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輝
【摘 要】目的:研究痰熱清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流行性感冒患兒為病例觀察,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68例患兒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抽取34例。對照組僅給予奧司他韋治療,觀察組給予奧司他韋聯(lián)合痰熱清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06%高于對照組82.35%;觀察組發(fā)熱、咳嗽、咽喉痛、疲勞等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結論:痰熱清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療效理想。
【關鍵詞】痰熱清;奧司他韋;小兒流行性感冒;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病毒性肺炎多發(fā)嬰幼兒,尤其冬春兩季為高發(fā)季節(jié),患兒臨床多表現(xiàn)出發(fā)熱、咳嗽、喘息、肺啰音等癥狀,而且病情容易遷延不愈,病重時還會發(fā)生酸中毒、休克及呼吸衰竭等情況,使患兒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痰熱清注射液為中藥制劑[1],對病毒肺炎治療效果理想,安全性較高,本研究兩組患兒分組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流行性感冒患兒為病例觀察,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68例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3.8±1.2)歲;病程2~5d,平均(3.0±1.1)d;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3.7±1.3)歲;病程2~5d,平均(3.1±0.9)d;兩組基礎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
納入標準:入選患兒均在6個月以上,體溫≥37.5℃,符合《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相關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排除過敏體質患兒、用藥治療過敏的患兒、合并心肺疾病、肝腎疾病、血液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兒。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指導患兒多飲水、保持清淡的飲食,對體溫過高患兒退熱處理。對照組給予奧司他韋顆粒(國藥準字:H20080763,生產(chǎn)企業(yè):宜昌長江藥業(yè)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對體重15kg以下患兒每日用藥2次,用藥量為30mg;對15-23kg患兒,每日用藥2次,用藥量為45mg,對24-40kg患兒,每日用藥2次,用藥量為60mg。觀察組在奧司他韋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痰熱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30054,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凱寶藥業(yè)有限公司)靜脈滴注治療,每日靜滴1次,每次用藥0.3-0.5mL/kg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稀釋后為患兒靜滴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根據(jù)相關標準[2]將兩組療效分作痊愈:治療4d內,患兒體溫恢復到正常,肺啰音、咳嗽等癥狀消失;顯效:治療1周內,患兒體溫恢復到正常,肺啰音、咳嗽等癥狀減輕;好轉:患兒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但不明顯;無效:患兒體溫未見下降,肺啰音、咳嗽等未見緩解,甚至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②記錄兩組患兒發(fā)熱、咳嗽、咽喉痛、疲勞等癥狀緩解時間[3]。③記錄兩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06%高于對照組82.35%,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癥狀緩解時間 觀察組發(fā)熱、咳嗽、咽喉痛、疲勞等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發(fā)生1例皮疹、1例寒顫,處理后患兒癥狀自行緩解,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3 討論
小兒流行性感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一經(jīng)感染臨床就會表現(xiàn)出發(fā)熱、咳嗽、咽喉痛、疲勞等癥狀表現(xiàn)。國際衛(wèi)生組織提出臨床治療用藥為奧司他韋進行抗病毒治療,其活性代謝產(chǎn)物可以對甲型、乙型等流感病毒神經(jīng)氨酸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神經(jīng)氨酸酶為病毒表現(xiàn)糖蛋白酶,它的活性會影響病毒顆粒的釋放和播散,對神經(jīng)氨酸酶活性進行抑制能對病毒顆粒釋放進行阻止,將病毒擴散鏈經(jīng)過切斷,能作為藥物靶點,減少病毒播散。
中醫(yī)將流行性感冒稱作時行感冒,小兒體質純陽,邪氣從陽化火而迅猛內傳,里熱己熾,正氣急起抗邪,分析是表實里熱和邪正劇爭病理。具有發(fā)病急,發(fā)病初時有發(fā)熱,然后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乏力、咽痛及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治療要選擇清熱瀉火和利咽解毒的藥物。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的痰熱清注射液藥物組方包括了黃芩、熊膽粉、山羊角和金銀花、連翹等,其中的黃芩性苦寒,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熊膽粉具有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山羊角具有清熱、鎮(zhèn)驚、散瘀、止痛等功能[4];將山羊角聯(lián)合熊膽粉能起到清肝明目和清熱定驚效果;對小兒高熱和肝風內動致驚厥療效理想;而金銀花、連翹具疏散風熱和清熱解毒的功效。所有藥物聯(lián)合應用能清熱解表,清肝泄熱,解毒利咽。
參考文獻
劉菁.抗病毒合劑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16,32(7):29-30.
鐘成梁,沈雯,蔡秋晗,等.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藥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32(8):1600-1604.
鐘秋穎.痰熱清結合奧司他韋應用在小兒流行性感冒治療中的療效探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7):92.
周漢明.奧司他韋與抗病毒口服液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2):5116-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