筑長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愛國情緒調動。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進行課堂學習內容的探究,由此來讓學生通過自主感受去認識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進一步實現(xiàn)對他們的情緒感染和調動。之后,教師與學生針對抗日戰(zhàn)爭內容予以討論交流,并讓學生講一講他們聽過的但教材中沒有寫出來的抗日戰(zhàn)爭英雄事跡。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當下社會比較典型的“精日問題”,并舉例廈門大學研究生“潔潔良”的事件,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由此來增強他們的民族榮辱感。最后,教師為學生播放抗日戰(zhàn)爭期間犧牲同胞照片和名字的幻燈片,讓學生在哀傷、致敬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他們的民族責任感,為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施課后實訓,提高知識記憶
在情境教學法應用過程中,做好課后實訓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學習的知識得以有效的應用是實現(xiàn)初中歷史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一定要對課后實訓予以重視,開展以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將課堂上的教學情境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由此來提高對學生歷史認知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完成《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一課的教學后,我除了讓學生掌握和記憶“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外,還讓學生通過對“絲綢之路”的理解,來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內容予以分析,并完成對以下問題的解答:
1.“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哪個難度更大?為什么?
3.你覺得“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哪個歷史價值更高?為什么?
學生需要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探討的基礎上,回家以作業(yè)的形式來回答上述問題,字數(shù)不限。我之所以在本課中提出“一帶一路”的內容,是希望讓學生通過對歷史事件與當代政治策略的分析,來加深學生對于國家歷史地位、發(fā)展策略的研究,由此來增強學生的國家發(fā)展政策的了解,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社會主義好少年,為幫助他們成為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棟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能夠在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為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構建帶來幫助。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了保證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研究,確保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主動的進入到歷史情境中去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精神體驗,由此做到既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目標,又陶冶了學生的歷史情操,為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提升打下基礎,也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水平創(chuàng)造實效。
【參考文獻】
[1]黃健輝.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69-70.
[2]魏慧琴.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J].甘肅教育,201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