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
這首歌曲在創(chuàng)作時趙季平在本土特色基礎(chǔ)上結(jié)合了流暢、圓潤、曲調(diào)優(yōu)美的山西晉劇旋律,不僅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山西本土民間音樂的風格,并且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征。歌曲的主題在一開始就出來了,旋律一響起,眼前就有了這樣的畫面:很長的駱駝隊、大紅色的燈籠、啪啪的算盤珠子聲…淺唱低吟給人一種空寂靜謐的感覺,仿佛身臨其境在一個充滿滄桑歷史的故事里。
《遠情》的藝術(shù)處理
作品的演唱處理
a.第一樂段訴說:
歌曲一開篇的主旋律,是由小提琴合奏出的,好像在訴說著說不清道不盡的苦難,也預(yù)示著將對你講述訴說電視劇中這段滄桑的故事。接著演唱者清唱出旋律:
在這一段中,要求的是以表達的方式述說,我在演唱中是以說話的方式,自然的說出每一個字,吐字清晰,呼吸均勻,融入歌曲所需要的情感。每一句歌詞的開頭都是以一個四度跳進開始,演唱作品的時候,使用“民通”相融合的這樣一種新的演唱方法,“塵緣苦短”、“繁華瞬間”、“細思量”中的“緣”、“華”、“量”字從力度上來講是比較偏弱的,使用氣時重點是在用“氣”去托出自己的聲音,更好更容易的進入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在氣息的支持下,聲音自然的過度。演唱時,還要注意咬字方面,在演唱第一句的時候,應(yīng)該咬住字頭“ch”的部分,將清晰的字頭唱出來,這是歌唱中字正腔圓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次“嘆人間路長”的“長”,輕聲咬字,自然均勻的吸氣,用氣流去托住這個字,時值要拖夠,非常順暢的連接下句。演唱中要運用到老師平時所說的“聲斷氣不斷、氣斷情不斷,”的方法,給聽眾聽覺上輕聲訴說的感覺,讓聲音聽起來飽滿圓潤。在兩句結(jié)尾處的“量”和“忙”字的拖腔上都要做弱處理,拖腔要帶著傳統(tǒng)唱法中的顫音,用氣息去控制聲音,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也緊緊把握住了人們的心。
第一段演唱之后由一段十分特別,男聲模擬打擊樂器的合唱作為間奏引出第二段的訴說:
間奏完后進入第二段訴說,對比第一段的輕聲訴說顯得要稍微豪邁一些。最后一句“情通天下一路奔放”的“放”字將氣息拖住,聲音情感一瞬間一泄而出。緊接著,樂曲出現(xiàn)相同的男聲合唱間奏,就像在前進的腳步聲中,引出下面高潮部分。
b.第二樂段高潮:
這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在演唱時,運用的音色不同于前一段音色輕柔,借鑒一些美聲唱法中的技巧,聲音的強度、力度都需要去加強,聲音要富有張力,結(jié)合氣息,逐漸加強。在歌曲的演唱中,對呼吸的要求非常高,在聲樂中氣息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一段尤其是“轉(zhuǎn)眼間鬢已成霜”這一句歌詞,有一個“成”字是八度音程的跳進,是整個歌曲最高的音,演唱時聲音掛在眉心上,氣息沉下去,襯托出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并且在“霜”字后面我們加入一個小小的氣口,讓聲音在一聲嘆氣中將情感表達到極致,使聲音和情感完美融合到一起。每一次演唱這一段的時候,老師都要求用最飽滿的情緒和氣息,表現(xiàn)出痛苦的情感,情緒轉(zhuǎn)為最高點。同時咬字清楚的程度也要進一步提升,更加精確的將撕心裂肺的情緒表現(xiàn)到極致。演唱者這個時候的狀態(tài)應(yīng)該最興奮,將情感爆發(fā)推向全曲的最高點。真假聲要過渡的很自然,聲音位置要統(tǒng)一,加入一點氣聲的運用,就能把歲月流逝的情感完美的融入其中。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都要相對的延長,做到氣斷情不斷,運用這種延長的方式能夠更好的表現(xiàn)。
《遠情》這首歌建立在山西民歌的曲調(diào)中。在氣息的控制、聲音控制和情緒的處理上,都要盡量的去表達,將故事呈現(xiàn)出來。語言是歌唱的靈魂,在產(chǎn)生旋律的同時,更注重的是準確、生動的表達歌曲的內(nèi)容。其次風格特點的把握是對歌曲情緒的渲染,根據(jù)我對歌曲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感情的需要,才能將這首歌曲的情感表達的準確、細膩。
2、對作品中感情的處理
一首歌曲要有渲染力,想要撥動聽眾的心弦,美麗的聲音,動人的情緒,是歌唱的基本準則。在演唱該作品時要聲情并茂,情感與聲音完美的交織在一起。一首歌曲的情緒由緩慢、深遠轉(zhuǎn)向悲傷、激烈,是由音色和音量的細節(jié)變化改變的。較突出的是第一樂段,演唱過程中音色比較暗,音量比較弱。這是一段故事的陳述,演唱需結(jié)合劇情發(fā)展。所以給人的遐想就是一位故人向世人講述自己經(jīng)歷過往的一幕幕歷程。這個地方,演唱者總是會用比較弱的聲音來表現(xiàn)的。如“留住所愛,留住所想”,發(fā)聲恰好停止。然而第二段副歌的地方則是音色漸漸轉(zhuǎn)變?yōu)槊髁?,情緒則變的激昂,逐漸表達更加高層次的情感。八度的音程跳躍將高潮堆積到情緒的最高點。把整個歌曲要講明的情感全部爆發(fā)出來。這就是音樂無與倫比的魅力。前后樂段速度力度有著十分強烈對比:第一樂段是放松舒緩的,力度也比較平穩(wěn)。而第二樂段相比之下就更加緊湊,力度變強,情緒的抒發(fā)也增加了不少,這種比較是在演唱中感情處理的特點。演唱中情感處理的表達我認為還有一點就是演唱者對故事的深層了解,對故事劇情充分了解后,再加上自己的想像能力,更能幫助作品情與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