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兵兵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對提問策略的研究,能夠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幫助。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在文本中當中從課前引導、課堂教學以及課后互動三個方面,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予以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提高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帶來支持。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提問是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進行思考、學習的知識點,其是教師實現(xiàn)與學生課堂互動的重要措施。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做好對課堂提問策略的設計??紤]到不同學習階段提問目的性的差別,教師需要根據(jù)課堂教學階段、學生學習表現(xiàn)來設置不同的教學提問策略,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和探究。
一、課前引導階段的提問策略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前引導階段是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思維狀態(tài)予以調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好課前引導階段的教學提問研究,能夠為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重要支持。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問作為師生之間互動的一種方式,其能夠讓教師借助提問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所以想要保證提問的效果,教師必須要確保自己提問的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例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一課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維調動,教師可以選擇從課文作者、素材的角度入手進行提問,例如“你們喜歡看童話故事嗎?你們認識安徒生嗎”,也可以從中國古典成語故事入手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們知道成語‘自欺欺人、‘阿諛奉承、‘童言無忌是什么意思嗎?”,然后通過對三個成語的解答調動起學生的思維模式,并引發(fā)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初中語文課堂在科學的課前引導提問中獲得良好的教學啟發(fā)性。
二、課堂教學階段的提問策略
課堂教學階段是教師進行知識教育的主要階段,教師在該階段所進行的提問,都應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以確保課堂提問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為此保證課堂教學階段的提問設計質量意義重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做到從兩個方面進行課堂提問設計,其一是備課階段根據(jù)教學內容所設計的提問。此類提問與課堂教學內容具有直接聯(lián)系,提問價值在于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來讓學生思維狀態(tài)達到教師的教學要求標準,從而為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基礎。其二是課堂教學階段,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所設計的提問。該提問可以是以備課階段提問為基礎的變形,例如在難度上的微調或在核心內容方面的改變等,也可以是教師以學生學習狀態(tài)為基礎所進行的臨時性問題設計。兩種課堂教學提問需要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效果來予以應用,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進行《社戲》的課堂提問中,教師在備課階段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了“偏僻的平橋村,為什么‘在我是樂土?這說明什么?”的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了解作者對于童年記憶的難忘和向往。隨著教學進度的不斷進行,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都比較理想,基于學生的此種表現(xiàn),我將另一個課前所設計的問題進行了微調,提出了“作者對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在思考后,都能夠說出“一般樂事”是為了突出“看戲”的重要性,形成對比,以顯示出社戲在作者童年中的重要意義。此次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臨時調整實現(xiàn)了對學生思維的深層次啟發(fā),課堂教學也因此獲得了更好的效果。
三、課后互動階段的提問策略
課后互動階段的提問策略是指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學生課堂學習表現(xiàn)所設計的,具有引導性、啟發(fā)性和測試性的內容,其能夠起到考察學生課堂學習效果、鞏固學生知識記憶和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xiàn)來進行課后互動提問策略的設計。例如在完成《背影》的學習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思考性問題,“請你們回憶一下記憶中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難忘瞬間,自愿進行分享,并說出令你難忘的原因和感受”。此問題是讓學生能夠在完成課堂學習后,借助課文中“我”對父親濃厚的情感,來引導學生對于自己與父親生活中相處難忘瞬間的回憶,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父子情的感悟,并嘗試通過課文的學習去理解、了解生活中父親的不易,由此來提高學生對于父親的敬愛、尊敬之情,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在德育方便有所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
綜上所述,做好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研究,能夠為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與執(zhí)行者,其必須要做好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的掌握,然后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提問內容,以確保學生能夠在提問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實現(xiàn)學習主動性和思維敏捷性的鍛煉,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1]黃碧英.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化策略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6):31-33.
[2]常恒坤.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改進策略探析[J].中國高新區(qū),2018(10):90.