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聯
摘 要:《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是中職學校電工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電力拖動;教學實踐;激發(fā);興趣;
中職?!峨娏ν蟿涌刂凭€路與技能訓練》是電工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電工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工作能力。由于近年來對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來講,大多數學生是初中畢業(yè)生,而且入學考試成績非常低,他們的基礎知識非常薄弱,就連最基本的電工基礎知識和電磁方面的一些基本原理都不懂,加上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習電力拖動這樣的專業(yè)課興趣不高,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授課中會產生很多問題。另外本課程的理論性、抽象性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如果培養(yǎng)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去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非常強的課程的話,就會比較困難,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本人來到清華大學參加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受清華大學項目式教學啟發(fā),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談幾點個人的認識。
一、上好緒論課,講好開場白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材的緒論是對教材的學習起到引領、提示、導向的作用,所以教師應十分重視緒論課的教學。第一次課教師必須起到一個鼓動家、宣傳家的作用,力求達到充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的效果。要講好緒論課最好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形式,精心選取有關的音像資料素材,恰當地運用到教學中去,達到聲形并茂。如可以播放一些現代工業(yè)的先進制造加工技術的視頻場景,讓學生充分感受電力拖動自動化技術的重要應用及美好的發(fā)展前景,喚起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熱愛。同時又使學生認識到當今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對技術工人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不學好專業(yè)知識,就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二、充分利用實物教具,加強直觀教學
目前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初中畢業(yè)生,不但文化基礎偏低,很多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機床設備和各種電器元件,可以說對工礦企業(yè)中的感性認識少之又少。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僅僅通過語言講述來使學生理解抽象、深奧的電工專業(yè)知識是很困難的。應該加強直觀性教學,多采用實物教具、模型和實地參觀等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機床線路時,可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機床的加工情況,讓學生了解機床各部分裝置上下、前后、左右的運動,都是由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的運動,用于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講授交流接觸器課題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發(fā)一個常用的交流接觸器,讓每一位學生直觀的了解其外部及內部結構,并進一步對接觸器的動作過程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自發(fā)地去分析其動作原理。教師再因勢利導,進行總結歸納。這樣的教學容易達到讓學生積極思維、掌握要領和理解原理,進而產生學習興趣。
三、 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程講授順序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本在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是先學第一單元常用低壓電器;再學習第二單元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第三單元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第四單元電動機的自動調速系統。特點是先基礎后應用,符合教學規(guī)律。但長時間學習某一單元的內容,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效果不明顯。等到學習下一單元內容的時候上一單元學過的內容又會遺忘。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大綱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組織優(yōu)化。第一單元與第二單元內容的學習穿插進行,以第二單元內容的需求為基礎,需要哪些電器。我們講解哪些電器。例如,講解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前,先講解刀開關、鐵殼開關和熔斷器的結構、用途和原理圖符號,接著講解如何識讀繪制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圖和布線要求,最后講解安裝與檢修。所有課題的學習訓練都諸如此類。當第二單元的三相異步電動機降壓啟動控制線路這個課題結束以后,學生就有能力學習第三單元的部分內容了,這時候我們又把第二單元與第三單元的內容穿插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第三單元的一些生產機械電路圖分析給學生,向學生介紹各種圖紙的特點和畫法、使學生明白凡是比較復雜的機床或成套的生產機械的控制線路總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線路組成的。如C5225車床控制電路圖、X62w萬能銑床控制電路圖、T68鏜床控制電路圖雖然復雜,但它也是由基本的控制線路組成的,例如它包含有點動、自鎖連續(xù)起動、正反轉和Y-△降壓啟動等控制線路。學生看到自己目前學習的知識都在實際中用得著,就學習興趣高漲。
四、在教學中使用項目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理論課結束以后再按排實習,這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一上理論課就頭痛、乏味、聽不進去。本課程是一門專業(yè)理論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課程,理論教學也在實習場地進行,根據這個特點,我們首先簡單介紹理論,使學生對所學的這部分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再技能訓練,到技能訓練結束,又詳細的講解理論知識。如我在講解接觸器時,先簡單介紹接觸器是一種用來自動地接通或斷開大電流電路的電器,它可以頻繁地接通或分斷交流電路,并可實現遠距離控制電動機的啟動、點動、正反轉和制動,然后再讓學生實習接觸器的拆裝、線圈通電和斷電,使學生很快了解了接觸器的結構、原理和工作過程。在此基礎上又利用實物詳細的講解接觸器的電磁系統,觸頭系統,滅弧裝置、輔助器件、常見故障的維修等,從而很快使學生掌握了接觸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分析維修。由于采用了項目教學,拆裝檢修與講授同時進行,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實踐與理論知識的和諧統一。
以上是本人受清華大學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式教學啟發(fā),通過對本課程特點的認識,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將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采用符合實際的教學手段,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學校教學條件的不同,學生生源的不同,可能教學方法也不同,所以可能會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懇請大家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北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