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張霽陽
摘 要: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網絡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制約其發(fā)展的因素。
關鍵詞:網絡自主學習;英語學習;制約因素
近年來,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網絡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和研究者的重視。網絡自主學習是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一種學習方式,它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制約其發(fā)展的因素。
一、網絡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網絡自主學習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有三分之二高校都在開設或嘗試網絡教學,它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由于網絡學習方式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因此我國加快了網絡技術的建設,與此同時,網絡學習也蓬勃而起。在所有網民中,學生網民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0%,其中又以大學生為主體。并且在網絡的使用中,以獲取知識和信息為主要目的大學生比例超過70%,可見網絡自主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為此,很多高校都在體驗基于網絡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自2012年開始,我校也開始積極引導學生們利用校園網進行外語學習。
二、制約我校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發(fā)展的因素
網絡外語自主學習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使得大學英語教學不再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給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在教學中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影響其發(fā)展的一些因素,具體總結如下:
(一)我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約束力普遍較低
首先,作為學習主體,我校大學生入學英語成績普遍較低,英語基礎較差,我們在對16級入學新生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只有20%的學生高考成績達到了120分以上,45%的學生高考成績達到了100以上,100分以下的學生達到了55%,所以我校學生們的總體學習意識不強,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夠。其次,我國學生一直以來受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因而,許多學生已經習慣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同樣在我們對16級新生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48%的學生任然喜歡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對網絡學習十分排斥,擔心一旦離開老師的教學,自己不知道學什么,如何學習。只有45%的學生傾向于網絡自主學習,認為它很方便,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而7%的學生則沒有想法,所以很多學生仍舊對教師過分依賴,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自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英語課堂教學不能很好的與學生課下自主學習內容對接
我校的課堂教學以固定的課本為主,但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不能很好地對課內知識進行拓展、延伸,使得課下學習內容不能為學生提供延續(xù)性服務。只有當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和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鞏固課堂知識,又能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教師不能做到有效監(jiān)控
在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和控制者。而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決定學什么和怎么學,教師起到輔導、監(jiān)督和協(xié)調的作用。目前,很多教師不能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教師在網絡自主學習中所應承擔的角色并不完全清楚。所以教師沒有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對學生的網絡學習監(jiān)控、管理不到位,這樣勢必會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和學習效率。
(四)網絡環(huán)境方面的原因
我校校園網始建于2012年底,起步較晚。盡管經過6年多的建設,不斷在完善和發(fā)展,但是網絡覆蓋率低,學生宿舍不能實行全覆蓋,只實現(xiàn)了行政樓、圖書館、部分二級學院光纖連接,連網計算機只達到幾百多臺,不能很好的為各校區(qū)的師生建立了溝通的橋梁,學生也不能隨時隨地的進行網絡學習。同時,我校網絡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滯后,更新不及時。資源庫基本以各類素材為主,內容陳舊,分類不規(guī)范,且針對性不強,內容更新緩慢,這樣的資源不僅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使用,反而極大降低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效率,挫敗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學習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信息量大。然而這必然會存在另一個問題,即如何幫助學習者從繁雜的信息中找到適合個人水平、滿足個人需求的英語學習材料,很顯然我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甄別能力不強。
(五)網絡自主學習監(jiān)控的時間不足
我們在問卷中對46名教師設計了監(jiān)控時間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實際做到的用于自主學習監(jiān)控的時間卻遠遠不足,具體為每周監(jiān)控1小時以下的14人,占30%,每周監(jiān)控2—4小時的19人,占41%,每周監(jiān)控4—6小時的13人,占29%,因此,教師對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監(jiān)控的時間不足,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尤其是不太擅長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教師不能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對待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三、結論
針對制約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發(fā)展的問題,如何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監(jiān)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怎么樣監(jiān)控,以什么方式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需要采取一定方法。雖然網絡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網絡自主學習的強大優(yōu)勢已使其成為今后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對此,我們應正確的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來不斷完善這一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王守仁.高校大學外語教育發(fā)展報告(1978.2008)[M].北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3]吳雅菲.大學生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新內涵[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